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目的 研究陳舊性肺結核診斷和鑒別診斷中應用多層螺旋CT的臨床價值。方法 病例樣本為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陳舊性肺結核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數字化X線攝影及多層螺旋CT檢查,評估分析不同檢查方式的臨床價值。結果 評估陳舊性肺結核活動性影像及非活動性影像征象檢出率,多層螺旋CT均優于DR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陳舊性肺結核診斷與鑒別診斷中采用多層螺旋CT臨床價值突出,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陳舊性肺結核;診斷;多層螺旋CT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old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 The samples were 38 cases of ol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9. All patients underwent digital radiography and multi-slice spiral CT examination after admission,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Results MSCT was superior to Dr in evaluating the detection rate of active and inactive signs of ol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 < 0.05).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is of great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ol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Key Words】Old Pulmonary Tuberculosis;Diagnosis;Multi-slice spiral Ct
陳舊性肺結核是指患者感染結核桿菌后病灶未完全吸收[1]。早期確診并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是臨床治療陳舊性肺結核的關鍵性因素,常規診斷方式為多層螺旋CT及數字化X線攝影。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5年時間內收治共計38例該疾病患者資料的研究分析,重點探討多層螺旋CT的實際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陳舊性肺結核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28~61歲,平均(39.57±6.42)歲。
1.2 方法
入院后38例患者均行數字化X線攝影及多層螺旋CT檢查,數字化X線攝影取患者立位后前位投照,雙手放置于腰部雙肘前旋,深呼吸后屏氣曝光,檢查過程中采用高千伏攝影完成,參數設置為120 kV、3~8 mAs,采用固定濾線器,焦距為180 cm。
多層螺旋CT檢查取患者仰臥位,雙臂上舉,指導患者屏氣,利用我院多層螺旋CT設備一次性完成肺底部至肺尖部掃描,38例患者中11例行增強CT掃描,靜脈團注100 mL非離子對比劑,速度為3 ml/s,完成注藥后60 s、120 s實施動態掃描。多層螺旋CT具體參數層間距設置為5 mm,層厚設置為5 mm,病灶區域實施2 mm薄層掃描,管電流設置為200 mA,管電壓設置為120 kV,雙肺窗位設置為-550 Hu,窗寬設置為1200~1500 Hu,縱膈窗位設置為40~50 Hu,窗寬設置為300~400 Hu,分別進行矢狀位、冠狀位、橫軸位成像,利用容積再現技術及多平面重組技術觀察空洞及鄰近組織特點。
1.3 評價標準
評估陳舊性肺結核病活動性與非活動性影像征象檢出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計算各類數據,本次研究中計數資料為陳舊性肺結核病活動性與非活動性影像征象檢出率(%),檢驗方法為x2,如P<0.05,則組間有差異。
2 結 果
2.1 評估兩種檢查方式陳舊性肺結核病活動性影像征象檢出率
全部38例患者經痰培養、纖維支氣管鏡、手術病理證實均符合陳舊性肺結核臨床診斷標準,其中小葉中心結節影8個,樹芽征6個,小葉樣實變影7個,毛玻璃影13個,空洞征4例,多層螺旋CT檢出率優于X線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評估陳舊性肺結核非活動性影像學征象檢出率
評估陳舊性肺結核非活動性征象檢出率,多層螺旋CT檢出纖維條索影16例,鈣化灶14例,支氣管擴張15例,DR片檢出纖維條索影12例,鈣化灶9例,支氣管擴張9例,多層螺旋CT均高于X線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陳舊性肺結核致病原因為結核分歧桿菌感染且病灶未完全吸收,大部分患者無典型臨床癥狀,早期診斷及治療干預是提高陳舊性肺結核治療效果的關鍵,為此醫師需結合患者病情合理診斷方案。
本次研究數據顯示,38例患者采用多層螺旋CT診斷陳舊性肺結核病活動性與非活動性影像征象檢出率均高于DR片,提示多層螺旋CT臨床應用價值突出。DR片屬臨床診斷陳舊性肺結核的常規方式,操作簡單,費用低廉,其主要缺陷為圖像分辨率較低,極易誤診和漏診。多層螺旋CT圖像分辨率較高,檢查過程不受患者血管、心臟、肌肉、皮膚、胸膜等組織器官的影響,可清晰顯示出重疊組織結構的圖像,利用多層螺旋CT圖像可對結節、肺部炎癥、感染、腫瘤等進行鑒別診斷,其臨床應用價值優于DR片檢查[2]。
由此可知,陳舊性肺結核診斷與鑒別診斷中采用多層螺旋CT價值優于DR片,可提高不同部位病灶及伴隨征象檢出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 欣,湯純潔.GeneXpertMTB/RIF和Hain技術對痰涂片陰性陳舊性肺結核的診斷價值及利福平耐藥性的評估[J/OL].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1-4.
[2] 徐寶靜,李云峰,劉貴林,等.陳舊性肺結核與陳舊性肺結核合并肺癌患者CT診斷情況及影像學特征比較[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02):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