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蓮
摘 要:探究式學習主要是指學生在生物學課堂上自己探索問題的方式,探究學習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中起著重要作用,并在積極探究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獨立學習。本文探討了探究式學習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初中生物教學;有效運用
一、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探究思路
在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式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不必一味追求實驗的高效率,而是要通過導入恰當的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這樣學生在做出假設、進行驗證的過程中,操作的針對性會更強,而且可以加快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以“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殖”這個探究式實驗為例。課堂上,教師首先展示桃花的花結構圖,讓學生結合前一節課的知識分別回答各部分叫什么名字,接著通過一個動畫為學生展示桃花的傳粉過程,尤其是昆蟲在其中起到的重要用,自然引出“蟲媒花”的概念。然后再出示棉花的花結構圖,并通過動畫展示棉花的傳粉過程,引出“風媒花”概念。這時教師拋出問題:蟲媒花和風媒花在結構上各有什么特點,導致他們的傳粉過程不一樣?通過這個問題,學生既可以聯系上節課的知識,對兩種花結構展開對比,又可以再次聯系視頻,回顧兩種花的傳粉過程。接著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說出自己的假設,這種問題情境的營造可以讓學生的探究更加細致,探究式教學的層次性、活動性和自主性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彰顯,學生的探究欲望自然更強烈。
二、深挖教材,結合當地實際尋找生物探究實驗素材
在探究式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學生成績比較好,因而在探究活動中發言也比較踴躍,整個小組在他的帶動之下,探究進展得非??欤糠謱W生卻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看客,不怎么說話,也不理解探究的具體思路,雖然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但是互幫互助的效果并不明顯。針對這種現象,教師不能單方面要求學生主導,還需要發揮教師的有效引導作用,指導和幫助大部分學生逐步掌握實驗探究的基本思路。
如“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個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毛手毛腳,操作得非???,還有的學生把完整的結構一下就破壞了,在后續的過程中又提出諸多千奇百怪的問題,使得教師應接不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把實驗探究的過程分成幾個模塊,讓學生按部就班地操作,針對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一味求助教師。如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來開展探究,首先讓學生觀察種子的外皮、顏色、形態、大小等,列出問題表格,讓學生逐項學習和探究。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緩慢剝開外皮,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認清胚根、胚芽、胚軸、子葉,在實驗的過程中會存在部分種子被擠壓變形的情況。針對這種形態,教師要鼓勵學生仔細認真地辨識,并且指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胚”這一核心植物幼體各個部分之間的密切協作,進而理解胚能夠發育為植物幼體的幾個條件。這個實驗探究的過程包括了基礎層面和整合層面兩部分知識。一是要分辨種子各部分的結構;二是要前后聯系,理解“胚”是新植物幼體這一核心知識。在探究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探究實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探究性實驗中的指導作用
探究性實驗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但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可忽視。首先,開展探究實驗之前教師必須改變過去的教學理念,教師需要做大量的實驗調查和研究,通過大量實驗尋找有效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后組織學生自己制定合理的實驗方案。
(二)利用探究性實驗激活學生思維
在探究性教學課堂中,學生的思維容易受到束縛,思維單一。教材設置的部分探究實驗內容,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長期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氛圍中,教師一下子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生會變得無所適從,而且課堂難以控制與管理。針對這種情況,好多實驗課變成了單一的操作課,學生只是簡單的按照老師的操作步驟在做實驗而不是進行探究實驗,這就需要教師做大量指導工作,讓每一組的每一位同學都有目的的去探究學習,而不是盲目的簡單操作,失去探究的興趣。
(三)利用課外生物興趣小組開展探究性實驗
探究性實驗由于其開放性和靈活性的特點,開展時花費的時間多。我們針對這一情況可以開設課外生物興趣小組,利用綜合實驗室的各種理化生設備在各年級組建興趣小組,讓學生親身經歷生物在不同物理、化學條件下發生的各種生理生化變化,這樣不僅彌補了平時實驗教學時間短的問題,也增加了學生的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由于受教材、季節、儀器及各種設備不全不到位,有些探究實驗根本無法進行。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在不同的季節采集一些標本,教會學生制作標本的方法,使他們對生物教學產生興趣,并培養孩子們善于觀察自然的能力,將書本知識延伸到課外,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探究性學習在培養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中起著重要作用,初中生物學老師應為學生提供探究式學習的空間,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活動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雷佩紅.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探索與實踐[D]. 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2]張世富. 淺談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辦法[J]. 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