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柳瓊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閱讀作為積累知識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適當的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積累豐富的素材,在寫作中游刃有余;在人際交往中,閱讀可以使我們的思想更加靈活,語言更加流利。總之閱讀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好處,能夠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和基本素養。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應占據主導地位,以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此外,處于良好閱讀環境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技能,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能力非常重要。
【關鍵詞】小學閱讀;語文教學;提高自我
在小學教育中,閱讀對于我們至關重要,我們在小學的時候思維模式還沒有建立,而小學是我們開始認識世界的第一步。尤其是小學的閱讀教學課,閱讀教學可以讓小學生開始進入這個世界,對小學生有一定的啟蒙作用。在小學教育中,小學語文閱讀對我們的影響至關重要,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愛好的培養,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盡管現在許多父母都承認讀書對學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某些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他們無法引導學生正確閱讀,這就需要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快樂的讀書天堂。
一、學生們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學生閱讀使自己收益
學生閱讀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對他們內涵的一種升華,在閱讀書籍中,能養成我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語文閱讀并不能只靠老師在講臺上揮舞,我們要通過多個方面讓學生了解語文閱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感興趣的入手。一直傳承下去的老師帶讀模式,學生們早已了解透徹,甚至每節課都是老師帶讀,更沒有什么新鮮可言了,所以我們要賦予閱讀新的靈魂,讓學生占據主體地位,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閱讀能讓自己不斷的進步,著名主持人董卿每天都要讀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書,現在才出口成詩,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贊美,這也是董卿在書中的收獲,書中自然有你需要的東西,所以,閱讀對于小學生尤其重要,而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小學生更加重要。
2.提高各科水平
在閱讀中,我們不光在語文上有所收獲,而且在各科的教學中我們也有所收獲,比如,在數學考試中可能有一道十分復雜的題目,上面有很多字,其實它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題,只是因為你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不夠,而導致你沒有做對這道題,那么你就會很虧,如果你常與閱讀作伴,理解好題意,這道長題目的理解題你就會答對。所以閱讀的收益不僅體現在語文上,還體現在其他各科上。
二、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面得不到擴展,加大課外閱讀
在中小學教科書閱讀受限的情況下,不能滿足學生的大量閱讀需求,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不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這時,我們需要內部和外部的結合,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課外活動中補充課堂中接觸不到的知識。我們還可以組織課后閱讀小組工作。在閱讀中,我們必須帶出自己的感受,老師可以閱讀并開始與小組合作,通過分析老師在閱讀中的感受,表達他們的理解,再由小組進行討論,每個人都可以有一些心得。優化小組工作,團結可以互相補充的學生,并在閱讀后問他們問題,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提出創造性的、具有想象力的問題,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以此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鼓勵學生閱讀,而不是強迫他們閱讀。
2.學生對閱讀興趣不大
一些小學生,由于好動、沉不下心,對閱讀的重視程度不高,而老師經常要求閱讀任務,學生無法正確理解閱讀的真實含義,就會討厭閱讀。本身閱讀能力不足,這時再增加課外閱讀只會給學生帶來反感心理,無法正確理解老師的做法,導致對課外閱讀教學采取充耳不聞的態度。比如,讓學生寫讀后感,這些學生將僅僅是在線搜索并復制,這樣不能滿足學校對閱讀的要求,還使這些學生遠離閱讀,不正確地知道讀書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實際上,讀書涉及我們的方方面面,能夠增強自身的素養。
3.教師閱讀教學重視技能忽略感情
老師在學生的閱讀中起著指引作用,但絕大部分可能只是教育學生閱讀模式,而不交流真正的情感,而學生又缺乏觀察,往往被閱讀所困,教師一定不能忽略小學生的情感,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感情是閱讀的重要階段,也更是學生積累素材,培養學生感情的重要階段,老師不能只要求在考試中得高分,而對學生閱讀的模式固定,一定要把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觀察的事情表達出來,教師不能限制學生對閱讀的認識和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教師不能教學生套用傳統公式,來達到完成考試閱讀理解問答答題的目的。我們對待學生要積極地投入感情,積極教育閱讀,鼓勵學生進行觀察。在生活中發現的美好,都記錄下來,豐富我們的靈魂。
感情在閱讀中一定要存在,這樣才能讓我們在閱讀中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在小學學習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本文章主要講述了漁夫和他老太婆的貪婪,而導致了最后還是貧窮一無所獲的現象,在這篇文章中老師就要注重強調老太婆在對漁夫說話時候的貪婪,以此來教導學生不能貪婪,貪婪必定不會有好結果。這樣在學習中能夠聯系到生活,使小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三、讓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
1.給學生充足的閱讀和思考時間
學習而不思考則會迷惑,思考而不學習則會使人疲倦,老師在進行教育學生閱讀的時候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也要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所要表達的感情,讓學生在思考中體會自己閱讀時候的感情是否準確,不斷的糾正以此達到最準確的閱讀感情。學生只有在閱讀中達到一個良好的狀態,才能輕松的閱讀,愉快的閱讀,不會讓閱讀產生壓力而致學生討厭閱讀。
2.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
在進行閱讀時,教師要仔細地聆聽學生的閱讀,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老師要給學生進行不同等級的閱讀分配任務,這樣才能更好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提高,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結束語
小學閱讀對于小學生至關重要,老師一定要帶領學生進入閱讀的殿堂,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進行閱讀,進行領悟。老師對于自己的不足之處也要進行改善,以此來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云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與實踐[J].課外語文.下,2015(7)
[2]孫秀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有效技巧[J].學周刊.中旬刊,2015(10)
[3]李暉.鏈接生活.點擊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