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摘 要:德育主要是針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心理發展等綜合素養進行教育,使學生能夠全面健康的身心發展;在國家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生物進行教學時,生物教師應當充分的分析生物學科特點和新課改的各項要求,充分將德育理念、德育思想滲透到每一個生物教學的環節當中。作者主要分析了在新課改當中,高中生物進行教學時具體的德育滲透方式方法,如何正確的理解高中生物新課改的要求、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等,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德育滲透;分析
引言
高中生物學科的傳統教學方式,多以課本概念為輸入,動手做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遺傳進化、細胞分裂、環境穩態、生物科學社會等等,那些除了能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科特色以外,還能使學生產生對生命的敬畏、生命的來之不易、生物和社會的責任。作為生物教師來說,可以從這些學科特點進行入手,深刻分析高中生物可以傳達的德育理念,充分拓寬學生有關德育教育的知識面,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科知識時,思想品德、人生觀都得到全面的健康發展。
一、充分理解和分析高中生物新課改的要求
在國家和教育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如何將高中生物進行德育教育,生物教師首先應當充分發掘新課改的教學宗旨,充分理解新課改的理念,根據課程要求的教育資源改變以往的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創立新的教學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生物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向學生傳輸和教授單一的生物知識,而是需要同時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產生對生命敬畏的崇高思想、將生物科學與社會緊密的聯系起來、運用科學的探索方法、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通過生物的教學,使學生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成長發育的行為習慣。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生物,教師應當培養和教育學生生物特色學科素養。所以,教師應當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來,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創新和創立新的課程模式,調動和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對于生物學科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鍛煉與同學之間的協作意識、讓學生充分在生物學科的學習上體驗到人與生物、人與大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共同發展,互惠共存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例如,在選修2《生物科學與社會》中,需要充分突出生物科學的理念。使學生從了解科學發展到理解科學,使學生能夠明白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與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能夠充分將學生所學的知識應用在今后的發展中和個人生活當中。生物科學與工業生產,食品安全、綠色農業、器官移植、試管嬰兒、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人類活動行為與環境穩態等等,都能充分讓學生意識到生物科學思維的觀念,建議崇高的生命意識。
二、改變以往教學方式,將學生列為教學的主體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并不是那么的平等,教師站在講臺上往往是“一言堂”,是學科知識的傳達者,組織課堂教學,產生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沒有主動發言權,都沒有積極的參與到整個生物教學的知識環節當中,單一的被教師灌輸知識,沒有通過自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產生問題,更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解決問題,有些學生會因為懼怕老師的權威,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就只是單純的聽老師在灌輸知識,從沒有動過自己的思想進行思考。這種老舊的教學模式,沒有辦法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沒有主動邀請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知識的討論,也便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要是應當轉變這種方式,根據新課改的教學宗旨,教師應當從教學方式的本身上進行入手,將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位置上來,讓學生自主與同學合作,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適時的予以指導和引導,例如:在課前將要學習的課程知識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進行預習,不限定方式和方法,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記下來,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PPT,生物教師將優秀的方式方法記下來,讓學生自主進行教學,展示自己。從而全面推動生物教學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在課堂中討論,以小團隊的模式,組內互相解決問題答疑,使學生了解到整個生物學知識,所形成的特點、在社會當中的應用、在自己平常生活和學習當中的應用、感受到生物知識涵蓋在我們周圍的方方面面。運用這種教學形式,不僅僅能夠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還能鍛煉學生團隊協作、集體主義,還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了解到生物學的特色。
例如,在《環境與穩態》中,《人體免疫》的一課教學中,充分讓學生領略到人體三道防線,皮膚、粘膜;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特異性免疫這個重要性。如果沒有這些防線,我們的身體在整個環境中,是無法長期生存下去的,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生物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明白和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我們的身體和細胞為了我們的生存,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也塑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生命進程的哲學理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命崇高的精神。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高中生物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應當通過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在生物教學的主體教學當中,改變以往教學理念,通過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探究和分析,教師給予適時的引導,深挖德育教育當中的理念,使學生理解到生物本身的獨特性,進而提升德育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當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楊敏.新課標下高中生物創新教學模式探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000(004):127-127.
[2]張明.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000(005):132-132.
[3]楊小平.立足學科開展德育-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學科德育滲透措施例談[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000(010):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