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庭
摘 要:高中化學實驗課主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基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具體的實踐操作理解化學中的理論和原理,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在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以期能夠為我國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核心素養;策略分析
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內容主要以實驗課為中心,學生完成實驗教學任務的過程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自主學習的過程,它可以給有效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地接受化學知識的局面,同時,調動學生參與化學課堂教學的興趣與主動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加強化學探究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高中階段的化學實驗課主要以實驗探究和分析推理為基礎,實踐性比較強,教師在開展實驗課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實驗探究法進行教學能夠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起到積極的作用,并對化學實驗過程進行優化設計與整合,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等能力,這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例如,在教學“氯氣的性質”這一內容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實驗,具體而言,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設計實驗,去自主探究和分析在化學實驗中可能會出現的現象,教師在根據學生自主設計的探究氯氣性質的相關實驗進行評價,并與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實驗,觀察實驗情況。考慮到該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樹立好安全意識,規范學生的實驗步驟和行為,逐漸通過化學實驗課中的各種類型的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識,循序漸進地傳授給學生一些實驗技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優化實驗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懷疑、疑惑等心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促使學生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求知欲予以保護,同時,促使不學生不斷產生疑問和提出問題的欲望,當學生在面對某一實驗問題或實驗現象能夠自發、主動去思考其中原因的時候,才說明教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方能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仍以學習“氯氣”的相關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在進行實驗前向學生發問,“漂白水和氯水有什么區別?”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接著再提問學生如何設計實驗才能證明氯水具有漂白性和酸性的特征,然后教師再進行具體的實驗演示:在氫氧化鈉溶液加入一滴酚酞,再加入適量的氯水,讓學生觀察顏色變化,再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整個教學環節借助問題環環相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維能力。
三、創設合理的化學實驗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實驗課要求學生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去分析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該根據化學實驗課的教學要求為學生營造或是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完成接下來的實驗與學習。具體而言,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設置好本節課要探究的實驗問題,這都是創設化學實驗情境需要完成的重點內容。例如,在開展以“重要離子的檢驗”為主體的化學實驗課教學活動時,化學教師可先將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實驗任務,如Cl-的檢驗和SO42-的檢驗,若想檢驗Cl-的存在可以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或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2-的干擾)再滴加AgNO3溶液,如果生成了白色沉淀,那么就說明有Cl-的存在。而檢驗SO42-的存在就需要先加入鹽酸,觀察是否會生成白色沉淀,先進行過濾,在濾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證明。若無沉淀,則在溶液中直接滴入BaCl2溶液進行檢驗。綜合性的實驗主題能夠有效簡化教師的教學任務,而通過創設相應的化學實驗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在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之余,還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化學實驗課堂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強化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廣大化學教師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進行化學實驗時,能夠將書本上的化學知識得到具體的體現,也能夠幫學生將學到的書本上的知識轉換成實踐認知,這對高中生的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只有在日常化學實驗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思維能力、強化對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才能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謝兆剛.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化路徑[J].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9):103-104.
[2]陳甜甜.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思考[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