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英

【摘 要】 目的:研究慢性胃潰瘍患者開展針對性護理的價值和護理質量。方法:納入2018.02~2019.12接收10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分為2組,對照組(n=60常規護理)、試驗組(n=60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護理質量、心理狀態。結果:試驗組護理質量較對照組高,P<0.05。試驗組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胃潰瘍患者開展針對性護理對改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質量效果更理想。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慢性胃潰瘍;護理質量;心理狀態
慢性胃潰瘍指胃黏膜上皮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發生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可造成固有的腺體萎縮[1]。其具有反復治療難度大、病程長、復發率高等特點,會導致患者出現腹痛、反酸、胃部燒灼感等臨床癥狀,嚴重時還會有嘔吐、惡心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相關研究表明[2],單純依靠藥物治療慢性胃潰瘍只能治標不治本,在治療的同時重視護理的針對性,才能做到標本兼治。因此,針對性護理工作有效實施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納入100例2018.02~2019.12接收慢性胃潰瘍患者研究評價針對性護理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18.02~2019.12接收的10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試驗組,28例男、22例女,年齡30.41-62.32歲,均值(46.12±15.04)歲;病程1.02-8.64年,均值(4.52±2.11)年。對照組,27例男、23例女,年齡31.43-64.52歲,均值(46.31±14.89)歲;病程1.11-8.75年,均值(4.55±2.34)年。兩組患者均被臨床診斷為慢性胃潰瘍,患者在年齡、 性別以及病情病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均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從健康教育、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等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
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針對性護理,根據患者的營養需求、文化素養、經濟水平等進行綜合評估,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且根據患者的適應程度進行方案調整[3]。(1)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積極與其溝通,了解其病程、治療經過、性格特征,明確其負面情緒應激源后通過心理暗示、知識講解、情緒疏導等方法緩解,并向其講解慢性胃潰瘍成功治療案例及本院治療成功率,引導其樹立戰勝疾病信心。(2)藥物護理:向患者講解各種藥物在疾病治療中發揮的作用及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嚴格遵醫服用;患者服藥后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的情況及不良反應,指導患者避免同時服用影響藥效的食物。(3)生活護理:根據患者病情、飲食習慣指導其合理飲食,多進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礦物質豐富、易消化食物,禁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餐后45min進行適量運動,以增加機體抵抗力。(4)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學習能力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如通過宣傳欄、座談會等方式向患者講解慢性胃潰瘍病的發病原因、機制、臨床表現、癥狀、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針對其提出疑問及時解答,告知其科學生活方式對降低復發率價值。(5)延續護理:患者出院前建立電子管理檔案,出院后通過電話回訪等方式定期溝通、隨訪,了解其用藥情況、主觀感受、飲食情況,根據其病情指導其調整藥物劑量。
1.3 觀察指標
①參考自制量表從操作能力、服務態度、專業水平等方面評價護理質量,分值:0-100分,得分高低與護理質量成正比。②參考漢密頓焦慮/抑郁量表評價患者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分值:每項0-50分,得分高低與心理狀態成反比。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平方差表示,計數資料檢驗值以%、卡方表示,統計數據借助SPSS22.0分析,檢驗結果以P值表示。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
試驗組護理質量與對照組比差異顯著(P<0.05)。
2.2 心理狀態
試驗組:50例焦慮22.16±1.06分、抑郁21.63±1.14分;對照組:50例焦慮31.42±2.11分、抑郁33.02±2.02分,兩組對比差異顯著,t(焦慮)=27.7298,P=0.0000;t(抑郁)=34.7230,P=0.0000。
3 討論
慢性胃潰瘍遷延難愈、反復發作性,藥物為當前治療該病首選方案,患者通過服用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促進潰瘍面愈合,但長期用藥患者依從性較低,且易出現焦躁、緊張、抗拒治療等情況,因此需在治療時實施護理干預,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4]。
常規護理局限于患者的治療過程,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的影響作用不大,無法獲得較滿意的臨床效果。針對性護理是根據患者病情、康復需求為其提供全面、細致護理指導,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生活指導、用藥指導等。慢性胃潰瘍患者對自身疾病無準確認知,故護理人員可借助當前宣教手段,耐心、細致為患者講解疾病發生原因、治療方法、不良生活及飲食方案對機體恢復影響,長期用藥治療患者依從性較低且會產生各類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多與患者溝通,為其講解本院針對該病治愈率,確保患者積極治療。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焦慮22.16±1.06分、抑郁21.63±1.14分低于對照組,提示針對性護理可降低患者負面情緒,試驗組護理質量高于對照組,提示慢性胃潰瘍患者對該護理方案認可度較高。
綜上所述,在臨床工作使用一系列科學、合理的針對性護理,不僅能降低患者的負面情緒,還能提高患者對慢性胃潰瘍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提升治療的有效率和患者的依從性,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楊紅玉,鐘珠,古娜玉等.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7,5:78-79
[2] 張春燕,呂巧英.個性化飲食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及方式 [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21:3626-3629
[3] 劉文芝.針對性護理措施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2015,13:20-271
[4] 何漢紅,程燕玲,陳翠花.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胃潰瘍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及對SF-36指數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0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