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龍
摘 要:在我國高層建筑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為了獲得良好的視覺效果,在現如今的建筑工程建設中高支模施工的應用愈發常見。然而,建筑工程項目在進行高支模施工時,具有較強的危險性,促使高支模工程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坍塌以及質量問題,對工程施工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高支模的危險性分析與施工控制對策進行探討與研究,希望可以為高支模工程建設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助力,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支模;危險性;施工控制;對策研究
我國在對高層建筑工程進行建設時,高支模施工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分項工程,具有一定的建設質量要求,若是控制缺乏合理性與有效性,則極易導致安全風險隱患出現。所以,就必須對高支模的危險性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找出施工控制對策,由此才可以在確保高支模工程建設質量達到相關標準的與此同時,為高層建筑工程如期竣工提供良好的保障。
1 高支模的概述
在我國建筑工程功能以及建筑風格多元化等多方面需求日漸增加的現況下,高支模工程建設在許多工業廠房、學校、地下、民用建筑以及場館等多項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用的愈發常見,怎樣精準識別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高支模建設的危險性,早已變成改善高支模工程建設安全事故頻發問題的首要前提。所以,就需要對高支模工程施工予以嚴格的管理與控制,由此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確保建設安全。
2 高支模施工的危險性識別
2.1 高支模的含義
對于高支模而言,其是建筑工程建設現場混凝土構件模板建設跨度超出18m,或是支撐高度超出8m,或是集中線荷載超出20kN/m,亦或是建設總荷載超出15kN/m2的一個模板支撐方式。
2.2高支模施工的危險性識別
2.2.1 針對高度與跨度的危險性識別
無論是高度,還是跨度都極易識別,滿足與超出這一數值就需要積極組織相關專家予以全面論證。然而在具體認定工作中,高度主要是根據結構高度,或是建設高度以及建筑高度予以計算,其中都存有許多認知差異,然而廣泛認為是借助建筑整體高度進行計算更具合理性與安全性。而針對跨度而言,通常是根據軸線進行相關工作更為合適。
2.2.2 針對總荷載以及集中線荷載的危險性識別
針對建設總荷載超出15kN/m2以及集中線荷載超出20kN/m的工程項目,必須借助計算才可以予以確認,在具體建設時,因為高度以及跨度沒有超出以上數值,并且沒有予以全面論證,亦或是在建設檢查過程中被暫停的建筑工程十分常見。由于沒有開展專家論證會極易導致許多安全風險問題出現,由于停工予以專家論證極易對建設周期以及成本造價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為了提升危險性識別分析,促使操作更為便捷,按照工作經驗,如若發現板厚超出35cm,又或是大梁截面積超出0.5m2的情況,則需要予以一定的認識,通過一系列計算,再確認是否應該展開專家論證工作。
3 加強高支模施工控制的有效對策
3.1對前期準備工作予以高度重視
3.1.1 建設以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應該積極制定專項建設規劃,組織專家予以科學論證。對高支模工程設計以及驗算的有效性、依據性以及針對性予以予以高度重視。在具體工作中,許多方案編制關于參數設施以及計算系統的選擇都廣泛存在生搬硬套的情況,部分甚至都并未予以調整和優化,無法針對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合理設置各項參數。
3.1.2 各種標準要求的抉擇
因為高支模工程建設牽涉到一系列的標準要求,計算標準缺乏統一性,按照工作經驗來講,現如今部分規范標準十分嚴格,所以就許多著重針對超高以及超重量建設予以全方位的管理控。并且針對各個規范計算之間的差異對比對以及選擇的是否適宜,同樣是一個必須了解的爭議點。
3.1.3 重視專家論證
建設方案通過審批以及根據專家論證建議調整且通過專家團隊負責人簽字以后,必須做好各項施工技術交底工作。無論是可以知道建設的工程平面圖、剖面圖、參數匯總表、立面圖以及節點詳圖均是施工技術交底工作的核心依據,同時賦予文件說明,把建設方案之內的核心要點在工程施工圖紙設計之內展現。與此同時,高支模工程施工圖紙設計同樣是工程項目檢查驗收工作的核心依據。
3.2 對高支模工程支架建設予以高度重視
3.2.1 立桿基礎
針對立桿基礎而言,需要根據標準規范予以設置,并確保可靠性與穩定性,施工現場通常是將混凝土硬化當作核心,同時需要做好排水處理,針對立桿放置于樓板面的,應該保證下部支撐的有效性,并確保具有一定的承載性。針對超重梁,海應該確保上下立桿對齊處理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邊梁外地坪硬化還應該借鑒室內地坪的處理措施予以全面的處理,確保回填土密實性滿足工程設計標準,同時有檢驗合格文件當作主要驗證。
3.2.2 提升節點管控力度
確保立桿頂部區域的懸臂端搭設達到相關要求標準,嚴格根據工程施工圖紙設計予以建設。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架體的可靠性,需要確保抱柱處理的有效性與可靠性。
3.2.3 科學設置雙向水平桿
建筑工程架體雙向水平桿應該確保健全,一定不能有所缺失。在具體建設工作中,施工團隊往往為了節省時間,都會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進行相關工作,往往都會為了節約用工,并未對另一邊的水平桿予以設置,然而這些都是高支模工程建設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誘因,所以應該對此予以全面的管控。
3.2.4 確保安全防護以及通道設置的合理性
針對架體超過10m以及樓面存在缺陷的位置需要在中間放置一層安全防護網,保證爆出墜落措施的有效性,同是做好臨邊洞口位置的防護處理。除此之外,還應該確保施工通道的有效性,由此為工程建設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3.3 提升高支模工程檢查和驗收力度
3.3.1 確定工程驗收責任人
按照相關要求表明,專項建設方案施工驗收主要涉及到:驗收要求、流程、內容以及人員等多個層面。由于這些內容都是新添加的,所以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由此表明,我國相關要求規范對工程驗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直接表明了工程驗收的必要意義與主要目的,促使工程驗收內容更具全面性與實踐性,建設過程中應該積極提升對建設全過程的檢查力度,確定相關負責人以具體人員負責的主要內容與區域。
3.2.2 根據圖紙設計予以建設
強化搭設,需要嚴格根據工程施工圖紙設計予以全面的檢查,防止日后整改導致建設問題出現。明確檢查工作的各項要求以及節點高度,確保檢查工作的全面性與有效性。
3.3.3 加大工具式腳手架應用宣傳
在我國工具式腳手架應用愈發廣泛的現況下,許多地方都已經出臺了針對高支模工程借助工具式腳手架予以建設的地方規范,因此加大工具式腳手架應用已經成為必然。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支模設計、建設、檢查以及管理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必須借助專業技術人員與團隊一起根據方案執行。只有不斷提升思想重視程度,對所有行為活動都能夠嚴格要求,做好防護措施以及責任劃分工作,對高支模施工全過程予以全方位的管理與控制,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高支模建設質量與建設安全,促使工程項目能夠順利竣工。
參考文獻:
[1]錢承剛.高支模的危險性分析與施工控制對策研究[J].建筑施工,2018,40(12):2113-2117.
[2]李國元.淺談高支模施工施工方法及安全保證措施[J].城鎮建設,2019(5):171.
[3]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180-181.
[4]張建東.淺議工程監理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質量安全控制[J].科技風,2019(3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