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麗 楊文清
【摘要】如何對問題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教育,怎么才能讓迷失方向的問題孩子能夠盡快重回人生正道,是專門學校老師應該思考的主要問題,切實準確用好慢熱教育方法,就可以解決現實德育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關鍵詞】慢熱教育? 問題學生? 思想? 有效途徑
“阿亮已經不可救藥了,我拿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父母、老師怎么說都不聽,成天沉迷網絡,逃學、有時還打架斗毆,我真的后悔把他生出來!”一年前,阿亮的媽媽還這樣拉著值班老師的手說。但一年后看到穩重懂事的阿亮站在身邊,阿亮媽媽對老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家庭、社會等常規教育失敗的阿亮的思想和行為,在短時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我想這是因為專門學校找到了教育矯治問題學生的有效途徑,那就是慢熱教育。
一、教育問題學生就是要“牽著蝸牛散步”,強化一個字“慢”
問題學生需要慢熱教育, 我們知道專門學校是教育轉化心理偏常和行為偏差的“問題學生”的,那里的學生都是12-17歲左右的青少年,他們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他們的人生千錘百煉,他們的經歷千姿百態,他們的傷疤千瘡百孔。面對一個個這樣的問題學生,常規教育方法對他們往往都無法奏效,我們就要另辟蹊徑。就像面對一個受傷的小羊羔,我們必須耐心地為它包扎,給它調養的時間,而不能強行鞭策它必須要跟上整個羊群前進的步伐,因為“疾風暴雨”式的方法只會加劇傷口的疼痛,我們在從事教育的時候總是求快,立竿就想見影,是注定要失敗的。因此對于問題學生的教育就要放慢教育的節奏。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節好課需要給學生留白空間,而教育又何嘗不是呢?有時,把教育的節奏放慢些,讓它慢熱起來,會看到不一樣的結果。專門學校就積極倡導教師用“熱心、愛心、耐心、恒心、細心”對問題學生進行教育輔導。強化師德師風教育,在教學中,將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尊嚴貫徹始終,對犯錯的學生及時給他們搭建改正平臺,讓他們自覺承認并改正錯誤,在學生發生矛盾時,教師并不急于批評與指責,而是找當事人和其他同學了解情況,然后讓雙方面對面分析事情的起因,找出各自的對錯,再由教師做總結點評,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化解矛盾,用寬容之心待人處世。在德育教育節奏上要有合理的把握尺度才行,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有時候一定要慢。
二、教育問題學生就是要“準備火箭發射”, 關鍵一個字“時”
慢熱教育要慢而有時,問題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處于心理發展的矛盾期,學生的生理發育十分迅速,在幾年內完成身體各方面的生長發育并達到成熟水平,身體上的變化讓他們感覺自己已經長大,但是心理上依然停留在“半成熟狀態”和“半幼稚狀態”。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某個學生遲到了,某個學生在課堂上搗亂了,某個學生與他人發生沖突了,總之是違反了某項校規校紀。而對策往往是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以觀后效。這樣的事做多了就有些機械。仔細想想我們的工作重點在哪里?到底我們的教育怎么了?難道只是事后的補救嗎?這樣的事情出現后學生、老師、家長都會耗費時間、精力,往往效果也未必是最佳的,調皮的孩子還是會出現類似的問題。是我們的教育方式有誤嗎?很多的老師都付出了太多的耐心、愛心,卻收效甚微。我以為是教育的時機沒有把握好,或者說是教育的節奏太快了。專門學校的教師都能夠很好地把握教育時機,如在合適的時間隨機應變地給他們貼上懂事、明理、上進等標簽,通過合理的暗示轉移他們注意力,將倔強變為動力,發揮他們的潛力,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育問題學生就是要“掌控燒瓷火候”, 把握一個字“度”
慢熱教育要熱而有度。專門學校的“問題學生”大都處于15歲左右。這段時期的孩子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急劇變化時期,他們對父母的管教深為反感,甚至在行為上發生反抗。有的學者亦稱之為“心理斷乳期”。國外有的心理學家則把它稱作“為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戰斗的時期”,或叫“心理煩惱期”。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教師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教育他們的時候必須把握尺度。
首先要嚴而有度。針對學生的特殊性,專門學校在落實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基礎上,注重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結合,建立了軍事教官參與、教師24小時跟班、家長輔助教育、節假日家長接送等學生管理制度,形成了用制度規范工作、用制度約束學生行為的良性機制。其次教育有度。用合適的方法對問題學生進行合理的教育,如邀請湖南師大等高等院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對學生進行心理、法治、專業技能等方面的輔導和培訓,邀請道德模范、青年衛士開展成長心連心活動,以榜樣的言行感染影響學生。加強校外教育,不斷提高專門學校服務社會的功能,校外教育已成為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和延伸。再次關愛有度。在生活中,教師總是從細節上給予學生關愛,為學生購買生活用品,幫助學生縫補衣物,陪同學生外出看病,用真誠的關懷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擁戴。
四、教育問題學生就是要“學會庖丁解?!保鞔_一個字“方”
慢熱教育要教而有方,“南風效應”中說到: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猛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寬容是一種強于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家長,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遇到這樣的有個性、極其自我的孩子的確讓我們很頭疼,但分析學生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也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有些行為、思維的形成是長期塑造的,非教師幾日教育能改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適當的切入口,慢慢改變、慢慢教育。這就是教育所講的“因材施教”,要求我們要對每一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才能開展有針對性的轉化教育。
專門學校教育問題學生方面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開展行為養成教育。針對新入學的學生,學校規定一個月的行為養成期,在行為養成期內的學生實行封閉式、軍事化的管理,不讓其隨意回家,規定其活動范圍,切斷除親屬以外的社會關系。實行一對一幫教。帶班老師每周對學生進行不少于2次談話,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素質、文化水平、家庭情況,督促指導學生堅持寫日記,談學習體會,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省,使學生盡快脫離社會的不良影響,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開設警示教育課。定期組織學生到監獄、勞教所參觀,通過服刑服教人員的“現身說法”給學生進行警示教育,引導學生認識違法犯罪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抓特色教育。學校文化教育按照中學教學大綱設置全部普通初中課程,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小坡度、低難度、慢速度”的原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不斷創新了課堂教學內容,開設傳統道德、專題法治、心理輔導等特色課程促進學生的轉化,通過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來達到教育轉化問題學生的效果。
張文質先生說:“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有時真的需要慢熱,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教育要有等待的時間,慢熱教育就是要掌握教育時機、節奏、方法,合理運用各種方法,來達到最佳的教育矯治效果。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在我們內心的深處,始終要有信心,同時用科學的方法教育,有靜待花開的耐心與細致,我們一定能等到“花開滿園”的那一天。
參考文獻:
[1]聶兆福.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問題[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8).
[2]顧國顯,劉匯.中職技校學生思想工作探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1(4).
[3]張玉潔,孫晨.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22).
作者簡介:侯秋麗(1973-),湖南衡陽,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楊文清(1972-),湖北鐘祥,碩士,中學政治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及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