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華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作為班主任,應認清自身職責,不能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教育了。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也應提高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將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的教學計劃中,大膽創新,提升學生的德育水準。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引言: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引導者,對學生成長起著重要作用。班主任在進行各項班級管理工作時,要能夠著眼于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一、建設良好的班級環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年紀尚小,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應認識到周圍環境這一因素對學生的實際影響情況。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努力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其中,培養更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在日常的班級活動中,班主任對于學生,應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不能因為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而有任何區別。只有平等地看待學生,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建設一個友愛的班級環境,真正實現和學生的心連心,建立和學生積極溝通的橋梁。作為班主任,也應加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系,通過和學生家長交流,了解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同時班主任也能對家長提出一定切實可行的教育建議,保障學生在家庭中也能得到正確的教育,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個人核心素養有著一定積極的幫助。
二、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培養良好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思想道德品質的最佳時期。對此,班主任要重視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規范,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習慣。要想讓學生規范行為,教師先要使其了解什么是正確的行為。對此,班主任可以開展“日常行為規范培養”主題課堂班會活動,對“小學生日常行為準則”進行講解。其中主要包括“自尊自愛,注重儀表;誠實守信,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大方面的內容。在這五大類之下,又包含著許多具體的細節,比如:要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收放整齊;要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要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要平等待人,與人為善等等。對于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什么是錯誤的行為,班主任要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慢慢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時,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對于學生們出現的一些不良行為,要加以重視,及時制止,并進行思想教育。只有肩負起班主任的責任,其才能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促使學生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三、發揮班主任作用,通過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作為班主任,應發揮自身學科教學的作用,更好地聯系學科知識,利用教學時間,在知識的傳遞上,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班主任作為班集體中的管理者,承擔著一定的重要責任。為了更好地開展自身工作,班主任應建立和各個學科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積極與各個學科中的老師進行交流,獲取各位任課老師的配合,從而更好、更高效地開展自身的日常教育工作。對于班主任來說,對于小學階段各個學科之間的學習進度,也要進行追蹤記錄,及時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們所學的教學內容,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將各個學科之間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學習到一定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
四、引導孩子多交流,參加活動
學校內舉辦的有關學生的活動都是有意義的,在學習上、生活上或者思想上有不同程度的意義。并且在一場活動中,學生之間的交流會互相增多,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鍛煉交流和表達的好機會。因此老師要在班級內引導孩子們多多進行交流,讓學生多參加一些學校內或班級內舉辦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的團結意識、合作意識等都會相應增強。除對自身有好處外,還能讓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級。例如,每項活動都有一個核心的主題,比如,小學比較喜歡舉辦一些體育項目,拔河、表演比賽等。很多時候,學生都會因為別人不參加而沒有勇氣參加,因此在開始的時候,老師就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認識到參加活動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而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并且在拔河這樣的比賽中,還能讓學生彼此之間增進感情交流,共同探討怎樣贏得比賽,還能讓學生從中認識到交流、團結的重要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作為班主任,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高自己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方式,運用更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對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整合和創新,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效果,為學生的綜合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海芹.淺析德育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重要性[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62.
[2]許崇學.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9(04):151-152.
[3]袁敏.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實施措施與建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7(3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