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良霞
摘 要:詞匯教學一直都是英語教學中的基礎內容,只有學生掌握了大量基礎詞匯之后,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為此,教師需要應用任務型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課堂之中,進而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文章主要描述了初中英語任務教學法的主要概念,探討開展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主要意義,并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教學法的具體應用發表相應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任務型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0-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27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就現階段發展而言,我國教育部針對初中英語教學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學生在進行英語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體驗、實踐以及參與的方式,提升英語教學活動的質量。使學生能夠進入初中英語教師提供的教學情境之中,認真展開詞匯知識學習,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
一、任務教學法的主要概念
(一)基本含義
任務教學法主要分為任務、計劃、報告三個部分,通過教師的個人指導,促使學生完成提前布置的相關任務,以此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這一模式十分重視學生在任務參與過程中的學習,以此激發其潛在的動力。之后通過結果展示的方式,體現出教學質量。結合英語詞匯,教師能夠基于詞匯內容進行任務設計,確保學生一邊學習,以便完成詞匯掌握,同時還能提高學習質量,提升詞匯應用的效果。
(二)應用原則
在早期教學中,教師普遍應用的方法是以死記硬背為主,讓學生強行記憶,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質量不高。為此,教師需要應用任務型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中,進而提升教學質量。盡管通過這種方式,為詞匯學習提供全新的方法,加深學生的記憶,逐步實現全面內化。但需注意的是,在應用的過程中,理應貫徹三方面原則[1]。
1.與現實十分貼近。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理應基于詞匯內容本身,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畢竟英語單詞本身十分抽象,單純進行傳授很難確保學生做到深入記憶。如果能夠和學生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可以有效縮短學生和任務之間的距離,掌握一些更具生活化的單詞,進而提升詞匯的應用效果。
2.可行性以及關聯性。在進行任務設計的時候,基于可行性的基本要求,理應確保設計模式除了存在相應的形式之外,還要有很強的效果。不僅如此,還要和當前的教學環境相適應,以便更好地進行任務操作。另外,教學目標和任務之間同樣需要存在一定的聯系,并做到合理銜接,進而實現層層推進。
3.趣味性以及功能性。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只有當學生對于詞匯知識有了足夠的興趣之后,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因此,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的時候,理應和學生的個人興趣結合在一起,以促使其積極性得到提高,自主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除此之外,任務設計還要具有較強的功能性特點,畢竟詞匯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以便在生活中使用。因此,任務設計理應保證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詞匯,進而使自身口語水平得到增強。
二、開展英語詞匯教學的主要意義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詞匯教學是其中最為基礎的一類內容。因此,教學的整體質量自然會對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帶來影響。但相比小學英語,初中英語教學中涉及的詞匯量有了大幅度增長,涉及的范圍也非常廣,使得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掌握和記憶,教學質量自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水平[2]。
基于對我國課程標準的了解,初中階段英語課程的詞匯教學在多個層面有所要求,主要包括對教材中所有的單詞、短語以及固定搭配進行完全掌握;充分理解詞匯的基礎含義;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中,部分詞語的含義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轉變,理應做到有效辨析。根據統計可以了解,初中學生要求掌握的單詞總量為1200個,固定搭配則為200個。只有當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足夠扎實后,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造句和片段撰寫,同時也能進行文章翻譯。所以,詞匯教學對于學生英語水平的增長意義重大,理應得到人們的重視。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任務型教學顯然對學生更具吸引力,有諸多優勢。原因主要是能夠將學生的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促使其個人觀念發生轉變,從早期的被動學習逐步變成主動學習。基于這一因素,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較強真實性、趣味性的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以此提升教學質量。這種教學形式十分特別,通過這種方式,將會改變整個教學課堂的氛圍,學生能認真參與其中,注意力高度集中。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時,也會對詞匯進行思考,在情境環境中通過認真觀察,將單詞和眼前學習的內容聯系在一起,能夠有效加深記憶效果,為其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學習Food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帶紙筆,將最喜歡的食物畫出來,并在下方寫出對應的詞匯。不同學生對于食物的喜好不同,畫出的圖案自然不一樣。有些學生能夠畫出食物,但卻不懂得其對應的單詞。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查閱詞典,進行補充。學生完成繪畫后,教師可以結合教材提供的語法知識,讓學生自主造句,諸如:“I like apples.”或者“My favourite food is watermelon.”等。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對于任務型教學來說,課堂的主人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自己。因此,教師需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促使其自主參與學習,體會詞匯學習的樂趣。不同學生的基礎存在差異,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學習的效果也不一樣,應用的實際風格自然也不一樣。如此一來,課堂教學氛圍必然會改變,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人物,詞匯記憶的效率和質量都有所提升,能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意義。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便沒有教師要求,也會自主投入到英語學習中,為其未來的個人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