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涯 劉芳兵


編者按: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這是一個典型的逆向思維。
自2014年開始,重慶大學圖書館開始立項建設智慧圖書館。經過多個數據庫商授權,已經收割了2億多條文獻元數據,同時構建了圖書館運行數據的管理平臺,有了數據,逐步研發新一代圖書館系統,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數據驅動的方式,提高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改善管理和服務能力。
但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即便有了數據,也只能把這些數據用于展示或者用于優化業務流程等,而圖書館的精細化、智能化仍然很難實現,因此提出將思維反過來,關注那些沒有用到的數據……很顯然,在閱讀推廣的過程中,圖書館的推廣目標人群,應該主要是那些從來沒有到過圖書館,從來沒有借過一本圖書的讀者,而不是那些已經養成利用圖書館習慣的讀者;圖書館向學院提供的閱讀報告,應該反著提供不讀書的大學生的數據,對學院領導和老師學生更有促進作用;圖書館的館藏調整和空間改造,如果能把那些長期不用的圖書空間讓給讀者,利用效率更高;在文獻情報服務中,未知的學術研究方向,更亟待學者去探索……
或許,零數據和大數據,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被我們長期忽略了。希望通過這組論文,為研究者打開一扇新窗戶,希望大家積極開拓這片新的領域,換個思維方式來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摘?? 要:文章運用數據收集分析法,分析了圖書館工作中出現的零數據現象,對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零數據進行了分類,構建了基于零數據理論的閱讀推廣模型,認為圖書館在未來的閱讀推廣工作中應增強對零數據的重視,建立相關零數據的收集、分類與智能分析決策體系,將有助于提升閱讀推廣工作的廣度和維度,進一步完善智慧圖書館數據體系和圖書館管理與服務。
關鍵詞:零數據理論;數據分析;行為分析;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25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0055
Research on the Model and Practice of Reading Promotion Based on Zero Data Theory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larifies the zero data in the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for the zero data problem, and constructs the zero data theory applied in the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model, which help to eliminate the blind spot and the short board of the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so as to make the National Reading work more refin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re used to classify the zero data in reading promotion, and to construct the model of reading promotion based on zero data theor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librar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zero data in the future reading promotion, and establish the decision-making system of colle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intelligent analysis of relevant zero data, which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breadth and dimens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the data system, librar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smart library.
Key words Zero Data Theory; data analysis; behavior analysis; reading promotion
近年來,隨著閱讀多元化和移動閱讀泛在化現象日盛,圖書館到館人數、文獻及資源借閱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閱讀推廣便日益成為圖書館的一項核心業務,引起了圖情業界的高度重視。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頒布,其第三十六條指出圖書館應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推動“全民閱讀”[1],由此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在法律層面被賦予了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主要有經典閱讀、圖書館營銷、演講誦讀與讀書會活動、圖書改編電影欣賞、名人書單、真人圖書館、基于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推廣活動等,閱讀推廣的優秀案例也層出不窮。但是這些大多是廣而泛的全覆蓋式推廣活動,普遍缺乏相關數據的支持和相關績效的考核,很難開展精準的定向式推廣活動,使得整個活動的績效評估及閱讀效果并不理想。而圖書館面臨著海量的潛在讀者、未利用的文獻資源、未知曉的服務及未收錄之館藏等數據,這些都是閱讀推廣工作中尚待發掘的數據寶藏和應當解決的難題。筆者將這些數據稱為零數據,就是系統中被忽視和沒有達到設計要求,或存在但未被利用的數據集合,具有數據獲取間接、類型單一、價值密度高、穩定性強特征[2]。
如何發現圖書館的零數據,特別是閱讀的零數據,探究其產生的原因,從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策略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對于圖書館真正有效提升閱讀推廣效率,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盡其所用。
1?? 研究現狀
1.1??? 關于大數據與零數據
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2014年大數據首次寫入中國中央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正式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表明中國已將大數據視作戰略資源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將運用大數據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3]。此外,大數據的研究和實踐已不可置疑的成為近年來各個領域的熱點和重點。而本研究的零數據,則因其不易發現、非顯性的特征容易被忽略,相關研究非常少,這類“沉默的數據”直指系統的某種缺陷,類似幸存者偏差現象,往往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容易忽略其中的關鍵信息。
1.2??? 圖書館零數據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驅動一切發展,然而因沒有產生數據,一些本應該產生數據的部分被忽略,其中存在的問題難以被及時發現,導致信息系統出現漏洞,類似現象在圖書館行業由來已久[4]。國內研究中首次提出零數據理論的是王彥力等[4],他們對零數據的性質、理論體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在計算機領域有少量關于零數據丟失的研究[2],此外就極少有相關文獻涉及零數據領域。圖書館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圖書零借閱及論文零被引,特別是以降低零借閱率為目的的閱讀優化及對策等研究。一些研究涉及館藏策略研究,如通過統計分析零借閱中文圖書所涉出版社,圈定不適宜出版社、優質出版社和核心出版社;在典藏流通上,進行復本剔除或密集排架、開展閱讀推廣服務[5];通過零借閱分析探究圖書采購的優化策略[6];利用半衰期理論的零借閱率統計方法等[7]。綜合來看,雖然已有針對零借閱的少量研究,但大多致力于解決單個業務問題,未有系統的理論框架,應對策略也以個別案例居多。
1.3??? 閱讀推廣中的零數據
閱讀推廣是近年來圖書館行業的熱點領域,鮮有與零數據理論相關的研究,但一些實踐者已關注到了這一領域。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將零借閱的一些圖書篩選出來,以“誰都沒有借過的書”為主題做了一次展覽,從而激發起讀者的挑戰欲望,成功將這批書籍從零數據中消除;重慶大學圖書館通過門禁系統數據統計出從未到館的讀者,關聯其在校綁定電子郵件,并給他們群發一封信,不僅溫馨提示圖書館的價值,還推介了部分優秀書籍及電子資源。盡管如此,圖書館閱讀推廣中應用零數據理論的研究和實踐還比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和厘清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中的零數據問題分類,并對各個問題提供相應策略,構建了零數據應用于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模型,使其可應用于未來圖書館的精細化閱讀推廣中,以發現工作盲點,彌補服務短板,完善和提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能力。
2?? 零數據理論
2.1??? 零數據的出現與定義
零數據作為和大數據相對應的概念,雖然此前尚未有人專門提出、利用及研究,但其非主要、非直接、難發現等容易被忽視的“本性”,造成了多年來的“無名無份”,可事實上它早已存在于各行各業的系統之中。究其發展,零數據是隨著系統的創立而產生的,因其最初一無所有(絕對值為0)所以最早出現,但隨著系統中零散數據的逐漸收集和挖掘,大數據隨之出現并被使用,再隨著經驗的逐漸積累和系統的不斷學習,研究者發現了大數據背后隱藏的那部分被忽視和未被使用的零數據,如注冊后就未使用過的用戶、銷量為零的產品、從未被使用過的服務、供貨方未被訂購的商品等。這些零數據也有重要的利用和參考價值,有助于幫助完善和提升系統的整體性。參照大數據理論,筆者將零數據定義為:零數據是系統中忽視和沒有達到設計要求,或存在但未被利用的數據集合,具有數據獲取間接、類型單一、價值密度高、穩定性強的特征。
2.2??? 零數據價值探討
零數據本身并沒有像大數據一樣被視為“資產”并創造價值、實現增值。但是零數據能很大程度上反映管理的缺失、系統設計的不合理、服務與運作的不全面、營銷的不到位、產品的缺陷等問題,因此其價值的體現往往是間接和不易發現的。從零數據的價值鏈條來分析,當前存在著三種模式:(1)有零數據,但沒有發現和利用好。如銀行、證券等金融行業與電信行業;(2)沒有零數據,但可以通過專業知識幫助別人利用。如各種IT咨詢和服務企業;(3)既有零數據,也有零數據挖掘和分析利用能力的。如已經有實踐的圖書館行業,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行業,Google、百度等集內容數據和IT技術于一身的搜索行業等。未來,所有的信息系統都需要擁有零數據思維,大力重視并想方設法消除它,實現潛在價值的實際轉化。
2.3??? 圖書館零數據及其產生根源
在圖書館領域,零數據大多躺在系統里未被重視,或即使有少量實踐和研究,但由于其十分小眾,加之若要改善又需要管理層花“大力氣”地自頂層設計,所以它成為業界的一大“睡美人”。圖書館零數據產生的根源主要包括:(1)資源本身質量問題,無論是紙質還是電子資源大多質量參差不齊,讀者難以一一辨別,只能通過前人的“大數據”推薦信息得到相關資源的信息,這就造成大量資源長期處于零數據狀態;(2)讀者閱讀習慣問題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移動閱讀,到圖書館進行借閱和閱讀的讀者越來越少,對圖書館的關注也就越來越少,而圖書館相應的閱讀推廣和營銷也做得不夠全面,這是一個當下的現實,也給圖書館系統留下了大量的零數據;(3)信息不對稱問題圖書館開展了很多自認為有意義的服務和活動,購入了一些自認為有價值的資源,但讀者卻不感興趣,眾口難調,難以滿足每一位讀者的不同需求。
在以往的圖書館系統規劃和設計中缺乏對零數據的認識,故而沒有對零數據進行專門監控、展示、警示和利用,處在高度重視的大數據的背后,但如果圖書館要實現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最終實現智慧服務,就不能忽略零數據。
4?? 零數據應用于閱讀推廣的模型與實踐
通過對圖書館存在的主要零數據分析與分類,為提高和完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效能,筆者搭建了基于零數據理論的閱讀推廣模型(見圖2)。根據這個模型,對于圖書館出現的各種零數據現象,推行相應的閱讀推廣策略,幫助消除或減少零數據,主要包括以下兩大類。
4.1??? 零數據直接應用于閱讀推廣的策略及實踐
4.1.1?? 基于零數據的決策與跟蹤服務支持
對于圖書館當前已引起重視并將消除的零數據,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決策體系,特別是對于零數據的認定,可根據本館實際需要改變相應閾值,將部分小數據化歸零數據范疇,并對該范疇之相關數據做到跟蹤服務。如重慶大學給從未到過圖書館的讀者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這封郵件發出后起到了一定效果,有不少讀者成功從零數據中消除。但也有許多讀者依然躺在零數據區域,此時相應的跟蹤服務就應開展,如可將相應名單告知學院和輔導員,督促其多使用圖書館;也可以定時精準發送郵件,告知圖書館在這段時間的新資源等,使其對圖書館有常態化的了解,讓其知曉當有需求時圖書館可以提供服務,這類似于廣告效應,很多廣告郵件用戶都不會打開,但也可通過主題信息讓其一目了然,合理的頻次有助于讓讀者形成潛意識記憶,遲早會成為經常利用圖書館的讀者,從而消除此部分零數據讀者。
4.1.2?? 針對學科團隊的零數據資源推送、建購及培訓
學科團隊對資源的需求一般是定向專業分類的,因此圖書館可設立相應學科的服務專員同團隊建立聯系,收集團隊資源需求,并助其在科研的全過程中獲得有用信息。學科服務專員要著重對圖書館新購入的專業對口新資源進行即時推送,還可反向從團隊收集本專業內其他科研機構及圖書館使用率較高和較好但本館暫未購買的零數據資源。因為學科團隊本就身處該學科前沿,對專業頂級資源了如指掌,普遍比館員更清楚專業優秀資源的動向,故此類型的資源建購可直接從根源上消除零數據。同時,定時對團隊開展各類資源的使用培訓,培養其使用習慣和粘性,也可消除此類零數據資源。
4.1.3?? 資源使用讀者行為分析及關聯推送
對于圖書館系統中海量的零數據資源,圖書館可智能化的定期進行資源分類、標簽化、關鍵詞截取,使用關聯技術,形成關聯知識圖譜。圖書館系統實時對讀者歷史借閱進行跟蹤并開展讀者行為分析,在后臺完成每個讀者的用戶畫像。并將相關數據同該讀者已借閱或使用的資源進行關聯推送,以“你可能也喜歡”“相似資源”“同類新書”“該作者其他書籍”等形式在讀者的個人主頁、書評系統、檢索結果等界面進行此類零數據的關聯推送,此類推送特別適合有選擇困難癥、對自身閱讀需求不明確的讀者。圖書館以主動創造需求的形式進行推送,更有利于此類零數據的消除。
4.1.4?? PDA采購及推廣
要消除資源利用的零數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源頭抓起,那么采訪就是資源在圖書館整體流通過程中的源頭。當前唯一能保證絕對無零數據的資源采購模式那一定是讀者決策采購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無論經費充足與否,作為圖書館給讀者所有的書的這一職責來講,PDA資源采購模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以往一些圖書館僅和實體書店和部分出版社合作,相對資源范圍有限,PDA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重慶大學圖書館與京東閱讀合作,為校內師生開通京東購書服務,通過微信認證就可購買京東所有在售非教材非幼兒類圖書。自2019年11月15日服務開展以來的三個月時間,讀者就通過平臺注冊5869人,下單1485人,下單圖書5644冊,結算金額39.24萬。從資源購置及使用效率來看,PDA因其是由讀者自行按照個人興趣和需要決策購買和使用,從源頭消除了資源的零數據現象,無疑是消除零數據的高效手段,各圖書館應高度重視和廣泛啟用PDA措施。但在啟用之前還應做好準備,如制定“下單”規則,開展圖書資源庫零數據比對,免于產生大量復本。對個人購書金額、單次購買數量、購買偏好、誠信記錄(是否惡意大量購買、是否按時歸還)、閱讀追蹤等進行提前約束和系統設置。
4.1.5?? 零數據圖書展陳與閱讀活動創新
為了促進某些商品的銷售,超市往往有一些展陳的潛規則,將此種商品擺放在顯眼容易拿取之處。圖書館為了促進零數據圖書的借閱量,也可借鑒這種模式,如已有不少圖書館在服務大廳設置新書專架,主題閱讀專架等;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誰都沒有借過的書”為主題做了一次特色展覽,成功消除了此類書的零數據;圖書館也可從系統中定期抽取部分名人名家和高借閱大類的部分冷門圖書放置于特殊位置,如閱覽桌、電梯間、公共休息區等位置增加其曝光度,并設置醒目提示和別具一格的零數據圖書廣告語,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挑戰。閱讀活動方面也可推陳出新,以年度或月度零數據圖書挑戰賽為主題促進零數據圖書的借閱;或開展圖書館零數據圖書挖寶大賽,當讀者借到一本零數據圖書時,自動獲取更多積分或獲得小禮品等;還可請圖書館閱讀達人嘗試閱讀此類圖書并寫下優秀書評,進行書架便利貼、圖書館主頁、微信推文、微博等多維度展示。總之想辦法增加零數據圖書的曝光度,引起讀者對其的關注和閱讀興趣。
4.2??? 零數據間接應用于閱讀推廣的策略及實踐
4.2.1?? 全覆蓋的讀者信息素養普及
讀者信息素養的普及是解決圖書館零數據的首要問題。當前的圖書館信息素養普及主要以圖書館資源、空間、服務、使用規則和方法、安全保障措施等為主要內容的線上和線下講座,將讀者在學業、考級、求職、生活、社交情感等階段在圖書館所能獲取到的知識、技能等做介紹性的講解。形式可以是學科館員走進學院、走進學部;也可以是往屆圖書館達人現身說法、教授專家真人課堂、全范圍的信息素養大賽等。今后隨著新媒體的廣泛實用和其受眾的青年化,圖書館還可打造學生新媒體團隊,進行微信、微博等靜態圖文宣講,及抖音、微視等短視頻小品類功能介紹,推介相關資源、服務、空間等圖書館“不為人知”的零數據。讓信息素養教育的形式、參與的主體、展現的內容更多元,更新穎,更親民,才能實現信息素養教育覆蓋的全體化。此外,通過讀者的視角來參與資源的分享,也是一種信息素養普及的創新,其消除零數據的效果良好。如北京大學圖書館在其公眾號上連載學生投稿,每篇推文是一個數據庫和其研究相關的案例演示,不是傳統沉悶的數據庫概述和檢索技巧,而是一個個應用到科研實際中可供手把手練習的“葵花寶典”。以案例的形式對冷門數據庫或熱門數據庫中的冷門知識進行推送,是消除資源零數據的最可實操手段。
4.2.2?? 資源地圖:打造虛擬學院數字圖書館及教學科研專題庫
從百度的檢索結果排名到淘寶的收費首頁店鋪,可知資源的使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在圖書館網站上的導航效果。因此,智能而合理地將圖書館海量資源進行目錄組織,以可定制化的界面作為主題式推送的資源地圖將更有利于資源的使用。如以面向學院的虛擬學院數字圖書館,面向教學的課程資料庫,面向科研的專題資源庫等。對于零數據而言,可進行系統對比和智能分析,在相關專題庫中設置零數據專欄,給讀者以新的視角,也可有利于零數據的消除。
4.2.3?? 非書服務的全媒體推廣
非書服務是當前圖書館工作中的創新點和亮點,但廣大讀者的感知卻不多,有藏在閨中人未識之困,在圖書館運行系統中形成了此類零數據。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讀者對圖書館借還書等傳統服務的固有需求和固化印象,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圖書館的推廣形式不好,未能找準相關服務的核心服務對象,進行精準的服務推送。這一類圖書館“新型”服務的推廣需要通過近期較流行和較推崇的全媒體方式進行推廣。請校內影響力較大的公眾號或關注度較高的媒體公眾號幫助發送推文、相關報道或新聞,造成一定影響借以吸引更多讀者。
4.2.4?? 學術動態追蹤與頭條推送
圖書館是學術研究文獻支撐的重要陣地。學術研究需大量閱讀和參考最新的前沿研究,圖書館可在此下功夫,鎖定各學術前沿,密切追蹤高被引作者、高影響因子期刊的實時論文、數據、新發現等動態科研信息。將其匯集成學術頭條向讀者推送,以減短學者同前沿學術“相遇”的時間距離,培養他們“學術頭條找圖書館”的使用習慣,幫助他們加速完成科研工作,實現圖書館已購置科研前沿類資源零數據的快速消除。
5?? 建議與展望
基于數據驅動的智慧圖書館將帶領圖書館行業邁入新的時代,迎接新的挑戰。隨著讀者的多元拓展、資源形式的與日俱增、文獻服務的快速迭代升級,館藏的跨界融合,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零數據將隨之出現。面對未來錯綜復雜的零數據問題,圖書館要引起高度重視,善于利用新的信息技術,構建專用的零數據分析系統,豐富閱讀推廣形式,綜合借鑒當前優秀的經驗舉措。
5.1??? 必須構建零數據智能分析信息系統
因為零數據本身的特性是非直接的,所以在圖書館日常工作中常常容易被忽略。但由于其價值密度大,圖書館不可長期無視之,放任其躺在系統中。要科學判斷零數據,在達到判定閾值時及時發出警報,并將相關數據梳理分類報送相關負責人員,引起關注并根據預設相關措施提供智能化消除建議,這就必須需要構建起零數據智能分析信息系統。在此前,圖書館員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經驗數據,對零數據的預判、整理推送、智能化建議做好系統頂層設計。該系統的構建將有助于后期閱讀推廣舉措的制定,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未來,還可運用知識關聯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使得零數據的閱讀推廣工作更深入。如建立讀者個人零數據信息庫,針對個人的圖書館利用情況,開展個性化的推送服務。
5.2??? 深入挖掘更多可供服務的零數據
隨著圖書館各類創新服務的開展,各種服務都能產生大量數據,如參與人數據、評價與反饋數據、活動軌跡數據等,對于參與讀者的零數據分析,將有助于評判活動效果,明確進一步推廣群體;對于評價與反饋的零數據,則可通過強制和獎勵措施消除;對于活動軌跡數據可綜合判定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偏好,在營銷中為其推廣相似服務,另外,有的老師主要使用的服務為科技查新、知識產權服務,如果發現其從來沒有使用過學術評估與分析服務,則可對其推送信息;有的同學主要使用校友服務,則可對其推送捐贈服務信息,因此各類服務零數據的挖掘皆需依靠圖書館員持續不斷的深入挖掘,持續完善圖書館服務的績效。
5.3??? 創建跨館合作的零數據預警系統實現智能采訪
目前圖書館主要的采訪模式絕大部分依靠采訪館員進行“盲采”,盡管已有圖書館對部分采訪工作進行了創新,如排行榜書籍速采、PDA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圖書借閱的零數據,但此類采訪在整個新書購置中比例仍然偏小。為使館藏資源配置最優和經費使用效率最大化,應創建跨館合作的零數據預警系統,通過比對其他圖書館資源利用情況,智能化推送高利用率圖書和零數據預警圖書,達到智能采訪的目的,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減對優秀資源的采訪進度,還能將別館已購的劣質資源進行智能化的規避。
零數據存在于圖書館運行的各個層面,隨著圖書館工作的逐一創新開展,相關零數據問題也會一一涌現。圖書館不可無視之,要高度重視,找準痛點,逐一攻克,方能在未來的智能化時代找準方向。
參考文獻:
[1]? 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Z].2018-01-01.
[2]? 薛雁丹,卜言彬,陳婷,等.Oracle數據庫任意距離零數據丟失保護的解決方案[J].電子世界,2016(21):88,90.
[3]? 中國習觀.國家大數據戰略[EB/OL].[2018-12-06].http://guoqing.china.com.cn/ xijinping/2018-12/06/content_74314700.htm.
[4]? 王彥力,楊新涯,冉蔚然.零數據理論及其應用模式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9,37(6):51-56.
[5]? 王靜芬,閔翔,黃靜.零借閱中文圖書出版社分析與館藏優化策略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4):58-61.
[6]? 張葉平.基于零借閱分析的經濟類圖書采購策略再議[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S1):96-98,110.
[7]? 章文浪.圖書零借閱率的統計與分析——以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館藏中文圖書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28(3):121-123,103.
[8]? 李性忠.關于阮岡納贊的“圖書館學五原則”[J].圖書館學研究,1984(1):13,154.
作者簡介:楊新涯,男,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重慶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劉芳兵,重慶大學圖書館館員。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智慧圖書館的零數據模型及應用研究”(項目編號: 19BTQ011)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0-04-21;責任編輯:胡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