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翻轉課堂 高職法學 改革 運用
作者簡介:馬瓅,河南檢察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0.073
翻轉課堂強調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改變了以往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形態,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利用教師課前準備階段發送的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完成和同學老師的討論,進行知識的攝取。目前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已經在我國多所高校被采納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實踐表明,翻轉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在高職法學教育當中翻轉課堂模式存在著多方面的優勢,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翻轉課堂的運用進行討論和思考。
(一)拓展了教學空間
將翻轉課堂應用在高職法學教學當中有利于拓展教學的空間和時間,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教學空間的限制。翻轉課堂主要是由學生根據教師發送的課前預習視頻完成自主學習,對即將要講授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腦海中形成概念。法學是一門包含內容較廣且內容較為復雜的學科,如果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就會對知識產生一種生疏感,不利于法學知識的掌握,會使課堂教學效率下降,質量降低。因此,高職教師應當重視課前準備環節,將教學的重難點以視頻和音頻的形式制作成文件發送到班級微信群等交流平臺,學生點擊下載之后自行觀看。翻轉課堂的課前視頻通常時間較短,因此便于學生隨時進行觀看,不會受到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教學形式得以拓展。跟陳舊的法學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模式在運用當中體現出高效便捷等特征,大大提高了高職法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有利于課堂互動
翻轉課堂還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加法學課堂上師生之間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1]。甚至可以說翻轉課堂就是利用相互溝通的方式展開教學的。學生可以采用觀看視頻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瀏覽,在觀看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及時暫停或截屏,將問題在紙上謄抄記錄下來,當堂與教師進行交流,如果在課下觀看視頻時遇到了問題也可以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及時詢問教師的意見。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改變以往教學的弊端,在陳舊的教學方式當中,學生必須要跟緊教師的講課節奏,一旦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后面的知識也無法聽懂,翻轉課堂視頻就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及時暫停、繼續聽講,避免應為思考耽誤了后續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另外一方面,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深刻的印象,做到學習過程當中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保證學習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總體來說,翻轉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交流的頻率,有利于教學互動,營造活潑積極的討論氛圍,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
(三) 有利于家校聯合
翻轉課堂還有利于增進家長和學校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將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及時的反饋給家長,家長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得知學生的在校表現,架起溝通的橋梁。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價值觀念未成熟,受到外界的誘惑較多,如果僅僅依靠學校和家庭的力量,很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必須采用家校聯合的模式,共同幫助學生抵御不良誘惑的干擾,也有利于家長和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異常情況,加以勸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給了學生在家學習的機會,家長就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表現,與教師積極溝通,當發現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及時伸出援手,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
(一) 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法學教學當中,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很多高職院校在開設法學課程時,往往參照了本科法學教育的課程設置模式,甚至沿襲了本科法學教育的課時分布,沒有體現高職院校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特色。作者認為,高職法學教育的教學對象是高職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文化課基礎較為薄弱,如果采用本科的方式進行法學教育可能會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2]。并且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與本科院校培養目標上存在差異,高職院校可以借鑒本科法學教育的成功經驗,但不能夠拿來主義,導致法學教育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相脫節,也使學生無法完全接受相關的知識。在實際教學當中,高職院校對本科法學教育的照搬照抄導致了高職法學課程安排的不合理,片面重視理論教學,卻忽視了法學實踐,學生無法采用所學的法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不利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導致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的需求相脫節,也不利于學生增加職業競爭力。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法學教育模式,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建設相對完善的法學教育體系。
(二) 法學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的法學教育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法學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法學理論較為凡陳冗雜,但是并不意味著教學模式繁雜枯燥。高職院校著教學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具有法學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因此教學的重心應當是如何培養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法律的生命在于經驗,而不在于邏輯,可見法律實踐能力也是法學教育本身的目標。然而,當前的高職院校法學教學偏重于理論引導,導致整個課堂被長篇大論的法學概念所充斥,課堂氣氛沉悶呆板,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無法積極地參與到法學學習當中,認為法學學習不過是對理論的背誦[3]。這不僅背離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任務,也與法學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另外一個方面,高職院校不注重對教學方式的改革,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設備已經在教育領域被廣泛推廣,但是當前高職法學教育,往往還是采用大班制教學,教師在黑板上抄寫板書,學生在臺下記筆記。這種方式限制了課堂氣氛的流通,教師無法接收到學生對教學結果的反饋,也無法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手段,長此以往導致了高職法學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
(三) 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當前法學教育當中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也是影響法學教學效果的關鍵原因之一。除了上文所述的教學方法的原因之外,學生本身問題也是一個因素。高職院校的教學對象普遍是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他們很多人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缺乏學習主動性,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學習態度不端正。這種情況使得高職院校法學教學的對象條件較差,學生的學習方式較為刻板,對教師做布置的學習任務片面機械地完成,并不會結合課外知識展開案件調查與分析,用完成任務的心態在進行學習,導致整體學習質量較低;另外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缺乏一定的自律性,抵御外界誘惑的能力較差,甚至出現了逃課上網等情況,即便在課堂之上,也不認真聽講,會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還有一些學生因為缺乏學習興趣也沒有得到教師和家長的及時引導,導致其在心理上較為自卑,情緒上容易出現焦慮等問題,更加無心學習,導致學習效果下降。
(一) 改革教學方式
將翻轉課堂運用在高職法學教育當中,首先應當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教育工作者應當結合高職院校的教育現狀和自身情況,形成具有高職特色的法學專業教育模式,吸取本科院校成功的法學經驗,對高職法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減少理論課的占比,增加實踐技能的培養,教師應當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上增設案例舉例等教學環節,或者帶領學生去律師事務所感受真實的辦案氛圍,增加學生對真實案例地了解,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法學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提前制作好翻轉課堂的視頻,并向學生下達學習任務,要求學生按時觀看,并提出問題。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確保學生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解決,對問題當中存有疑問的部分[4]。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到案件學習當中,利用真實的案例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在翻轉課堂法學教學模式之下,學生應當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當作為領導者,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設置科學的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當中的聊天室和留言等功能,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學生也可以將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老師,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 加強課堂交流
首先,教師應當樹立因材施教的觀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開展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長處,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在翻轉課堂的法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集中學生普遍在理解上存在難度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節約課堂教學的時間,對于少部分人存在疑問的知識點可以課下單獨講解。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貫徹合作學習、教學相長的原則,采用小組學習的模式教學生進行科學分組,為每個小組下發結課程的教學任務,并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討,化繁為簡,以團隊的力量促進問題的解決。在教學當中,更應當將法學概念和法律條文滲透到具體的案例當中,使理論知識能夠在案例實踐當中得到解;另外一方面,一定要培養學生獨立解決法學問題的能力,在翻轉課堂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布置一定的法學探討課題,要求學生利用可利用的資源收集真實的案例資料,最終獲得問題的答案。
(三) 拓寬教學渠道
利用翻轉課堂進行高職法學教育,教師應當拓寬自身的教學方式,結合多媒體教學等先進的教學設備,擴充翻轉課堂所需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打造現代化的法學教學氛圍,構建高職個性化法學教學的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整理資源,將優秀的法學課程教案錄制成視頻或者在其中截取重難點,制作成班級教學的翻轉課堂視頻,學生可以及時觀看視頻,在下方的留言區域寫下學習當中的問題,教師應當給與及時解答,這種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另外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法學教學應當強調教育過程的客觀性和公平性。教師不應當在講解案件的過程當中摻雜進個人情感,而是應當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給予公平的解答,也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調動社會資源,為學生創造法學實習崗位,增加法學學習的實用性。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對于高職法學教育來說大有裨益,教育工作者應當結合高職院校法學教學特點,對陳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利用翻轉課堂的優勢和法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提高高職法學教育的質量,為社會輸送具有實踐技能的高職法學人才[5]。
參考文獻:
[1] 陳華麗.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在法學教學的改革探析——以“中國法制史”課程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7):48-50.
[2] 袁周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公安專業基礎課憲法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教學刊,2019(10):110-112.
[3] 劉榮.馮淑蘭.翻轉課堂模式在《刺法灸法學》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7(2):328-330+343.
[4] 于歆悅.論新媒體模式下的民航法律案例教學改革——以“劇”教法[J].智庫時代,2019(11):201-202.
[5] 于定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SPOC實踐與探索——以法學專業課程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18(1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