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鷺雅
摘 要:書法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瑰寶。隨著教育的逐步發展,書法教育逐漸滲透到現代教育中。今天的社會環境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許多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外來文化和現代科技文化的影響對書法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如何在多元文化環境中體現歷史文化內涵,實現書法的傳承,是教育面臨的難題。
關鍵詞:書法教育;多元文化;高校
中國的書法因其獨特性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成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很多學校已經把書法列入考核范圍,和中學的學習生活相比,大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是那么大,這使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書法這一課程,大學階段無疑是書法教育的最佳時期。文章從教師課堂經驗和學生表現出發,為高校書法教育更好地開展獻計獻策。
一、書法教育在多元化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一)現代輸入設備對于書法教育的沖擊
隨著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的融合,在“快速文化”的影響下,鼠標和鍵盤逐漸取代了紙筆在學習中的地位。技術設備的更新使傳統書法教育黯然失色。在許多學校,計算機打字被認為可以代替手寫輸入,而在各種輸入法的支持下,電腦打字更加智能、快捷。我們不能否認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貢獻,但它對傳統書法也有一定的影響。對于許多習慣用鍵盤打字的人來說,“提筆忘字”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無論信息技術多么先進,都無法彌補書法素養的缺失。與其說鼠標和鍵盤對書法教育沒有影響,不如說現代科學技術及其衍生文化產品的出現干擾了傳統書法教育。
(二)社會中書法領域的相關職位較少
書法教育在社會上得到的關注很少。許多學生學習書法多年,但是在通往就業的道路上卻找不到方向。隨著時間的流逝,與書法有關的職位越來越少,許多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也逐漸下降。在當今社會,傳統書法已逐漸轉變為一種精英文化,社會對書法的需求很小,書法的一些功能已被計算機取代,書法在當今社會漸漸無用武之地。也就是說,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書法教育缺乏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書法課堂教學內容單一枯燥,學生積極性不高
與其他專業課相比,書法課雖然是一門新加入的課程,但它也有重要的意義。書法學習需要耐心和超強的注意力,書法相較于音樂、繪畫等課程確實比較枯燥乏味,因為它很少進行小組討論之類的活動,再加上形式單一,學生漸漸對書法失去興趣,產生厭學情緒,不能充分地調動感官,也沒有繪畫課堂上的那種藝術美感,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定的困擾。書法中使用的宣紙有些同學是第一次接觸,對其感到好奇而又陌生,學生剛開始使用毛筆時會有許多的失誤發生,處處都感到不適應。再加上學習書法是一個長期的累積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這些因素使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障礙,在短時間內得不到解決就漸漸失去了信心,這時候教師要做好引導,穩定每一位學生的情緒,確保書法練習能順利地進行。教師要和學生在一起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和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把書法課變成學生樂于學習、樂于表達的興趣課。
二、書法教育在多元化環境中的傳承與發展
(一)強化書法在社會中的地位
書法教學對于社會發展的影響較小,因此書法教育動機較弱。了解和提升書法在社會中的地位是書法研究的核心內容。首先要讓書法進入企業。近年來,書法作品逐漸成為公共空間的裝飾,營造一種特殊的藝術氛圍。舉例來說,為了突出企業的性質和員工的辛勤勞動,可以在公司大廳放置書法作品。書法作品增添了文化氛圍,使員工在文化交流中增長才干。企業可以開展書法方面的文化活動,一方面提升員工對書法的認識,另一方面提高社會對書法的重視程度。
(二)以弘揚民族精神為核心,強化書法教育
雖然書法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但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漸漸被人們忽視。為了能夠延續我國書法的獨特魅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學生階段進行書法教育,使書法文化深入人心。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將理論知識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結合起來,使學生們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之下,能夠真正樹立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學生通過學習書法學習我國傳統的藝術以及民族精神,其中也包含著中華兒女上千年以來形成的良好美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氣魄。教師在進行書法教學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需要以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進行書法作品的講解,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們的愛國意識,還能夠加深學生們對書法文化的理解和記憶,能夠將書法教育的成效不斷加強并豐富教學內容。所以高校選擇教師時,要著重挑選在書法藝術方面具有較高水平的老師,以此提升書法教育水平。
(三)進行有針對性的書法教學實踐活動
老師在進行書法教學的時候要將書法的基礎理論傳授給學生們,學生們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再對書法進行深入的了解。老師需要根據所講解的內容組織一些與書法有關的課外活動來加強學生們對書法的學習興趣,比如某高校曾經舉辦過“小小書法家”課外活動,活動巧妙地將學生們所學習的語文知識和書法知識結合起來,學生們可以根據書法特長以及知識掌握的程度來選擇參賽的類型。學生們在這個多元化的活動中能夠很好地激發出自身的潛能,并且能夠通過這個機會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從而更加具有熱情地投入書法學習。書法與其他科目相比更加能夠突出個人的真情實感,尤其是在無紙化教育不斷普及的教育環境下,書法能夠作為一種藝術來豐富學生們的生活。
(四)培養更多的書法教師,為學校增添書法教學骨干力量
為了能夠更快速地將書法藝術在高校的教育中進行廣泛的普及,首先要培養高校教師的書法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夠確保書法藝術的相關知識更加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們。目前各個地區高校的書法師資力量無法滿足書法教學的需求,除了我國大城市的一些教學成果較好的學校以外,其他學校的書法教師配備情況不容樂觀。要加強對書法專業教師的培養,并不斷地將書法專業的人才引進各個高校,與此同時要對書法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水平有一個較高的要求,這樣才能夠保障書法專業的教學質量。
(五)拓展國際書法教育研究與交流,推動書法教育走向世界
書法作為我國數千年傳承下來的藝術表現形式,凝聚著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蘊。在開展書法教育的基礎上我國也需要努力帶領書法藝術走出國門,在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將書法當成我國獨有的文化來進行宣傳,展現出我國豐厚的文化底蘊與民族精神的魅力。我國應該積極舉辦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在了解外國文化的同時不斷推廣書法藝術。比如書法技能展示大賽、書法藝術宣講大會、優秀書法作品展覽等活動,外國友人也能夠通過書法活動增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有利于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
(六)積極開展“創新書法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系列科研活動
單純地給學生們講解書法的相關理論知識很難將書法這門藝術發揚光大。為了能夠將書法的理念與藝術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并對其進行創新,還需要打破現在單一的教育格局去創造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形式。在高校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將書法的相關理念進行滲透,并且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們的書法學習格局,應該不定期地組織一些與書法創新相關的理論實踐活動,讓學生們主動地融入書法創新的氛圍。
三、結語
根據上文的分析能夠明顯發現,書法藝術在這個信息技術不斷得到優化的時代被漸漸地埋沒。為了將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個無紙化教育的時代繼續發揚光大,大家要齊心協力推動書法藝術的傳承。書法藝術的發展推動了中國夢的實現,從而促使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行走得更加堅定。
參考文獻:
[1]井祥貴.書法教育在文化傳承機制中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7.
[2]陳少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漫化傳承與傳播研究[D].山東大學,2018.
[3]李青齡.書法教育在多元環境下的傳承[D].云南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
晉中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