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林
摘要:實現合作探究教學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安排學生開展小組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從多方面考慮問題,規避不合理的分組方式與小組合作活動環節。基于此,教師要合理劃分小組,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的任務,讓聾生實實在在的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聾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升自己的學習積極性,釋放出個人潛能,養成團結協作的積極心態。
關鍵詞:合作探究;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是一門奇妙的學科,在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之中完成數學的學習。不可否認,提出問題是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聾生初步接觸數學,更是要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不斷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作為一名特教學校的數學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教學素養,給學生營造出可以提問的學習場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特殊教育體系逐漸趨于完善,聾生數學的教學方式也在逐步改進,不再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授課方式,并且出現了很多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這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大有益處。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實施后形成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這一教學方式也受到廣泛的運用。對于聾生學習數學來說,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適用性很高。因此,教師要從這一點出發,探究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本文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在聾數學教學中推進合作探究進程進行教學反思。
一、合理劃分小組,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正式實施之前,我們數學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劃分合作小組。但是,迄今為止,仍有很多教師未能健全小組合作分組,要知道,劃分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不合理的小組劃分,對課堂教學只會產生消極作用,甚至會讓部分聾生產生抵制心理。通常情況下,教師會選擇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分組,把學習成績相對好的學生分到一組,成績一般或者相對較差的分到一組。但是學生是不同的個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比較大,因此容易使得小組表現出現較大的差異,這與最初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和理念是相違背的。因此,我們數學教師要知道,在聾數學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主要目的便是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并借助小組合作所起的帶動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綜合數學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例如,如果一個組內全都是班級的尖子生,而有一個組內集中了班內學困生,長此以往,只會使優秀的學生更優秀,而學困生則學習起來越來越困難,甚至是對學習喪失興趣。教師在教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這樣綜合性比較強、運算難度相對較大的知識點時,很容易導致小組之間成績差異較大的現象,這也顯得小組之間的競爭不公平。基于此,如果教師能夠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在每一個小組內都安排優等生和學困生,讓優等生帶著學困生一起學習并解決四則混合運算所帶來的問題。這樣一來,既能發揮優等生的帶頭作用,又能使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上得到幫助,從而體現并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如此,小組之間的競爭也更加公平,更具有可比性。
如果教師能夠在分組時考慮相對完善的分組策略,調整小組成員成績結構,使得小組成員成績普遍呈現高低不一的現象,并且能形成互補的狀態,可以有效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促進聾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在健康的競爭環境中,聾生也能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積極參與到數學課程的學習中。
二、設置相應的任務,提升合作能力
在健康的小組分組中,聾生之間存在的成績差異比較大,也因此,學生之間的定位各不相同。有的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只是要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這一想法很明顯是比較片面的。但是,在實際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不會刻意去關注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不會可以詢問成績好的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學習動力,從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如預期好。除此以外,教師還要注意自己的評價。小組合作學習雖說是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學習,但是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手,老師的評價與指導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數學課程中的乘除知識時,學習能力較強的聾生很快便能掌握計算方法,并熟悉運用乘法口訣進行實際的計算;但是學習能力較差的聾生只知道乘法口訣,不知道如何運算,難以分清多位數整數、分數、小數在運算過程中的聯系與區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師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但是學生之間沒有向心力,沒有合作方向,這也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大打折扣。如果,教師能明確給學生分配任務,讓數學能力強的學生給能力較差的學生指導乘除計算的聯系與方法,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負責主要的計算工作,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負責驗算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小組的合作效率以及解決問題的準確性。當學生完成小組合作任務的時候,教師要適時地給學生一些評價。因為每個人在組內負責的任務不同,完成的效果也不同,老師需要對小組以及學生進行科學的點評,指出優缺點并為他們提供更完善的解決方法,學生才能得到進步。
聾生的年紀普遍較小,不僅閱歷少,合作學習經驗也比較少,因此,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問題。這時,教師就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給不同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促進小組之間合作能力的提升。而教師合理的評價,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參與小組工作的積極性,也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聾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