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貴元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不斷應用于教學的同時,遠程教育也不斷得到發展,網絡課程也越來越普遍,這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教學素質,而且也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互聯網+”背景下,語文教學融合了信息技術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為此,接下來本文就“互聯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研究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聯網+”;教學研究;應用
引言
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目前在很多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小學課堂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小學語文教學大多還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內容局限于課本、教學方法單一,借助于“互聯網+”的教學背景,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豐富性,選取精華內容加入教學中,抓住學生眼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 互聯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1提升學生素質
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過程中需要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拓展了學生認知,擴大學生基礎知識量。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學生也能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知識,且部分內容也已經超出小學生掌握的知識范圍。學生信息量與知識點不斷增加,這對學生學習而言也具有直接的幫助;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預習課文。當前的教學中,部分教學模式如翻轉課堂都與互聯網有著密切聯系。這一模式的應用需要學生提前預習教材中的內容,學生能在課堂學習前有充足的準備。
1.2提高教師素質
我國網絡資源十分豐富,對教師而言可以從兩個方面概括:一方面,“互聯網+”具有直接的教學資源,這主要指的是具體的視頻、課件與教學練習等。若教師能將其應用于教學中也能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另一方面,“互聯網+”具有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資源。當前,無論是教學技術、教學過程,還是教學模式都在不斷變化之中,教師可結合各種網絡教學資源,深入分析并整合資源,之后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2.1借助“互聯網+”創新授課形式
將小學語文教學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于枯燥乏味、形式單一的課本,學生們更容易被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所吸引。例如在講《爬山虎》這篇說明文時,很多學生可能并沒有見過這種植物,通過作者的描寫,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理解中的爬山虎,然后讓學生進行展示和點評,逐步完善作者筆下的爬山虎的形象,為了驗證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是否到位,教師可以搜集爬山虎的照片進行展示,此外還可以播放爬山虎的相關短片,讓學生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去學習課文,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2.2借助“互聯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隨著現代化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學生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途徑獲取知識,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遠遠超過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某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給每個小組的學生布置一項學習任務,小組內部的成員通過進一步分工協作,在互聯網平臺上獲取信息和資訊,然后各組經過探討總結,派出一名代表講解,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極大的鍛煉。
2.3積極創設生活情境
語文源于人們的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它是對生活的一種概括和總結。對于小學生這個群體來講,他們由于年紀尚小,身心發展尚未完全,貪玩好動,理解能力不足等特征,因而他們一般擅長形象思維,對于理論知識并不感興趣。所以傳統的授課方式并不能有效吸引他們的注意。而使用多媒體教學就能滿足該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需求,也可以輔助教師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將語文課堂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拉近課堂與學生的關系,從而讓學生更覺語文學習的有趣。
比如,在語文寫作部分的指導中,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景色”的描寫文章時,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先播放事先準備的一些景色的圖片后視頻供大家欣賞,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回憶,在課堂上相互分享自己生活中看過的景色,這無疑是一個好的寫作素材。接下來寫作時學生可以嘗試運用自己剛分享的景色,這樣寫起來學生會更加得心應手。
2.4建立開放共享機制,促進學生交流合作
每一種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利用,并且能夠促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都是通過分析其性質從而趨利避害,使其發揮出最有用的一面。互聯網也是資源,分析互聯網的特點,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和進步。互聯網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最大的性質就是它的聚集性,通過互聯網數據庫可以保存世界上所有的教育資源,語文教學當中需要的資源幾乎都可通過互聯網數據庫而找到。在教學當中,要建立開發共享機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合作。
教師要在互聯網上建立一個網絡平臺,可以把學生寫得好的優秀文章放到網站內,在文章后面設置題目,讓學生組合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使每一個同學發表其對文章的看法,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有交流的空間。建立開放共享的有效機制,在互聯網環境中能夠合理使用網絡,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交流與合作,可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5利用“互聯網+”強化教與學的關系
網絡資源豐富,為學生拓展自身知識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強化教與學的關系,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與學生交流,逐步完善自身的教學。以教學《虎門銷煙》這篇文章為例,下課之前,筆者給學生們提出問題讓學生課后思考,并在微信群討論:“虎門硝煙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發生的?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放學之后,教師利用網絡與學生共同討論并分享各自的思考,如此也能讓學生在課后主動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強化師生的交流。
結束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獲取海量的教學資源,借助多媒體設備使課堂教學更加異彩紛呈,學生可以在互聯網背景下獲取更多的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總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教學水平的提升具有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華選,劉紅霞.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微[J].內蒙古教育,2019(35).
[2]陳劼娟.“互聯網+”時代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益[J].基礎教育論壇,2019(17).
[3]王騰.“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