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
[摘 要]語文是人類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小學時期積累的面對未來長期學習任務最重要的“武器”。語文教學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解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尤為重要的是書面表達能力,而書面表達能力要靠長期堅持寫作積累形成。本文旨在通過讓學生再一次書寫同一篇作文,使學生掌握寫作時的一些技巧,從而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再寫一遍”;重要性
作文,是學生在小學時期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大多數小學生在剛接觸作文時并不能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不良的寫作習慣會導致學生寫作時出現多種問題。“再寫一遍”是一種目的性很強的習作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這種習慣不僅有利于其在小學時期作文水平的提升,更利于其日后長遠的發展。當學生習慣用筆去丈量人生時,他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作文的魅力。
一、“再寫一遍”的含義
“再寫一遍”,顧名思義就是一題再做,要求學生在初稿的基礎上進行又一次寫作。再寫一遍,絕不是將原文棄之不用,完全重寫,而是在原作的基礎上,結合教師的點評,精用幾個詞或成語,精煉精選幾組語句,從而達到提升水平,升華作品的目的。重寫時,教師不予設定目標,只要學生水平有所提升即可,這樣即便是多次重寫學生也不會感到有壓力,而每次重寫水平都略有提高。反復多次,日積月累,學生小步慢走,循序漸進,拾階而上,作文水平慢慢地由量變到質變,內容日漸具體生動,言之有物。持久堅持,學生逐漸由教師指導過渡到獨立寫作。
“再寫一遍”相對于以往的一題一做,好處多多。一題一做,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上交,教師批改后下發,教學過程就此結束,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再寫一遍,它相當于做題后的訂正,是一個反饋矯正的過程。正是這個過程給了學生再練習、再實踐的機會,這也符合辯證唯物論提倡的“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知思維過程。
二、把“再寫一遍”運用到寫作中
1.對“流水賬”說再見
“流水賬”式的作文主要由于學生不了解作文在文字、語句和段落之間的排布藝術。面對這類型問題時,教師應該明確學生應該克服的是學會用藝術的加工手法來面對文字,可以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作文中的一個段落單獨拿出,先用語言引導學生發揮其想象力,豐富文字內容,重新排布語句順序,給出一些具體指導,當學生理解之后,要求學生再寫一遍該段落。用“再寫一遍”使其明白在作文加工過程中,可以塑造各自文風壁壘的一些細節之處。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流水賬式作文的難題,更可以塑造每個學生的個性化書寫風格,避免整個班級流水線式書寫作文。
2.填補學生的內容空洞
內容空洞問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對的比較棘手的問題。內容空洞主要是學生不了解作文的寫作技巧,經常會為了豐富語句而過度描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面對學生的焦急情緒,又要保證學生的寫作質量。面對這類問題,教師應在批改學生的初次作文時,在語句空洞的段落做出標記,在可以進行豐富和修飾的語句和段落之前給出一些批注和符號標記,提供給學生一些可以進行聯想的“拐棍”。這樣的“拐棍”用起來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又可以給學生一個很準確的范圍標準,讓學生上手更快。然后,讓學生按照批注要求再寫一遍。當學生的作文第二稿完成時,可以給出適當獎勵,激勵學生寫作興趣。條件允許使也可以將此段落不斷“再寫一遍”。通過多次“再寫一遍”潤色出的作品,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作文寫作能力非常突出,又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強化學生記憶。
3.豐富學生的話術庫
如果說“再寫一遍”的作文修改方式可以分成兩大類,那么,上文提到的兩種解決方式可以歸為一類,即重寫自己的作文。學生語言貧瘠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通病,主要是由于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短板導致積累不夠。那么面對這類問題,我們的目的就是通過再寫一遍,將學生錯過的話術,用書寫這種最為有力的記憶方式反復記憶。在教師完成對學生初次作文的批注后,教師分別與學生深入分析自己的作品,將文中的可取之處留用,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自己作品的精髓,也要向學生提出可以使其文章更為優秀的建設性意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分析與寫作過程中全程積累語句,不斷充實自己的“話術庫”。在師生充分交流之后,讓學生在原作品的創作基礎上加以再次創作。這種“再寫一遍”的方式既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作品,又能主動參與創作,提升寫作技巧。
三、“再寫一遍”在教學中面對的難題
1.教學時間無法滿足作文所需課時
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小學生面對小升初的壓力,作文并不是衡量學生成績的首要考慮要素,作文教學所占教學時長不能滿足教學所需,有限的教學時間對于提高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力所不及。在這種情況下,“再寫一遍”的作文修改方式推行起來顯得尤為艱難,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加長作文教學周期。語文教研組應注意調研目前學生的寫作水平現狀,根據現狀做出針對性的教學調整,意識到作文水平要想得到質的提升,必須付出更長的教學時長,提升作文課程的所占比例,大范圍的推廣“再寫一遍”作文修改體系。二是提高作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要想使學生真正學習到優秀的寫作技巧,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做出標準示范。以往的傳統作文教學,單純讓學生寫作文,我們更應該建立學生的思維導圖,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加大引導力度,給予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有效的幫助。在教學過程中反復演練“再寫一遍”的作文修改體系,不僅是在課程初期,更要貫穿整個教學周期。三是家校聯合,建立寫作氛圍。在作文可能的推進過程中 ,我們更要依賴于家長對于學生課外時間的合理規劃。學生在課堂上的寫作時間有限,真正能發揮出寫作水平的時間基本集中在課外時間,對于這段時間來說,家長承擔了更多的教育責任。目前,學生的課外時間被被各類補習班和電子設備所占據,家長要為孩子規劃出一些閱讀時間和寫作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單一的強制要求并不能起到根本性作用,最好的方法是家長在孩子閱讀和創作時做出示范和陪伴,只有這樣的氛圍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2.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低迷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寫作熱情度是教師面對的頭等難題。面對這樣的困境,讓學生寫一遍已經實屬不易,再寫一遍更是難上加難。學生們不愿意動筆,不愿意思考,單純為了應付而寫作文,為了“再寫一遍”而“再寫一遍”。這樣的重復寫作只能稱之為謄抄,無法達到通過重復寫作而真正使學生體會過程、感受創作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
在實施 “再寫一遍”初期,學生普遍存在畏難心理,覺得作文寫作的難度太大而畏懼動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結合他們的自身水平和所處環境,給出學生一些貼合他們自身生活的寫作話題,從而給學生更多的創作空間。在學生的創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誘發學生一些靈感,讓他們敢于動筆。當學生敢于動筆之后,我們更應該專注于培養學生的創作熱情。“再寫一遍”屬于重復寫作,面對這樣的寫作內容,學生很容易覺得厭倦,教師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內容的轉變,面對一篇作文,可以做出兩種不同方向的“再寫一遍”指導。當考查方向出現變幻時,學生的寫作內容就會發生轉變,避免重復寫作帶來內容的重復。另一方面,學生的熱情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教師的肯定。在學生初期接觸作文時是自信心最薄弱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最需要教師對他們的肯定,這時教師的批語對學生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在學生每一次的“再寫一遍”時,教師給出對于優秀部分的批注,批注內容應盡量詳細,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于自己作品的認同感,當認同感積攢的越來越大,學生的創作熱情也會更為高漲。
對于學生來說,創作的啟蒙期在小學,小學作文課是學生打開用筆表達世界觀的敲門磚,這樣重要的時期,教師必須幫助其奠定基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總結經驗,建立捷徑,創作過程充滿艱辛,唯有經歷一遍又一遍地與文字為舞,才能做到落筆生花,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袁志勇.小學生創造性思維作文法訓練營[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2]羅樹庚.陸青春.玩出名堂 ?寫出精彩[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