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君
摘 要:當前科技的進步,推動了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創新了媒體發展的形式,新媒體就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新媒體具有互動性、多媒體性和即時性等特征,因此對提高信息傳播與接收的效率具有積極的作用,得到了受眾的廣泛歡迎。新媒體發展的勢頭強勁,帶動了媒體行業的轉變,尤其是傳統媒體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因此必須進行媒體傳播的轉型。本文結合新媒體的概念和特點,闡述了新媒體時代下傳播形式的發展和變化,并進一步探討了新媒體時代傳播研究的轉型策略,旨在促進我國媒體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傳播;轉型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21-00-02
一、引言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文化傳播行業獲得了嶄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迎來了全新的挑戰。為了滿足新時代文化傳播發展的需要,新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既要傳播社會主流價值,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行業競爭力。然而從我國的新媒體發展現狀來看,雖然新媒體朝著良好的勢頭不斷發展和前進,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職業復雜化、傳播淺表化、信息虛假化等問題,影響了新媒體的健康和良性發展,為此加強對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研究轉型很有必要。
二、新媒體的概念
新媒體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新媒體”是針對“傳統媒體”而言的,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雜志等相對傳統的媒介形式,在互聯網技術還沒有普及的年份備受社會的推崇和歡迎。而新媒體則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其借助網絡技術、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將手機、電腦、電視等作為終端設備,為受眾提供娛樂信息和服務于一體的媒體形態。新媒體具有“數字化”的特征,如數字廣播、數字報紙、數字雜志、數字電影、數字電視、手機網絡等都是新媒體的表現形式。從特點上來看,新媒體的傳播具有網絡化、數字化和全球化三個突出的特點,受眾接受和傳播信息可以實現實時互通、快速傳遞的效果。新媒體時代,改變了信息單向傳輸和一對多的傳播方式,實現了信息傳播的雙向互動以及多對多的傳播模式,與此同時,媒體終端消費群體既能夠成為內容的生產傳播者,也可以成為媒體內容的接收者。
三、新媒體的傳播意義與特點
新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新媒體的出現也具有特殊的意義和特點。從新媒體的特征上來看,它具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優勢。
(1) 新媒體代表著廣大平民意識形態。新媒體的出現快速吸引了社會廣泛大眾的關注和歡迎,這主要是因為新媒體具有草根化、平民化的特點,新媒體的內容比較接地氣,傳播的語言通俗易懂,更加貼近草根民眾的生活,而不像主流官方媒體那樣,所傳播的內容具有更高的文化特征。新媒體在傳播時利用了網絡技術的優勢,并大量采用了網絡用語,而且人人都可以參與到媒體內容的生產制作與傳播過程中,信息接收的效率大大增加。對民眾來說,新媒體的出現是表達自身內心想法的重要工具,對表達自身的訴求具有積極的作用。
(2) 新媒體具有雙向互動的優勢。傳統的媒體主要是單向傳播或者一對多傳播,在新媒體的出現,由于信息發布者并非權威的主流官方媒體,廣大草根也能夠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并使用互聯網來發布信息,而信息的接收者同樣是面向廣大新媒體的受眾的,而且信息發布了以后還能夠收到評論等相應的反饋,草根群眾也可以對主流官方媒體所發布的內容進行評價,這樣雙方之間可以形成互動交流的關系,而不再等同于過去單向信息接收的媒體傳播形式。例如在微博平臺上發布相關的新聞消息,微博用戶則可以對所發布的新聞進行評論、轉發和點贊等,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從而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
(3) 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快,突破時空限制。傳統的媒體傳播環境,很多新聞欄目設計較為單調刻板,電視臺的欄目編排是事先確定好了的,只能在特定的時間段播出,而一旦出現了突發的新聞,電視臺的欄目編排通常難以改變,因此無法以最快的速度對突發新聞事件進行播報。在網絡技術的沖擊下,電視臺的欄目編排變得更加合理,但是依舊無法與可以第一時間發布新聞線索的新媒體平臺相比較。另外,新媒體傳播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新聞發布者可以整合網絡上的新聞資源,從而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發布新聞消息,而且新聞素材和新聞源的挖掘可以從全球各地來獲取。新媒體發布新聞不按照傳統媒體的流程和形式進行發布,而在任何擁有網絡的地點都可以發布自身想要發布的內容。
四、新媒體發展帶來的傳播形勢變化
新媒體時代,使媒體傳播的形勢發生了改變,其中社交媒體、網絡視頻、搜索引擎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同時也帶動了傳播內容的改變。
(1) 媒體傳播的內容發生了改變。在新媒體時代,新媒體的草根性不斷增強,因此用戶的數量不斷增加。民眾用新媒體來發布和記錄日常的生活,傳遞各種各樣的信息,因此網絡中數據信息呈指數性爆炸的特征。例如人們可以將自己的視頻上傳到網絡上,也可以剪輯制作一些美食、電影、新聞、手工等相關的視頻上傳到專屬的網絡空間,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關注。目前自媒體的發展速度不斷提升,一些優質的自媒體人通過制作優質的傳播內容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自媒體人李子柒,她通過制作美食短視頻,收獲了大批的粉絲,并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用戶拿起手機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短視頻、每日頭條等都可以發布自己的作品、信息等,而且在內容的傳播上不再是過去的文字+圖片等形式,而更多的以簡短的文字、豐富的視頻以及高清的圖片,備受受眾的歡迎。
(2) 網絡社交媒體快速發展。網絡社交媒體是通過網絡渠道來實現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媒體,網絡社交媒體傳播的便捷性較高,用戶在選擇傳播方式時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來選擇,網絡社交媒體的傳播主體還具備廣泛性的特征,網絡社交媒體不會界定用戶的身份,而且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用戶只要成功發布信息,他的好友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查看用戶所發布的信息內容,并對發布的內容進行評論、轉發等,對提高內容傳播的效率具有促進作用。很多商家平臺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也會注意選擇網絡社交媒體,如微商、微信廣告等。
(3) 搜索引擎使用率增加。搜索引擎的出現,使得大量的信息集聚在網絡虛擬空間中,而用戶想要查找相關的資料信息,只需要通過搜索引擎上網搜索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查找的內容,這樣信息搜索和獲取的效率更高,使信息獲取方式變得更加全面、快捷。我國知名的搜索引擎有百度、搜狗等,為用戶搜索信息提供了較大的便利,如用戶想要查找某地區的餐廳,就可以通過上網搜索的方式來查找。
五、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轉型策略
(1) 適度限制新媒體用戶的發言權。新媒體時代下,媒體企業賦予了媒體用戶發言權,代表著行業的發展方向。在文化傳播轉型中,媒體要尊重用戶的需求,注重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充分發揮用戶的發言權,提高媒體與用戶之間的交流互動。但是媒體在給予用戶充分的發言權時,不能夠過度地放任用戶發言,要適度規范用戶的發言權,避免惡意評論、違法違規言論的行為,從而凈化新媒體的交流環境,使用戶正確行使自身的發言權。
(2) 與現代科技融合,提高數字化水平。新媒體的競爭環境日益激烈,傳統媒體要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提高媒體發展的數字化水平。傳統媒體要充分借助電子技術來武裝自身,發揮傳統媒體在內容制作、權威性和真實性方面的優勢,加強與新媒體平臺的合作交流,綜合運用高新技術,要全面促進新時代媒體的有效發展。傳統媒體還要不斷轉變對受眾主體轉變的認識,要意識到媒體受眾接受信息和閱讀信息的特點的習慣,認清楚媒體發展的形勢,充分了解用戶的需求,在電視節目等制作上要抓住用戶的需求心理,從社會熱點以及受眾關心的事件出發,制作出更加優質的媒體內容,才能夠促進媒體平臺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3) 朝著服務型傳播機構轉變。新媒體時代對受眾市場的爭奪更加激烈,受眾對傳媒內容信息、傳媒平臺的喜愛度決定了傳播媒介的收益、社會效益以及知名度,因此媒體想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要突出自身的優勢,迎合受眾的需求,為受眾提供優質的媒體服務。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受眾的心理分析,注重提升受眾的閱讀體驗,從高姿態轉變為服務導向的姿態,在媒體內容的制作上應具備受眾傾向,同時媒體工作者要以謙虛的態度來面對受眾,積極誘導受眾輿論導向,不斷完善媒介服務等相關工作。
六、結語
新媒體的出現帶動了媒體界的轉型發展,傳統媒介單一的信息傳播方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發展的需求,因此在傳播方面要加快轉型,既要學會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平臺來實現媒體內容的傳播,同時也要保留自身在媒體傳播方面的優勢。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傳統媒體要認識到媒體內容質量對媒體傳播以及媒體發展的重要性,在媒體創作時注意不斷提高內容的質量。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創新媒體的服務功能、盈利模式的轉型和改變,不斷滿足新時期媒體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家全.新媒體時代的VI設計與傳播策略共語[J].今傳媒(學術版),2019(12).
[2]楊謙.基于新媒體環境下檔案文化的傳播途徑分析[J].赤子,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