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景影
【摘要】作文是很重要的表達與交流渠道。寫作過程是錘煉語言、鍛煉思維、培養品格、提升境界的過程。作文教學不但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其他方面也不能低估。葉圣陶說:“作文是各科學習成績、各項課外活動的經驗以及平時思想品德的綜合表現。”在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都覺得小學作文課難上,學生更是一提筆寫作文就頭疼。原因有很多:小學學生積累的詞匯少、缺乏興趣、無法把寫作與生活聯系起來……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筆者做了很多嘗試,想方設法突破難點,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提高效率;作文教學;小學語文
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表達能力,并可以進行簡短的文字表達。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表達與交流的內在需要,也有借助文字進行表達的需要。如果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老師一味地講解例文,學生一味地被動聽例文,然后模仿例文來寫作文,那效果是不大好的。這種作文教學方法表面上看效果不錯,但從長遠看,是一種低效的教學方法。既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也不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更不能培養學生獨立寫作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讓小學作文教學變得更有趣味,更貼近生活,更有效率呢?以下是筆者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所做的一些嘗試。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種技能技巧的學習和獲得,都離不開興趣。興趣是學生能持之以恒學習的動力。新課標也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標。學生只有對老師所教的內容感興趣,才能有興趣去學習。每一個老師都要盡量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的興趣,使他們入迷地酷愛這門學科,讓他們感到這些知識是一種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比任何東西都更強有力的一種激發求知興趣的刺激物。這樣學生們就會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地親自去探索、研究和發現,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造。作文教學時,我們就要針對作文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方法,精心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使學生在情感的愉悅中自然表達,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的習作“那次玩得真高興”時,筆者設計了一個“你說我猜”的游戲。讓學生在具體的游戲活動中,既感受到游戲活動的樂趣,又可以提高寫作水平。游戲開始時,首先讓第一位上臺說詞的學生抽選一個詞,如,電視機、洗衣機、課本、鉛筆盒……并對該詞進行描述(只有說詞人能看到詞,說詞人的描述內容中不能含有該詞中的任何一個字),臺下的學生根據說詞人的描述進行猜測。說詞時間和猜測時間共90秒鐘,猜中的人數越多,說明說詞學生的表達能力越強,分數就越高。第一位說詞人時間一到,接著隨機抽選第二位學生……學生在說詞時,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也為文字表達打好了基礎。學生的描述豐富多彩:有平鋪直敘的,有晦澀難懂的,有幽默風趣的,有精準到位的……猜測的答案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不時引得大家捧腹大笑。這樣,學生不但體會到樂趣,還鍛煉了自己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更為寫作做好了鋪墊。游戲結束時,筆者還讓學生用不同的話語表達自己快樂的心情。最后,筆者讓學生把這次活動的所做、所看、所想、所感記錄下來。對學生來說,寫好這篇作文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這樣的作文教學課,學生玩得快樂,寫得輕松。
二、創造條件,放飛思維
教育不只是讓學生獲取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發展思維能力。作文教學就是訓練思維的過程,學生作文的過程就是思維主宰的過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打開思維,放飛思維的翅膀。我們知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不同的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寫出來的文章會更不一樣。正所謂:“一千個人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只要我們相信學生,放飛他們的思維,他們都會寫出非常精彩的文章。
例如,筆者教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這一課后,要求學生續寫《蜘蛛開店》。指導學生續寫時,筆者對學生說:“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大膽地自由發揮,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寫的文章最精彩。”只要給學生創造條件,放飛他們的思維,他們就會寫出令人驚喜的文章:A學生的文章的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蜘蛛想:‘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它只好從網上下來給蜈蚣編織襪子。”看,從課文內容過渡到續寫部分,多自然,多緊湊啊。還有,A學生還寫“蜘蛛不停地織啊織,織了七天七夜,還是沒有織好,但它還是堅持編織。因為蜘蛛想:‘錢可以不賺,但不可以失信。”不得不說,只要我們相信學生,給他們放飛思維的條件,學生就可以寫出來令人贊美的文章。又如,B學生在文中寫到“蜘蛛織呀織呀,覺得很累很苦,蜘蛛很想放棄,突然想起蜘蛛媽媽的話——堅持就會勝利,她就繼續編織。不知織了幾天幾夜,終于織好了蜈蚣的襪子。蜈蚣拿到襪子后,到處夸蜘蛛的襪子又好又便宜。從此,來找蜘蛛織襪子的人越來越多。蜘蛛每天忙著織襪子,生意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快樂,再也不會感到寂寞、無聊了。”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筆者認為非常了不起。文章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優美的句子,但語言流暢,結構完整,特別是最后一句話,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首尾呼應。還有,這篇文章內容體現了學生的思想,這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難道這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嗎?所以,只要我們敢于給學生創造放飛思維的條件,學生的思維就會得到發展,就會寫出精彩的作文。
三、尊重差異,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