張卿華

摘要:本文將在互聯網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簡單比較,闡明了在互聯網下英語教學模式的優勢。互聯網的地位日趨重要,這是任何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同時本文也對互聯網教學提出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互聯網;英語教學;思考
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人才與科技一起發展的時代,更是一個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互聯網已經成為傳播知識最重要的工具。但是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如何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將其恰當地運用到教學中,這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要想知道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先知道把互聯網引入教學的重要性。
一、把互聯網引入教學的重要性
互聯網開始于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接著互聯網在整個世界慢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互聯網上可以聊天、玩游戲、查閱東西、購物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互聯網逐漸應用在生活中的許多地方,包括教師教學。其逐漸成為各科教師教學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地位日趨重要。
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培養四大能力,即聽、說、讀、寫。我們的學生幼兒園沒有條件接觸英語,有的是到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英語,從小學、初中甚至是直至大學,他們這四個方面的能力都很差,特別是說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上都不敢開口說英語,更何況是在課堂之外。這是為什么?主要是因為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性。在互聯網未普及之前,傳統的英語教學緊緊圍繞著教材和教師,以教師為中心,英語教師通常就是拿著一本英語教科書,按照課本內容按部就班,老師寫,學生記筆記,學生能學到的內容幾乎就只有課本上的單詞和句子,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式的學習狀態。而且在課堂之外,學生很難有機會接觸到英語,更不會也不敢開口講英語,都是“啞巴英語”。
什么是互聯網教學?它是一種教師與學生雙方彼此互動、高度開放的全新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由原先被動地灌輸變成學習的主體,他們是課堂的主人,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而教師只是輔助作用,不再是以前的“滿堂灌”。對于教師來說,他們在教學中所能利用的不僅僅是課本,在網絡上有著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材料,對教學有著極大的幫助,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各種最新的素材以及和教學相關的各種教學材料。對于學生來說,網絡豐富多彩的手段,使他們能真正從思維上打破傳統條條框框的束縛,放飛思維,真正實現快樂學習。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和地點也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課堂上,他們可以在任何一個有網絡的地方學習英語。
二、互聯網下英語教學的優勢
(一)圖片與文字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運用PPT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然要想學好英語,如果僅僅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必須接觸更多的英語學習途徑和資源。學習英語沒有捷徑,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做到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記,多用,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而恰恰互聯網就能夠給學生提供各種各樣學習英語的資源和途徑。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預備篇第三單元,內容是學習用所學單詞和句子描述物體的顏色,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就只能帶讀單詞和句子,讓學生跟著一遍一遍讀,但是在互聯網模式下,教師就可采用聽力和角色扮演的學習策略,利用教學圖片或制作多媒體課件增加課堂同桌合作,小組合作的口語交際活動,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省時高效
教育過程最優化是指在同樣的時間內,使學生能夠學到更多更新、更好的內容。在互聯網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結合圖像、聲音、視頻等各種多媒體,將自己要上課的內容制作成PPT,向學生提供多重刺激,做到既增加知識容量,同時做到不增加教學時間和學生學習負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文化意識
現代教學理念是要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文化意識,所以在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以前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互聯網教學模式下,教學方式和途徑多種多樣,豐富有趣,逐步走向多元化。學生學習英語,要學習本國的文化,更要學習外國的各種文化意識。而這些在課本里面是無法學習到的。比如同樣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預備篇第三單元,內容是學習顏色。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將世界各國的國旗展示出來,讓學生根據圖片來描述各國國旗有哪些顏色,這樣不僅學習了本課學習目標,還了解了世界各國國旗標志,增強了自己的文化意識,以往的教學過程,學生最終就只學會自己國家的國旗標志。
三、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每個人都知道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將互聯網與教學進行融合是一種趨勢,這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有著極大的優勢,但是我們也從中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教師生搬硬套網上資源
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使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師、學生和網絡三者交互的關系,使教師不再是課堂的唯一中心,但這不意味著教師不再重要,相反,這對于教師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對課本內容熟記于心,還要熟練使用各種多媒體技術。教師要熟練地運用網絡技術,根據教學大綱,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現如今,基本上每個英語教師上課都會用到多媒體技術,但是極少有英語教師會每節課都自行設計課件,因為網絡上的資源確實非常有趣、非常豐富,利用起來更加省時。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教師們會忘記自己學生的不同點,一味追求有趣,呆板地套用一些教學材料,久而久之,教師會成為網絡教學的工具,而失去了自己教學的個人風格。
(二)沒有真正以“以學生為中心”
由于互聯網教學提供的教學內容往往比較大,教師就會擔心自己的學生不易接受,無法實現當節課的教學目標,然后就會過多機械地讓學生不停地操練教學單詞和句型,學生看似一節課都在參與課堂,,但還是始終處在被動學習過程中,陷入了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為了吸引學生的上課興趣,每個英語教師都會準備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和手段,但是沒有進行必要的啟發和引導,學生一整節課都是跟著教師的命令進行活動,到最后學生看似擁有了很有趣的資源,卻陷入了“以資源為中心”的模式。
(三)學生難以抵擋網絡其他誘惑
網絡是一個大熔爐,里面應有盡有,充滿了誘惑。我們的學生都還是孩子,無法自行判斷好壞,當教師布置他們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無法抵擋網絡其他的誘惑,比如游戲等有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內容。現在我們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務工子女,家長們整天都要上班,他們不能也沒有時間去時刻監督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基本上晚上都是自己待在家里,會不會利用網絡學習的機會而去接觸其他不良的東西,這個也是我們教師所要思考和預防的。
總而言之,隨著電腦的普及,互聯網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幾乎家家有電腦,家家有網絡。利用網絡上的各種優秀資源進行教學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但它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教師既要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帶來的無窮資源,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惰性,避免“不勞而獲”,避免成為網絡的工具,要注意時刻提供自己的教學能力。學生在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英語,拓寬自己視野的同時,更要增加自身自 制力,不能一味地依靠網絡,甚至被網絡其他不良資源所影響, 這樣互聯網才會真正把我們帶入一個全新、有益的時代。
參考文獻:
[1]王霞.淺談互聯網與英語教學[J]濟南職業技術學院,2012(11).
[2]賈艷麗.網絡對英語教學的積極影響[J]現代交際,2012(7).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