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摘 要】目的:研究普外科護理過程中常見的護理風險及其出現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自2016年以來針對護理過程中常見的護理風險的發生原因,并有針對性地實施預防性護理措施,統計分析護理措施的效果,了解普外科護理過程中常見的護理風險及應對措施。結果:實施相應的解決措施后,護理過程中的醫療糾紛事件發生率明顯下降,病人滿意度明顯提高。結論:統計分析造成普外科護理風險因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提高患者滿意度和醫院護理質量水平有明顯促進作用,并能降低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率。
【關鍵詞】普通外科;護理措施;防范措施;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5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普外科病情復雜多樣、病癥急、變化快、護理工作繁復沉重,這種種因素都導致普外科護理風險的發生率較高,進而發生醫療糾紛事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為防范并有效處理醫療過程中的護理風險,提高普外科護理整體質量水平[1-2]。我院在2014年3月之后開始實施護理風險安全管理,在對隱形護理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采取防范性的護理措施,取得滿意度較高,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入院的1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均分成兩組,記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男性52名,女性28名,年齡在16-74歲,平均年齡46.83±3.9歲;對照組男性48名,女性32名,年齡在18-77歲,平均年齡47.22±4.2歲。兩組患者均排除了合并糖尿病及精神疾病,對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均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護理,對實驗組患者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安全護理,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設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調查表,并在護理結束后調查兩組普外科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基礎評價。在調查表中應包括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四個等級;對護理基礎的評分高低應采用患者對護理基礎的評價好壞。
1.2.1 危險因素 普外科患者多數是急診患者,患者病情變化快、病情復雜多樣,對護理工作的要求高,由于醫院近年來護理人員中新人較多,工作經驗少、業務水平不足,且普外科患者多,工作量巨大,工作壓力大,休息時間嚴重缺乏,很多并不能徹底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給護理工作造成不便。普外科患者多數沒有手術經驗,容易產生手術前常見的緊張甚至恐懼心理,護理人員往往對該類患者缺乏耐心的服務態度,會導致護理人員無法在患者出現早期征兆時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及應對措施。普外科患者術后多數需要置管,護理不當會導致導管堵塞、彎曲甚至脫落等一系列風險。
1.2.2 應對措施 (1)加強護理人員風險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力度,定期進行考核,并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實踐,將培訓期間獲得的知識運用到臨床護理中。(2)加強培訓護理人員的素質教育、語言修養、品德修養等;指導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學、邏輯學、倫理學、行為科學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務。(3)術后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認真記錄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數據。(4)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過程中,在患者用藥時,主動告知患者所用藥物名稱及用藥目的,客觀告知患者用藥可能存在的風險,讓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5)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的變化,當患者出現病情惡化的征兆時要及時主動告訴相關醫生,并做出相應措施,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6)制定規范的護理制度;對新入職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培訓、考試。考試合格后由科室內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帶教進行臨床實踐及各種護理技能操作,并告知普外科常發生的護理風險問題,掌握相應的應對措施。
1.3 統計學處理
調查數據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標識,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普外科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護理基礎評價得分的比較。整理數據可知,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及護理基礎評價分數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由于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加強,患者及其家屬在治病過程中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導致醫療糾紛事件在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普外科病情復雜多樣,病癥種類多,變化快速,手術繁多,在護理過程中存在眾多危險因素,為了預防護理過程中出現風險,要求護理人員及其所在醫院不斷提升護理服務質量[3-4]。在日常護理過程中,通過不斷認識到護理工作中的發生的風險因素,護理人員需要在日常臨床護理過程中主動出擊,尋找潛在的安全隱患,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彌補不足,降低醫療糾紛事件發生率。
本次研究分別針對兩組普外科患者進行了不同的護理措施(對照組實施了傳統的護理模式,實驗組在傳統的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安全護理),其結果顯示:在傳統的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安全護理的實驗組各方面(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基礎評價的評分)上與實施傳統的護理模式的對照組相比,數據均有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該次研究結果表明:對普外科患者實施安全護理,能夠提升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提高護理基礎評價的評分,降低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率,減少患者平均住院時間,使患者及早痊愈,適合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參考文獻
趙源風. 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觀察[J]. 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8):148-149.
佚名. 普外科護理過程中常見的危險因素及降低護理風險的措施探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8, v.16(22):287-288.
吳攀英. 普外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其風險管理對策[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3):197-198.
楊桂霞. 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6):19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