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花 劉恩盛
摘 ?要:檔案作為重要的憑證,保存尤為重要,檔案的殺毒滅菌是檔案保護的基礎工作。該文論述了檔案臭氧方法消毒滅菌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現狀,分析了臭氧方法高效殺滅蟲害,后期效果穩定,不影響檔案紙張的物理性能和字跡,對環境和人無毒害副作用,不污染環境的顯著優勢,同時也指出存在適用對象較少,對厚、寬的檔案不能一次性徹底殺菌,實際運用中分解裝置安裝不夠完整的問題。以期為檔案消毒方法的理論研究及其應用實踐工作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臭氧方法 ?消毒滅菌 ?檔案保護 ?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273.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c)-0229-03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voucher,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v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sterilization of archives is the basic work of archives prote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research status of ozone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archives,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ozone method in killing pests efficiently, stable in the later stage, not affect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handwriting of archives paper, no toxic sid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 and no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few applicable objects, and the thick and wide archives can not be completely sterilized at one time. In practice, the installation of decomposition device is not complet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ile disinfection methods.
Key Words: Ozone method;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Archive protection; Problem analysis
檔案作為重要的憑證,對個人和社會有重要的價值,檔案的保存就尤為重要。延長檔案的保存壽命一直以來是檔案界人士比較關注的問題。霉菌是影響檔案保存壽命的重要因素。檔案消毒滅菌有多種方法,臭氧方法,能有效消毒滅菌,消除庫房霉味,消毒后期效果比較穩定,被檔案部門普遍應用。雖然對臭氧消毒效果的研究已經取得一些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該論文主要圍繞臭氧消毒方法滅菌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現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論述,目的是更好地促進檔案消毒方法的理論研究及其應用實踐工作。
1 ?臭氧消毒的工作原理及研究現狀
1.1 工作原理
延長檔案壽命,消滅檔案中的細菌是檔案保護工作的一項基礎。目前,臭氧方法是檔案專業化消毒處理方法的一種。臭氧,化學性質活潑,具有很強的氧化性,能殺滅空氣中的細菌、霉菌等微生物。臭氧具有不穩定性,容易分解。消毒方法是利用臭氧分子強的氧化性,對生物的細胞顯著地破壞,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產生臭氧的裝置有很多,工作原理普遍相同。利用臭氧氣體進行滅菌,一般分3個步驟:首先,產生氧氣。設備裝置在開機后,箱(倉)體把空氣中的氧氣轉化成臭氧。其次,臭氧發生作用。臭氧對箱(倉)體內放置的檔案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最后,消毒完畢,消除臭氧。檔案啥都滅菌完成,少部分殘留的臭氧氣體再由設備進行處理轉化成氧氣。
1.2 研究現狀
臭氧消毒法是利用臭氧分子極強的氧化能力,顯著地殺滅有害細菌、病毒,達到殺菌的目的。在理論方面,李景仁撰文提出,臭氧濃度在20mg/m3時,維持3~4h,能高效地殺滅霉菌,并且黑色油墨字跡的色差值為1.5,沒有明顯的變化。學者彭遠明[1],宋偉晾[2]就臭氧殺菌效果及影響進行研究,指出一定條件下,臭氧消毒能滅殺檔案中的多種菌類,不影響檔案材料,對環境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性符合相應國家標準。
在應有推廣方面,利用臭氧進行殺菌是在空氣消毒、醫療、食品加工、水處理、環境等領域使用普遍的的一種方法,后來逐漸在一些檔案館、圖書館普及進行檔案消毒滅菌使用。目前主要的產品有檔案電子消毒柜、流動式檔案消毒車、低溫等離子臭氧消毒艙、臭氧消毒房等。20世紀90年代的DAX型檔案文件電子消毒柜, 不僅通過高頻陶瓷低溫等離子體臭氧發生器產生臭氧,還通過加熱蒸熏中藥實現對檔案文件全面殺蟲。利用單片機,達到對消毒消毒模式進行自動控制,還可以防蟲。經檢測,其對黑煙草甲、蠹幼蟲家白蟻、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乙肝病毒的殺滅有效率達到90%以上,在中組部、成都軍區、海南等各地檔案館得到廣泛應用。天星DDX-1檔案電子消毒柜,設計采用臭氧和中藥兩種方式結合,對檔案進行消毒,還能起到除濕、去塵等多種用途,設計還帶有尾氣排放處理系統。消毒操作完畢后,殘余的氣體等會被排放出去。經權威部門鑒定,排放氣體對環境無污染,不會影響檔案工作者身體健康。并且各種操作由電腦全自動控制,非常智能化。在國內中小型檔案館得到普遍應用。消毒效果好。使用范圍很廣,如檔案、圖書、辦公用品和其它生活用品。流動式檔案消毒車,主要有熏蒸工藝部分、尾氣處理部分及電氣自動控制等幾部分相互構成,還配備了手動操作方式。熏蒸室體積3.5m3,每次能處理約1000冊檔案或2000冊圖書。殺蟲滅菌時間快速,能快速殺滅紙質檔案、圖書、報刊內蟲害。該設備不僅對紙張、字跡沒有影響,處理后的尾氣也達到安全排放標準。低溫等離子臭氧消毒艙的主要組成部分有臭氧發生器、低溫等離子空氣凈化裝置、臭氧和循環對流分解裝置、控制單元、消毒艙體、觸摸屏顯示器、移動密封門、移動檔案消毒車等構成。該產品有一個艙和兩個艙的配置,一個艙可容納4輛檔案消毒車,每次可處理約1000冊檔案。臭氧消毒房由臭氧發生器、消毒柜體、臭氧分解、監測器、微電腦、人機對話式觸摸顯示屏、檔案運輸車等組成。該設備采用臭氧生產技術、進口部件、微電子電腦技術相構成,專門為此研制的消毒設備,主要用于解決檔案館接收、保管的檔案的消毒滅菌問題。
2 ?臭氧方法的優勢分析
2.1 高效殺滅蟲、微生物
檔案中的微生物在新陳代謝活動中產生的有機酸,會引起紙張酸化,進一步將導致其破損,粘結,不耐折,嚴重危害檔案保存壽命[3]。已經有不少文獻介紹過臭氧消毒滅菌效能。研究證明,利用新型等離子臭氧檔案消毒艙(MQ-800W)、臭氧消毒房設備,在設定標準條件下,檔案材料上的霉菌,能起到良好的殺滅效果,防霉效果良好。高濃度臭氧氣體對檔案進行臭氧消毒,處理時間短,消毒效果好,對害蟲及微生物殺滅率高。臭氧消毒技術應用在檔案消毒,理想情況下能取得良好的殺毒效果。研發的DAX型檔案文件電子消毒柜、天星DDX-1檔案電子消毒柜,經過國家衛生、技術權威部門鑒定,能有效殺滅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殺滅率達到99.8%以上。
2.2 不影響檔案紙張的物理性能和字跡
利用臭氧對檔案消毒殺菌,因為其強氧化性,容易給人造成損害紙張的第一印象。1992年,有研究指出,臭氧濃度保持20mg/m3,維持3~4h滅菌時,黑色油墨字跡的色差值為1.5,沒有明顯的變化[4]。彭遠明就臭氧消毒房殺菌效果及影響進行探析得出,在設定的標準條件下,檔案臭氧消毒房對檔案載體紙張材料,在標準條件下,在物理性能上的抗張強 度、耐折度及撕裂度等方面,影響是比較小,3種常見的紙張字跡材料黑色打印字跡、藍黑墨水字跡、紅色印泥字跡,在字跡色差上改變不大[2]。宋偉晾等人以常用4種紙張為對象,通過新型等離子臭氧檔案消毒艙(MQ-800W)進行試驗,得出紙張機械強度的抗張力、撕裂度和耐折度基本沒有變化。在設定的標準條件下,3種常見的紙張字跡材料黑色打印字跡、純藍墨水字跡、紅色墨水字跡,在字跡色差上改變不大。臭氧對檔案材料的影響幾乎是沒有的[3]。綜合以上說明,利用臭氧消毒,不會影響檔案材料,是安全可靠的。
2.3 對人、環境無毒害副作用,環保衛生
利用臭氧設備進行消毒后,有分解臭氧氣體的處理系統,能在短時間內把消毒后的剩余臭氧氣體進行分解處理,不污染環境。用臭氧消毒設備,在進行檔案消毒過程中,尾氣排放物,對照國家標準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標準,都符合,對環境和人沒有影響,也不會污染環境[5]。臭氧消毒方法既實用,也權威,對環境的影響也很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3 ?存在的一些問題
3.1 適用對象較少
隨著社會的發展,記錄載體的多樣化,館藏檔案載體不再局限于紙質,新型載體檔案逐漸增多。新型載體檔案主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光盤材料3種[6]。到目前為止,應用臭氧方法對新型載體檔案消毒的研究為數不多。大多數研究采用的對象是紙質載體。新型載體檔案占檔案館藏比重正逐年增大。臭氧方法是否適用新型載體檔案消毒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3.2 厚、寬的檔案不能一次性徹底殺菌
在實際應用臭氧方法殺菌時,通常采用熏蒸處理,檔案暴露在外的部分能充分接觸到臭氧,而頁數多、幅面寬大的檔案內頁,臭氧氣體幾乎覆蓋不到。需要強調的是檔案內頁的材料更易滋生霉菌,更是殺菌的重點。這也需要注意科學操作,同時要考慮消毒處理的檔案數量和布局擺放,既要在充分利用消毒艙體空間,盡可能多放置檔案,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要適當保持檔案之間合適位置,利于臭氧充分擴散,展開有厚度的檔案,增大接觸面,或者進一步提高臭氧殺菌濃度,這樣才能徹底殺菌。
3.3 安裝不夠完整
在實際應用中,一些檔案單位使用的設備往往沒有帶安裝殘余臭氧分解裝置,以至于消毒處理后,消毒設備內部臭氧濃度依然很高。消毒完畢后,檔案工作人員很容易接觸到殘余臭氧并進入呼吸道,因臭氧具有強氧化性,能與有機體發生反應,這就容易損害人體呼吸系統、肺部、神經系統的健康。
4 ?結語
隨著人們檔案保護意識的增強,高效、環保的檔案保護方法越來越受到檔案界人士青睞。臭氧方法有諸多優點,比如能高效殺滅害蟲、微生物,對檔案紙張的物理性能和字跡幾乎也沒有影響,對人和環境無副作用、衛生環保,可謂應用前景廣泛。但存在局限性,對于體積厚、幅面大的檔案的中心位置或者內頁都是消毒的盲點,臭氧方法都無法做到一次性徹底殺菌,需要提前手動擴大檔案接觸空氣接觸面,或進一步調節濃度,或延長作用時間。對于新型載體檔案的適用性研究很匱乏,臭氧消毒方法對非紙質檔案的適用性研究有待拓展。消毒技術設備在實際安裝應用上也不夠完整。還有,檔案在入館前,應該要進行科學的評估鑒定,分析清楚檔案的不同材質屬性,再謹慎地選用臭氧消毒方法。如果能在以上一些方面改善,將會提升檔案保護工作效果。
參考文獻
[1] 彭遠明.檔案消毒滅菌新方法——臭氧消毒房的適用性、功效及影響探析[J].檔案學通訊,2019, 245(1):90-96.
[2] 宋偉晾,黃曉紅,虞慧,等.紙質檔案消毒的新方法——新型檔案消毒艙MQ-800W的實驗驗證[J]. 檔案學研究,2019(6):102-107.
[3] 王慶偉.有害微生物對檔案的危害及檔案消毒技術的研究[J].蘭臺世界,2019(S2):98-100.
[4] 張治國.紫外消毒對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中抗生素抗性菌和抗性基因去除的影響和機理研究[D].東南大學,2019.
[5] 方志華.檔案庫房外源性污染物濃度水平分析研究[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新時代檔案工作者的使命:融合與創新——2018年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中國檔案學會,2018:196-201.
[6] 黃芹俠,吳文鳳,范曉青.泰州市檔案庫房空氣質量現狀評價[J].檔案與建設,2017(7):76-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