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寧
摘要:以居民樓院的消防安全為切入點,重點從立法、守法、執法三方面分析了新形勢下消防法制建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強化消防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加強消防法制建設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消防立法;制度建設;居民樓院
我國消防工作是社會安定和諧的堅實壁壘,做好防火治火工作事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環境的安定和諧,維系著整個社會消防安全穩定大局。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各地火災事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涉及居民樓院的亡人火災事故更是與日俱增。分析發現,居民樓院普遍存在火災隱患多、檢查整改難、監督管理亂等問題。透過這些表面現象深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消防法制建設不健全,存在著法制建設落后,跟不上社會發展形勢,甚至法制空白的問題。是以,探討消防法制建設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 居民樓院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及相關法制原因分析
近年來我國消防工作雖然法制化進步明顯,但屢屢發生的亡人火災事故說明消防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旨在以居民樓院的消防安全為切入點,投射出目前我國消防法制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1.1消防安全責任不明——消防立法未完善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頒布實施后,對各行業部門、機關、團體、企事、事業等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都有了更明確、細致的規定。但是在許多老舊居民小區、居民樓院內,由于沒有物業服務企業,導致日常消防監督、消防宣傳及隱患整改無人問津。即使居民樓院設有物業服務企業,由于目前法律法規對物業服務企業的消防安全監管主體沒有作出明確規定,許多物業公司存在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除此之外,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出租屋中出租方和承租方消防安全責任互相推諉等問題都從消防立法層次上暴露出我國消防法制建設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立法的水平和效率嚴重滯后于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法律法規制定和修改周期較長,而法律法規的前瞻性畢竟有限,勢必形成法律法規與快速發展的社會形勢不相適應的結果。如2017年《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實施以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建筑的防排煙設計都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再如隨著電動自行車在全社會普及,居民樓院內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卻仍然沒有法律依據,實際管理困難重重。由此可見,國家規范應用與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脫節問題。
二是法律法規尚不健全。隨著消防工作社會化的進程,社會上出現了多種形式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從火災風險評估到消防設施維護保養,這些公司承接的消防業務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對消防技術服務領域的部門規章僅有公安部頒布的《社會消防技術服務管理規定》一部,對于這些新產業、新業務及由此產生的新型的行政關系和管理模式,還缺少管理上的法律依據,消防技術服務行業在實際工作中還無法發揮其最優的作用。
1.2行政處罰困難重重——消防執法需嚴格
實際上居民樓院的許多火災隱患都是個人違法行為造成的,例如汽車停放占用消防車通道、樓道堆放雜物等,這些行為很普遍,但是由于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在發現這些問題后沒有明確的單位可以追責,如果追究到物業服務企業,沒有相關的問責機制;如果追究到個人,浪費執法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說,還會面臨著違法人員不承認、不配合的尷尬境況。這些問題都從消防執法層次上暴露出我國消防法制建設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消防部門法定職責與實際警力不相符合。消防監督人員身兼安全檢查、行政處罰、火災調查、社會宣傳教育等多職,其工作量大、責任重。我國消防監督人員配置較少,特別是基層單位防火監督專業對口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且崗位輪換流動非常頻繁,每名監督員到了新崗位又要花時間適應新環境。消防專業人才和知識難以發展,整體執法水平不穩,工作質量不高。
二是消防行政執法不規范。消防監督工作經驗性強,通常是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在傳承過程中難免出現不規范的情況。部分消防監督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較差,只追求執法結果,而不嚴格遵守執法程序,執法規范性有待加強。如在執法過程中,沒有嚴格履行聽證告知、到期催告等義務,同時存在受人情關系影響的問題,這些因素一旦被滲透到執法活動中,就難免影響公正執法。
1.3火災隱患屢查不改——消防守法待加強
在日常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居民樓院的大量火災隱患始終是困擾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的難題。在樓梯間、門廳走道、電纜井、管道井等公共區域,火災隱患尤為突出,私拉亂接電器線路、違規存放電動自行車和充電、違規堆放可燃易燃物品、擅自改變使用功能影響疏散、消防車通道占用堵塞等問題隨時可能引發火災,造成群死群傷事故。事實上,這些火災隱患長期存在無法根治的原因,不是消防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沒有進行監督檢查和督促整改,而是這類現象屢查不改、改了又犯,這一問題從消防守法層次上反映出我國消防法制建設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消防法制宣傳教育不到位。消防宣傳是一項長期性工作,需要靠日常的點滴積累、靠豐富多樣的宣傳手段潛移默化地提高群眾消防安全意識。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只在開展一個專項檢查的同時狠抓消防宣傳,沒有形成持續有效的宣傳力度,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也遠遠不夠,消防宣傳的社會教育功能也難以得到切實的發揮。
二是消防違法成本太低。目前設定的法律責任,一方面處罰力度太輕,對被處罰的當事人起不到警示、懲戒作用。比如《消防法》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設置的處罰力度明顯太輕,除營業性場所不履行“三項職責”(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有責令停產停業并處罰款外,一般單位不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經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僅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或依法予以行政處分。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個人違法行為,消防監督執法人員采取的辦法往往是說服教育為主,即使罰款也是數額很小,起到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2 加強消防法制建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