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郁林
摘?要:互聯網經濟的迅猛崛起和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便利。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也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微課作為信息化教學產物在課堂上的廣泛運用,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將之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能夠在優化和改善數學教學模式的同時,促進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此為論題,針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方法和策略進行闡述,以期為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導入環節;多元設計;預習和復習
在新課改深入推進和實施的時代背景下,傳統以灌輸式為主教學模式的單一性、落后性等種種不足之處逐漸凸顯出來。各學科的教師也在教學中積極探究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開展教學,力求通過多樣化方式和手段的采用實現課堂教學的創新發展。而微課作為依托互聯網制作設計的微型教學輔助工具,因其自身具有的情境具象、內容短小精簡以及針對性強等特征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受到了師生的一致認可。為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在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微課在教學中具體運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從而有效彌補傳統教學中的種種不足之處,使數學教學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出來。
一、完善導入環節設置,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作為課堂教學的起始和先導環節,課堂導入環節的良好設計與否對整堂課的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本身思維比較活躍且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小學生來說,微課的豐富多樣和生動活潑是他們喜愛的。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巧妙借助微課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的優勢給學生打造富含趣味性的課堂開場白,從一開始就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以“平行四邊形面積”這部分內容為例,我就在課堂伊始環節利用微課給學生營造情境,即某給施工隊在規劃小區的建設時,在小區的門口設計了兩個分別是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花壇,要求計算出兩個花壇所占地的面積,從而避免浪費土地現象的產生。在生動、熟悉情景的感染下,學生的注意力紛紛集中起來。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展示兩個不同形狀的花壇,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進行計算。在此基礎上對所學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課堂中來,激發了學生對所學知識強烈的探究欲望,達到了拋磚引玉的課堂教學目標。
二、多元設計教學活動,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微課本身具有的豐富多樣的呈現形式還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自身獨有的價值和作用。為了將微課教學的作用和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教師可以將多樣化的教學元素利用微課生動地展現出來,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精心編排和設計來凸顯數學學習的思路以及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從而使學生的認知和學習方式得以不斷優化。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巧妙借助微課的優勢講解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從而不斷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數學學習方式,促進數學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全面改進和提升。
例如,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這部分內容為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于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兩種立體圖形的特征。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難點知識,增強學生對立體圖形空間特征的認識,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動態演示的形式展示這兩種立體圖形的展開過程,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這兩種立體圖形的圖形構成以及每個面的特征有,增強學生對立體圖形空間特征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并發展空間觀念。如此,便將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以清晰、直觀的形式呈現了出來,優化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組織形式,對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輔助預習和復習工作,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的關鍵期。而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學生學習數學以及今后發展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為了更好地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和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從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環節入手,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逐漸建立并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觀念,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自主、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構建。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環節制作關于本課知識的微課課件,讓學生結合對微課課件的觀看有針對和有計劃地進行課前預習工作。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將微課課件及其有關的習題資源以共享的形式分享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課后回顧與復習,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如此,便將微課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環節的作用充分發揮了出來,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和培養,實現了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優化和完善。
總之,微課教學只是互聯網經濟與課堂教學融合的小小實踐和嘗試,其中仍舊存在著可以無限挖掘的廣闊空間。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在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為實現數學教學的創新改革和發展、促進學生知識學習水平和運用能力的提升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黃家余.淺析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
[2]丁曉彤.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