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代湘西苗區的鄉約宣講

2020-10-20 05:45:53張熙
廣西民族研究 2020年4期
關鍵詞:清代

【摘 要】鄉約宣講是清政府維護苗區穩定、教化民眾的重要手段。鄉約宣講的不斷推廣,顯示出清王朝統治秩序在苗區的不斷鞏固。多元化的講約主體,在不同時期對推廣鄉約宣講的貢獻各有側重,講約儀式展現了王朝權力在不同地域的擴張力度。學校教育下的圣諭講習與社會教育下的鄉約宣講,成為昭彰德育、化民成俗的重要方式。有清一代,鄉約宣講對維護苗區社會治安,改變苗區社會風氣,增加基層民眾國家認同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清代;湘西苗區;鄉約宣講

【作 者】張熙,信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博士。河南信陽,464000。

【中圖分類號】K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20)04-0126-007

湘西苗區,是指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的苗族聚居區,包括吉首市、鳳凰縣、花垣縣全境及保靖縣、古丈縣部分地區,清代為竿子坪鎮。湘西苗區嶺谷交錯,河網縱橫,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地理空間。歷史上,湘西苗區偏僻逼仄,民風樸實,明末清初之際,屬于游離于王朝社會結構之外、政治權力所不及的“化外”之地。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明廷筑起長380余里的“苗疆邊墻”,將苗民隔離圈禁??滴跛氖辏?703),為平定苗民叛亂,清政府武力“開辟”苗區,由此拉開了清王朝治理湘西苗區的序幕。清政府一方面采取高壓政策,以武力鎮壓苗區民眾;一方面實施文教策略,加強對民眾的思想控制。鄉約宣講就是其加強思想控制的一種重要手段。具體地說,鄉約宣講就是朝廷官員對民眾宣講《圣諭廣訓》等朝廷圣訓,或依據圣諭思想內涵制定諭民告示,以此為手段在苗區推行教化。目前,學界普遍重視鄉約宣講在漢族地區的推廣及其教化作用,較少關注鄉約宣講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傳播過程及其對地方社會發展的影響;較多關注社會教育方式下的鄉約宣講,較少關注其對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從清代湘西苗區鄉約宣講的角度,從宣講地點、宣講主體、宣講禮儀和宣講內容等方面,盡可能展現清王朝政治秩序在基層社會的動態建構過程,以此說明鄉約宣講對清代苗區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影響。

一、鄉約宣講地點

清政府對苗區鄉約宣講地點的選定,有著精心的謀劃與布局,具有不同的階段特征。苗區“開辟”之初,規制未備,百業待舉,鄉約宣講地點設在各官辦學校內。乾嘉苗民起義平定后,清政府一方面廣泛建立義學,繼續在學校宣講《圣諭廣訓》,又特別建立講約所,對基層民眾開展社會教化。通過建立一個個的宣講地點,苗區社會教化的空間網絡逐漸形成。這個網絡以廳城為中心,向周邊苗寨擴散,并逐漸向更加偏遠閉塞的深巢苗寨輻射。其形成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清初以廳城官辦學校為鄉約宣講中心,并向周邊苗寨做離散性擴展。清政府“開辟”苗區之初,鳳凰、乾州、永綏三廳及保靖縣,各新建廳(縣)學1所,創建書院3所,講約地點最先設在這些學校之內,它們也是廳城內宣講鄉約的主要場所。朔望之日,生童聚集于明倫堂,恭聽《訓飭士子文》《圣諭廣訓》《朋黨論》等御制圣訓,以及臥碑各條內容。[1]卷56隨著清政府治理策略逐漸深入,講約地點開始有序地向廳城周邊村寨延伸??涤簳r期,湘西苗區共設義學30所,均位于廳城之外的村落。每所義學內均鐫刻有《圣諭廣訓》,館師每月朔望之日,必須敬謹宣讀。[2]卷6如雍正十一年(1733),永綏廳詳建義學12館,“一在廳城,一在吉多坪,一在米糯,一在龍團,一在吉洞,一在老旺寨,一在茶洞,一在尖巖,一在略把寨,一在鴨保寨,一在鴉酉寨,一在排補美”[3]卷70,每一館義學分訓一里,負責教化學生,宣講鄉約。

第二階段是在嘉慶年間,清政府開始織構更加密集的鄉約宣講網絡,講約地點向更加偏遠的苗寨延伸。乾隆末年,聲勢浩大的乾嘉苗民起義對苗區社會秩序造成很大沖擊。起義平定后,清政府為重建政治秩序,穩定民眾反叛情緒,加大教化力度,廣泛建立義學和講約所,將其地點向更加偏遠閉塞的苗寨擴散。嘉慶十二年(1807),清政府在鳳凰、乾州、永綏三廳及保靖縣等地,修復和新建書院共4所,屯義學50館,苗義學50館,“令各廳生童并屯、苗子弟一體讀書,每逢朔望宣講《圣諭廣訓》,以資化育”[4]卷6。嘉慶十五年(1810),苗區各廳縣又添設深巢苗義學20館,宣講地點繼續向苗寨更深處擴展。這一時期,乾州廳共設義學11館,除莊上坪、樹耳寨、龍保寨、瞿家莊、小溪、勞神寨、蕩坨等7館義學分布在廳城周邊苗寨以外,蟒車、榔培溪、黃腦寨、陽孟寨等其余4館則位于更加偏僻閉塞的苗寨深處。清政府“敬鐫《圣諭廣訓》,分貯屯、苗義館,令館師于每月朔望敬謹宣讀”[5]卷4。

這一時期,除仍作宣講之用的學校外,清政府還于各村寨設立講約所。如永綏廳在城東西關外的吉洞坪、茶洞、螺螄墐、獅子橋等地,各設講約所一區,并于每月朔望之日,集齊各村寨民眾,高聲宣講圣諭,以期約束和化導民眾。[4]卷2

第三階段是清朝末年,苗區鄉約宣講地點逐漸縮減。道光年間,苗區地方財政收入逐年減少,為維持苗區的基本運轉,清政府開始撙節各項支出,講約地點的撤并即是其中一項。道光二十八年(1848),20所深巢苗義學被裁汰。[6]卷5咸豐三年(1853),永綏廳7館義學被停辦。[4]卷2光緒年間,永綏廳建立勸學所,統管廳內宣講事務,取代了學校與講約所的宣講職責。宣統年間,永綏廳龍潭僅有宣講所1處,巍然尚在。[7]卷11

二、鄉約宣講主體

清代,苗區鄉約宣講的主體有行政官員、教育專員、義學館師和專業講約員。這些身份不同、職責有別的講約主體,在不同時期的作用各不相同?!伴_辟”苗區之初,國家力量首先下沉苗區,地方流官是清政府的基層代言人,最先承擔起宣講的重任。清中葉以后,隨著學校普遍設立,一部分士紳開始加入講約隊伍,積極參與道德教化;同時,苗區本土知識分子階層逐漸興起,他們以義學館師、講約員等身份開始介入基層文教治理。

(一)地方行政官員

苗區行政官員是統管各廳縣地方事務的“父母官”,包括同知、知縣等。自湘西苗區“開辟”以來,地方行政官員以安靖地方為職責所在,他們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對苗區進行多方管控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對苗區廣大民眾的思想控制。“開辟”苗區之初的一批地方行政官員對于宣講鄉約的貢獻,是其他宣講主體無法比擬的。

清初“開辟”苗區之前,各廳縣既無官辦學校,也未曾舉行過鄉約宣講。清王朝武力“開辟”苗區之后,各地方行政官員旋即倡捐學校,大興校舍,建立宣講之所。康熙四十九年(1711),乾州廳同知蔣嘉猷上任之初,“他務未遑,先以請立學校為亟,通詳督撫,意在化蠻成俗,以覺邊民”[5]卷9。雍正六年(1728),沈元曾任乾州同知,“即以建學為己任,請于學使者習?捐四十金,元曾亦捐其俸入之半以倡”[5]卷9。乾隆中期,鳳凰廳通判潘曙,廉慎勤政,“創建敬修書院,歲捐俸延師,時詣講學”[3]卷105。最初的講約地點紛紛建立,為“各廳生童并屯、苗子弟一體讀書,每逢朔望宣講《圣諭廣訓》”[4]卷6提供了固定的場所,也為清中葉以后地方官員的宣講奠定了物質基礎。其后上任的地方行政官員,也得以在任期內更加快捷、有效地推行鄉約宣講。如道光二十五年(1845),永綏廳同知朱百順,“下車時即拳拳于化民成俗,每逢朔望,躬親講約,愚民或有未諭,委婉開導,期于共曉”[4]卷3。光緒二十五年(1899),時任古丈坪同知,每于朔望之日,必親率廳內士紳耆老,赴各村寨宣講圣諭,寒暑無間。[8]卷4

(二)地方教育專員

清代苗區教育專員由教諭和訓導擔任,官職較低,主要負責地方教育專項事務,并承擔向苗區各學校生童和民眾宣講《圣諭廣訓》及其他朝廷圣訓的工作。乾隆九年(1744),清政府規定儒學教官,每月要集齊文、武生員,于明倫堂內恭誦《訓飭士子文》及臥碑所載各條,令諸生敬聽。[9]卷28道光十五年(1835),除要求教官在朔望之日敬謹宣講《圣諭廣訓》外,日常還要親赴鄉村寨落宣讀,以使城鄉士民共遵圣訓。[10]卷269乾隆年間,世居乾州廳的江華縣訓導印各綬,曾因講約需要,又回到乾州廳進行宣講。[5]卷15由此可見,在村寨巡回講約,已成為地方教育專員的本職工作。

(三)義學館師

清代,苗區義學館師是宣講鄉約、化民成俗的重要媒介,也是清中葉后鄉約宣講的主體。苗區素為邊徼荒僻之地,“開化”較遲?!伴_辟”之初,本地少有讀書受教者,也沒有能夠承擔興學開智資質的本地教師,義學館師主要由周邊府縣的外地教師擔任??滴跄觊g,保靖縣聘請瀘溪、沅陵、溆浦等周邊地區生員肖肇極等為館師,“應圖教導”[11]卷12。隨著清政府文教策略不斷推進,苗區受教育的生童日漸增多,知識分子階層日益壯大,義學館師逐漸由本地苗籍生童充任。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開始在乾州、鳳凰兩廳所屬苗生中,“擇其謹厚讀書,通曉文義者”作為義學館師,“令其教導苗童,宣講《圣諭廣訓》,使苗童漸知禮義”[12]卷396。

對于苗區館師而言,宣講鄉約并非宣讀《圣諭廣訓》即可,苗童對講約內容的學習成果與館師考核、深造掛鉤。苗童只有在熟練掌握《圣諭廣訓》內容之后,才能繼續誦習《詩》《書》等儒家精義。而館師以六年為期限,如果教導苗童有成,則可升作貢生;三年無所成就,即發回原籍,另擇文行兼優之士擔任館師。[13]卷70這使得館師對于宣講鄉約更加重視。

(四)講約員

清代,苗區專司講約員多從本地生童中挑選老成持重、樸實謹守者擔任,被稱為約正和值月,他們官職低微,但具有亦官亦紳雙重身份,主要工作是朔望之日,集齊村寨里的耆老、讀書之人,宣讀《圣諭廣訓》,并逐條詳細解讀開導,“務使鄉曲愚民,共知鼓舞向善”[10]卷222。清代苗區各廳縣設立講約員相對較晚,清初多由治理苗區的地方行政官員承擔一部分講約工作。隨著苗區各項制度趨于完備,各廳縣開始設立講約員。同治年間,永綏廳各處講約所均設有“約正一名,值月二名,選品行端方、文理明通之士承充,每月朔望在所齊集士民,高聲宣讀約束,以期化導斯民”[4]卷2。

有清一代,不論地方流官抑或本土士紳,都在鄉約宣講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在溝通和協調苗區與國家關系,維持兩者間良性互動中,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講約主體外置權力與內生權力相結合,進一步強化了清政府治理苗區的文教策略,鞏固了其在地方社會的統治秩序。總而言之,鄉約宣講能夠在苗區取得一定的成效,得益于多元化講約主體的大力支持與積極推動。

三、鄉約宣講禮儀

清初,鄉約宣講有較為嚴格的儀式,是清王朝權力在地方社會的重要展現。苗區“開辟”之初,各廳縣多有規范的講約儀式,特別在每個廳縣政權核心區域的廳城,宣講儀式較周邊村寨更為莊嚴隆重。如在鳳凰廳城內,“每月朔望,預擇寬潔公所,設香案。屆期文武官俱至,著蟒服。禮生唱,序班行三跪九叩首禮,興退班齊至講所,軍民人等環列肅聽?!盵2]卷5乾州廳宣講圣諭之時,不僅要求廳城內的軍民環列周圍,嚴肅認真聽講圣諭,對地方官員還有更為嚴格的要求。文武官員必須齊齊到場,著蟒服,并行三跪九叩之禮,以表對皇權的敬畏。在一套嚴格的規范禮儀流程結束之后,方才進入宣講圣諭的環節,“禮生唱,恭讀開講司講生詣,香案前跪,恭奉圣諭登臺,木鐸老人跪宣讀畢,禮生唱,請宣講圣諭司講,按次講畢,各退”[5]卷4。整個宣講儀式鄭重莊嚴,極具皇權威儀。

位于廳城外的村寨,因距離政治核心區域較遠,政府控制相對較弱。因而講約儀式略為簡單,沒有廳城內較為程式化的嚴格規范,只要求將村民集中于講約所,聽取約正等人宣讀《圣諭廣訓》即可。各村寨于每月朔望之日,“先期值月預約同里之人夙興,集于講約之所,俟約正及耆老、里長皆至,相對三揖,眾以齒分左右立,設案于庭中,值月向案北面立,抗聲宣讀《圣諭廣訓》”[3]卷71。廳城與村寨講約儀式的差別,凸顯了王朝權力在苗區不同地域的擴張力度的差異,清政府通過對廳城的思想控制,不斷強化對周邊村寨的影響。但隨著講約推行日久,流弊漸生,“朔望宣講,止屬具文,口耳傳述,未能領會”[12]卷398。清末,不論是苗區廳城內或是各鄉村寨落中,講約禮儀逐漸廢弛。

四、鄉約宣講內容

清代,苗區的鄉約宣講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學校教育下的圣諭講習;二是社會教育下的鄉約宣講。兩種方式下受眾不同,宣講內容也各有特色。

(一)學校教育下的圣諭講習

清代,湘西苗區的學校教育是圣諭講習的重要方式,它以生童為受眾,將圣諭作為授課的必備內容,通過地方官學、書院、義學等各類學校進行傳播。即謂之“課士授徒,均以御纂性理精義,《圣諭廣訓》為講習之本”[10]卷38。

清初,鄉約宣講的內容開始陸續下達各地學校。雍正三年(1725),清政府將《圣諭廣訓》《御制朋黨論》等圣訓頒發各省,要求學政刊刻印刷,赍送各級學校,令司鐸之官,朔望之日宣誦。[12]卷389此后,需要學校誦習的圣諭日益增加。乾隆十年(1746),清政府將《訓飭士子文》同世祖章皇帝《臥碑文》、圣祖仁皇帝《圣諭廣訓》、世宗憲皇帝《御制朋黨論》一起,通行天下學宮,朔望之日,要求教官一體宣講。[10]卷241與全國各地同步,宣講圣諭也隨著清政府的治理策略逐漸進入苗區各級學校。

清代,湘西苗區各廳縣地方官學與書院以培養科舉人才為旨歸,一切教學內容也圍繞科考展開,因而除宣講鄉約外,通常還要以背誦、默寫《圣諭廣訓》等方式檢驗生童的學習成果。自雍正朝開始,默寫《圣諭廣訓》便成為科舉考試的一部分,其后不論歲科考試、院試,甚至會試,均有默寫《圣諭廣訓》的試題。雍正三年(1725)規定,“各省學臣轉頒各州縣教官,俾童蒙即加誦讀,縣府考覆試時,令其背錄一條,方準錄取”[10]卷31。此外,還要求歲、科兩試,覆試童生之時,令其默寫《圣諭廣訓》一條。[12]卷386嘉慶十九年(1814),歲、科兩試以及貢監生錄科考,均一體敬謹默寫《圣諭廣訓》一、二百字。若不能默寫者,按其文藝遞降等第,不予錄用,以此約束生監等勤加誦習。[10]卷300

歲、科考試是苗區規模最大、參考人數最多的科舉考試。因此,生童除恭聽宣講外,背誦、默寫《圣諭廣訓》也成為日常學習內容。自康熙四十三年(1714)開科取士,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僅永綏一廳“民苗童生,現在義學肄業,堪以應試者,實有三百余人”[9]卷69。清中葉開始,清政府為鼓勵苗區民苗子弟積極向學,每年于鳳凰、乾州、永綏、保靖三廳一縣,分別取進童生各8名。[12]卷376這些足以說明,苗區各學校對于《圣諭廣訓》的講習不僅未嘗輟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教育之下,生童群體數量日益擴大,亦不能忽視圣諭講習發揮的重要作用。

苗區所設義學,皆針對貧寒子弟創辦,具有義務教育的性質,旨在進行道德教化,啟蒙開智。它是清政府向基層社會宣講鄉約、普及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民眾啟迪民智的重要場所。苗區官辦學校中,義學數量占絕大多數,清政府尤為重視通過義學發揮講約的重要作用。苗區各處義學“每逢朔望,宣講《圣諭廣訓》”[6]卷5,使苗童“漸知尊君親親之義,裨益豈淺鮮”[14]卷9。

(二)社會教育下的鄉約宣講

隨著清政府對苗區多方治理的推進,鄉約宣講逐漸深入到基層民眾生活之中,以社會教育的方式進行社會教化。相較于學校教育下的圣諭講習,社會教育下的鄉約宣講主要面向苗區基層民眾,宣講方式更加靈活,內容更為通俗易懂,宣講范圍更加寬泛。

1.向民眾解釋《圣諭廣訓》

《圣諭廣訓》是清代影響最為深遠的官方教化文本,也是昭彰德育、垂范民眾的“御用工具”[15]234。雍正二年(1724),清世宗以明太祖朱元璋教化鄉里的《圣諭六言》及清圣祖御制《圣諭十六條》為基礎,逐條推衍闡發《圣諭十六條》,形成近萬言的《圣諭廣訓》。內容涉及人倫孝悌、親屬和睦、鄰里息訟、勸農課桑、熄弭盜忿、興學課士等,包括個人修養、社會教化等各個方面。宣講《圣諭廣訓》是清政府治理苗區,加強民眾思想控制,實施道德教化,約束民眾行為規范的重要策略之一,旨在奉先祖志以啟示后人,醇厚風俗。

苗區歷來荒僻,閉塞隔絕,“開辟”之前社會文化發展較為遲緩,民眾普遍未受過學校教育。因此,民眾聽不懂較專業的官方話語,無法理解蘊含深厚的儒家思想和倫理道德觀念的文言文《圣諭廣訓》。在這種情況下,宣講鄉約之時,地方官紳不得不參照苗區風俗習慣,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對《圣諭廣訓》進行二次加工,使其更加通俗化。如古丈坪廳官員張長庚,“朔望躬率紳耆《宣講圣諭》,必多方引譬,務俾婦孺盡知”[8]卷4。此外,苗區各廳縣還編發通俗講解書籍,使用地方土語進行解釋,以期達到教化民眾的最佳效果。永綏廳龍潭宣講所“舉行宣講圣諭,務必人知向善,實力誘掖,并發《宣講集要》一書,下廳以資解說”。此外,宣講員若擅長講說土民語言,通曉苗區風俗民情,就委派其赴十二里中巡回宣講,宣講內容以“所發《宣講集要》為本”[7]卷11。

2.發布諭民告示

諭民告示由地方官員根據苗區社會具體情況而制定,內容也是對圣諭中綱舉目張條規的具體闡發,以此維護社會秩序,約束民眾言行,倡導良好風氣,潛易地方習俗。苗區諭民告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內容:

第一是德行勸誡。如道光元年(1821),鳳凰同知黃應培作《勸民歌》,全文共14條,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民歌的形式勸民向善,告誡民眾如何做清政府的順民。治安方面,規勸民眾“莫打架”“莫稱霸”“莫冒塚”“莫窩匪”“莫竊盜”,若有以上行為者,“鄉、保同心查底里”,輕時枷號,重則梟示,極惡劣者判流放或絞刑,以安靖苗區。倫理道德方面,規勸民眾不要忤逆父母長輩,否則“偶然違犯即充軍,打罵立時刑大辟”;不要貪圖懶惰舒適而戕害他人。鄰里關系方面,勸導苗民不可因“口角微嫌”而隨意誣告、陷害他人,更不可毫無憑據而隨意污蔑良善之人。家庭關系方面,勸導民眾不要互爭家產,“弟兄一體休心散,與其破產打官司,不如留產防荒旱”。禁止民眾賭博、酗酒,“紫局陷人如狼虎”“醉后癲狂難把守”。鄉族爭訟方面,勸導民眾不要因無端小事訴訟誣告他人,不可因猜測之事唆使他人公報私仇,“離人骨肉破人家”[2]卷20。

光緒初年,鳳凰直隸軍民府汪明善,為勸民息訟,減少控訴紛爭,以保全身家,“特出一常言俗語告示”,使廳民更易知曉爭訟之害。告示內容如下:

訟師教唆詞訟,小民受害匪輕。代人捏寫詞狀,情節任意減增。鄉愚受其播弄,可憐產蕩家傾。若不及早整頓,何以安我良民。先行查例諭禁,定例何等嚴森。情重贓多應死,輕亦煙瘴充軍。本府下車伊始,訪有訟師姓名。此后每逢放告,收詞追問留心。審案先究訟棍,辦案決不徇情。一經被獲拿案,定當明正典刑。[6]卷16

第二是申明禮俗。苗區古來荒僻,域境閉塞,苗族傳統風俗習慣世代相傳。隨著廳境“開辟”,鄉約宣講逐漸推廣到苗區各村寨,苗區地方官員發布告示,要求革除苗區舊俗,使民眾漸知倫理道德。

康熙末年,保靖知縣王欽命制定和頒布《示禁火床同居》《示禁婚嫁襁負》《示禁短衣赤足》等多條告示,從日常生活、婚姻禮俗、服飾裝扮等方面,強制改革傳統風俗習慣,“嚴禁惡俗以別嫌疑,以厚民風事”。如告示中規定:“嗣后凡爾民人鄰里親友往來通問,不許同坐火床,務須男女各存嫌疑,自惜物議,以全名節,庶不負天地父母養育之恩。倘有冥頑不齒,仍前不分男女,團聚叫笑,則與禽獸無異。各宜自愛,毋負本縣倦懷?!被榧薅Y俗上,禁止民間嫁娶,背負徙行,要求結婚之時,“向鄉耆處借取捐發轎乘,備雇鼓樂逖聘,不得仍前背負步走,有違本縣移風易俗之意。各宜遵奉毋違”。服飾裝扮上,認為民眾“不拘男婦,概系短衣赤足”,實屬鄙陋,要求合行禁止。[11]卷12

光緒七年(1881),地方官員為徹底革禁苗區積弊,改良風氣,以除苗害,將曉諭內容勒石刻碑,以垂永遠。其內容包括“裁苗費以悅苗情”“裁椎牛費以格苗俗”“禁私宰以重農功”等。[6]卷16旨在禁止椎牛祭祀,勸課農桑,教化民眾,改易其俗。刻石記事,也避免了禁令日久玩生,難以實行的情況。

光緒三十二年(1906),古丈坪廳撫民同知董鴻勛,為勸導夫妻恩義,親友和睦,禁止陋俗,特寫《勸禁敞俗告示》,“將嘗禁者羅列出示,以為吾民告庶相勸勉,以供敦厚祛薄,勉為良民”,以崇民化。主要規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詞訟稟訴之宜禁”,包括勸告親屬之間切勿“互相告訐,稟中直以惡相稱”;夫妻之間要“宜篤恩義”;親友偶爾口角相惡,不得加“惡名混號”等傷人的言語。二是“敞俗之大而宜禁”,包括嚴禁“伏草”捉人,盜竊牛只,“抄搶控告”;嚴禁“越境抄捉”。[8]卷15

五、鄉約宣講的影響

清朝在湘西苗區進行鄉約宣講對苗區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影響。首先,鄉約宣講有利于改變苗區的社會風氣。隨著鄉約宣講的逐漸推廣,苗區民眾對于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主流文化的認同不斷深化。其表現在苗區傳統文化上,民眾在鄉約宣講的耳濡目染之下,逐漸接受教化思想,開始認同并接受主流思想,傳統苗俗中如“伏草”等不符合主流文化內涵的陳規陋俗逐漸被拋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苗區風氣。同時,鄉約宣講倡導良善,提倡友愛,傳播倫理道德,也使得清中葉以后,苗區符合儒家標準的人物普遍增多,地方史志中紛紛出現“儒行”“孝友”“義行”等踐行儒家思想的民眾及其事跡。此外,鄉約宣講在學校教育的推廣下,也促使苗區尚學風氣日漸濃厚。有清一代,苗區士紳群體的興起、知識分子階層的壯大以及科舉取士人才數量不斷上升,都顯現出苗區鄉約宣講的成效與推動作用。

其次,鄉約宣講有助于維護苗區社會治安。歷史上,苗區社會情況復雜,民族問題突出,民風強悍,其地長期游離于王朝版圖之外,其民也未曾編入戶籍。加之清初武力“開辟”苗區,社會動蕩,清政府急需通過教化手段穩定苗區社會治安,以靖地方。鄉約宣講推行之初,即以化導民眾為主要功能。清中葉以后,隨著鄉約宣講在苗區廣泛推行,宣講的內涵不斷擴大,功能也日益增強,逐漸具有了調解民間訴訟、協調社會關系等職能。如前文所述諭民告示,它依據苗區實際情況而定,對民間社會普遍存在的鄰里誣告、親屬相爭、仇殺斗毆等情況加以約束引導,并提供一定的強制力予以保障,在協調社會關系、調節糾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舉措有助于維持苗區社會治安。清朝時期,鄉約宣講對苗區社會穩定與發展進步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

第三,鄉約宣講有利于增強基層民眾的國家認同。鄉約宣講是清政府建構其正統性身份的一種政治策略,也成為統治者借助國家權力向苗區進行思想滲透的重要方式。不論學校教育下的鄉約講習或社會教育下的鄉約宣講,始終是由國家主導并參與的教化活動,清政府的權力投射未曾離場。在宣講過程中,清王朝正統觀念與權威不斷下放到苗區,不僅向民眾傳達和鞏固這種帶有國家權威思想的圣諭以及強制性的諭民告示,而且也將這種國家認同灌輸給民眾,民眾通過鄉約宣講不斷調整和改變自己的身份與認同。

綜上所述,在中華帝國的歷史環境之下,鄉約宣講體系是一項引人注目的思想控制工具,中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性較大,區域多樣性明顯,這就意味著中國歷史的發展,并非是單一運行的軌跡。一方面,在王朝歷史發展的序列中,“中華民族共同體創建的歷史記憶、中華文化的長期熏染、有效的制度與政策型塑、共同的利益追求等”[16],是各民族能夠不斷發展的共性基礎。另一方面,不同地區在各自歷史背景與框架之下,都可能有其自身的發展脈絡,不同區域文化發展進程、文化形態的演進等諸方面,也都存在較大差異。清代鄉約宣講在苗區取得的積極影響,既是中國歷史區域與文化多樣性發展的有力證明,也顯示了清政府建構苗區統治秩序的教化結果。清朝,湘西苗區鄉約宣講,不僅是修德安民、化民成俗的過程,也是中央政權正統性的建構過程,預示著苗區從清王朝的“異域”到“新疆”再到“舊疆”[17]9~10這一演變的逐漸實現。

參考文獻:

[1] 〔清〕薩迎阿.欽定禮部則例[M].嘉慶二十五年(1820)刊本.

[2] 〔清〕黃應培.鳳凰廳志[M].道光四年(1824)刻本.

[3] 〔清〕曾國荃.湖南通志[M].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

[4] 〔清〕周玉衡.永綏直隸廳志[M].同治七年(1868)刻本.

[5] 〔清〕蔣琦溥.乾州廳志[M].光緒三年(1877)續修刻本.

[6] 〔清〕侯晟.鳳凰廳續志[M].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

[7] 〔清〕董鴻勛.永綏廳志[M].宣統元年(1909)鉛印本.

[8] 〔清〕董鴻勛.古丈坪廳志[M].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

[9] 〔清〕素爾訥.欽定學政全書[M].乾隆三十九年(1774)武英殿刻本影印本.

[10] 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1] 〔清〕林繼欽.保靖縣志[M].同治十年(1871)刻本.

[12] 〔清〕昆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M].光緒石印本影印.

[13] 〔清〕張廷玉.皇朝文獻通考[M].光緒八年(1882)浙江書局刻本.

[14] 〔清〕潘曙.鳳凰廳志[M].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

[15] 董建輝.明清鄉約:理論演進與實踐發展[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

[16] 雷振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需拓展的三個維度[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6).

[17] 溫春來.身份、國家與記憶:西南經驗[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Abstract:The preaching of rural covenants wa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Qing government to maintain the Miao area's stability and educate the people in the Miao area. The constant promotion of the rural covenants preaching showed the continuous consolid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s ruling order in the Miao area. Diversified subjects of the preaching of the rural covenants had a different emphasi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omotion of rural covenant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ceremony of the rural covenants preaching demonstrated the expansion of the power of the dynasty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lecture and study of Imperial decree under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rural covenants preaching under social education became an important way to show moral education and transform folk into customs. In the Qing Dynasty,the preaching of rural covena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in the Miao area,changing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the Miao area,and increas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grassroots people.

Key words:Qing Dynasty; the Xiangxi Miao area; the preaching of rural covenants

〔責任編輯:袁麗紅〕

猜你喜歡
清代
試論清代滿族統治者對儒學的重視及影響
宗族倫理視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從《創建蔚文書院官紳士民捐輸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書院教育
清代崇明縣鄉村產業交易中“過投”的討論
淺論清代《漁家傲》十二月節詞的嬗變
略論清朝蒙古族“那達慕”概況
武術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2:22:52
永遠的末代皇帝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14:22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9:41:06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6: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色伊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欧美日韩免费|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91亚瑟视频| 日本色综合网| 国产91导航|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三级a|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后式a一视频|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八区| 免费在线观看av|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亚洲一区第一页|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久久77777|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a级片| 中文字幕伦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高清|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中国精品自拍| 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色婷婷狠狠干|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美女免费黄网站|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国产青青操|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天堂成人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欧美日韩福利|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国产色婷婷|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二| 九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爽爽视频| 激情乱人伦| 成年A级毛片| 精品视频第一页| 免费国产福利| 免费jizz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黄网视频| 综合成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