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雙
摘 要: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人們已經逐步邁入全面“微時代”,微課作為“互聯網+教育”的創新性成果,受到教師和學生的一致歡迎。微課手段不僅實現了知識內容的動態化,而且可以把更多核心內容突出呈現,課外內容有效拓展,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多次反復觀看,方便學生預習和復習。教學中教師宜從課前先導、疑難突破、延伸拓展、復習鞏固等多個環節引導學生利用微課實現高效學習,并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微課;創新;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0-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63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搜集整理多元化學習素材,靈活設計教學過程,為學生錄制而成的數字化學習資源。與隨堂講解不同,微課資源錄制的過程中,主要是教師在參與,學生觀看微課資源的過程與觀看影視作品帶有一定的相似性,課程的起承轉合都會更加容易激發學生內心的認知興趣,從而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高中階段生物學科的知識體系比較龐雜,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高,微課資源應用于生物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一、微課資源對高中生物教學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高中階段生物教學的推進相對來講比較困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瓶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生物學科知識的抽象性影響學生的知識理解。生物學科涉及很多微觀世界的知識,學生想象和理解起來都不容易。其二,生物學的連貫性對學生思維品質的要求較高。生物學的知識體系本身非常嚴謹,各個章節知識前后的連貫性非常強,如循環系統、生物圈等還體現一定的交叉性。其三,生物知識體系不完善影響學生運用能力發展。一些疑難知識學生理解的似是而非,在解題過程中就容易有歧義或解題出現障礙。針對這些問題,一方面需要教師注重對知識的反復講解,還有更有效的一種方式就是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針對性更強,而且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有重要幫助。
(一)知識內容動態呈現核心內容突出講解
微課資源作為一種數字化學習資源,它不是對課堂講解內容的簡單性重復,而是方便教師加入更多可視化元素,降低學生知識理解的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一些細胞內的微觀結構,都可以通過微課資源有效呈現,細胞的精巧結構可以帶給學生多重視覺震撼,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對于一些核心內容,微課資源的呈現要盡可能的細致、準確,方便學生隨堂學習和課后鞏固,學生以后在做題過程中遇到障礙,還可以再回過頭來復習觀看,達到多重教育的有效目標。
(二)課外內容有效拓展課堂知識更加豐富
微課資源在知識呈現方面首先要注重課內重難點知識的有效講解,但是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把一些課外資源恰當引入課內,使課堂知識的學習過程可以更加豐富。譬如,借助微課視頻教師可以呈現一些課內難以完成的科學實驗,這樣既彌補了學生不能直接參與實驗過程的缺陷,還可以讓學生從他人的實驗過程中收獲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此外,一些史料資源,如孟德爾用豌豆做實驗的珍貴影像資源等,都可以適當在課內播放,讓學生們從前人的身上學習積累,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與責任意識,提升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此外,一些課堂重點知識,如有絲分裂等,課外有很多生動的視頻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理解,使學生對概念、規律等關鍵性知識的理解更加準確。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穿插應用
很多教師因為微課時間較短,所以常常忽略微課在課堂上的重要價值,僅僅把微課當作了課堂講解的一種點綴,這就嚴重削弱了微課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其實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研究更加巧妙的微課嵌入方式,使微課的教學輔助作用達到最大化。
(一)微課先導幫助學生預熱課程主體
微課資源,具有體積較小傳輸方便等優勢,因此,教師可以直接在課前把微課資源上傳到網絡,讓學生們在課下自主觀看學習微課視頻,對即將學習的課程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查漏補缺,還可以實現有效引導的目的,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更加明確的學習側重點。以“光合作用”這個部分為例,在正式課程講解之前,教師就可以把微視頻上傳到網絡,提醒學生注意復習葉綠體這一關鍵結構的相關知識,這樣學生會自主聯想到前面學到的細胞器的相關知識,對其進行有效的復習。圍繞這一膜結構,教師在重申幾項重點內容,引導學生對其有效思考,逐步過渡到本節課程講解的重點。此外教師還可以提出幾個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這部分內容與學生小學、初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密切相關,能夠降低學生知識接觸的陌生感,而且可以引導學生有效思考的同時,從課本上自主學習自己所不了解的方面。這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規劃能力。有了這樣的一個預熱過程,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就更加集中,學習的目的性也更強。
(二)精巧課堂開篇有效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
高中階段的課時安排比較緊張,很多學生在一節課開始的前十分鐘都很難集中精力投入課堂。學習思維,一直停留在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中,這個時候如果教師不能精心設計課程開篇部分,就會浪費這段寶貴時間。因此,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課來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對于這個部分,不建議教師用一些知識性比較強的內容來制作視頻,這樣學生們這樣在課程一開始就會給學生留下比較枯燥的印象,使學生感到壓力比較大,影響后續課程的推進。教師可以巧妙借助一些趣味性比較強或可觀賞性比較強的素材來完成這個部分,如,教師可以呈現一些與課程內容貼近的影視片段,讓學生們觀看并猜測其中的科學道理;還可以是一些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但是學生常常對其忽視,教師可以用鏡頭加以記錄,引起學生對這一現象的重視,并嘗試從科學的角度深究其生物學原理試著做出個性化解讀;還可以是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的一些知識,教師把它編排成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謠,使學生易記易誦;還可以是教師借助視頻剪輯器剪切而成的一些精彩簡短的視頻,讓學生們從觀賞的角度簡單觀看和復習,這樣學生接受起來就會非常容易。在課程一開始給學生設置一個比較緩的學習梯度,學生對于后續的學習就會更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