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摘要:在當前社會逐步推進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領域中開始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引起了高度關注,以往單一化知識水平提升的課堂教學目標也隨之進行了一定轉變,開始向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學科素養培養等方面積極發展。課程的革新推動了教育教學方式的不斷改變,加之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當前社會中信息技術以及學科教學逐漸融合,為課堂教學質量、效率以及有效性等提供了重要支撐。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教育信息技術,能夠實現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參與性,幫助學生愉快且形象化學習知識的同時,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有效提升學生各項數學能力并發展學生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5;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028-0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society's gradual promo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education field began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the previous single level of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goal has also carried on a certain change, began to students'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discipline quality train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positive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promotes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educ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addition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ve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ubject teaching ar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 the current society,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qualit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can realiz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learning, help students to learn knowledge in a pleasant and visual way, and fully reflect the student-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concept,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al ability and develop their quality.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pplication effect
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使得當前社會中各行業各領域都在逐漸滲透“互聯網+”思維,而基于這一思維應用背景下,為社會的日常生活生產等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借助這一趨勢加之課程革新發展不斷深入,使得“互聯網+教育”開始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中,為課程革新優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從現階段小學課堂教學來看,針對相應的多媒體課堂已經基本全面引入,通過對互聯網資源的整合運用,使得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等環節都獲得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因素或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信息技術實效性和作用的充分發揮。基于此,針對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及應用作用的探討仍然十分必要。
1? 借助信息技術、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
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不足是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大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數學知識學習的難度較大,小學生在面對抽象且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往往并不會表現出較高的學習興趣,因而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相應的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所學知識,所以課堂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有一種茫然無措的狀態,大大降低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1]。而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的情況下,能夠借助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征簡化復雜且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知識,確保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能夠進行直觀感受,進而調動內在動力,保障課堂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這一單元知識內容教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在教師運用口述以及板書等教學方式開展具體教學時,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在學生動力調動方面也起不到良好作用。而借助多媒體播放展示,符合小學生對視頻內容較為喜愛的這一特征,借助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自然而然的能夠調動學生注意力,進而通過多媒體直觀形象化特征幫助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畫面來認知物體和圖形,借此不僅能夠對課堂氛圍進行有效的活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小學生更好的認知社會,在此背景下構建的小學數學課堂才更加符合新課標要求。
2? 創造虛擬場景、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因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狀態等多種因素影響,學生對新知識接受能力往往是具有差異化特征,如課堂學習中有的學生對新知識能夠很快吸收,而有的學生則反之,此時一旦教師為了快速完成自身教學任務,沒有注重到學生這種差異或僅僅針對反映較快的學生開展課堂互動之后就快速進入到下一個教學環節,長此以往,就會使得整體學生中有兩極分化的不良現象發生,即一部分學生學習很快、而另一部分不僅難以追趕其他學生學習進度,相應的數學基礎也沒有得到有效夯實。在借助多媒體開展教學的情況,則能夠對上述情況起到良好的避免作用,通過對整體學生實際情況的充分考慮,選擇符合整體學生實際情況并滿足學習需求的教學方式,基于多媒體創造虛擬生活場景,為整體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快樂[2]。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的《千米的認知》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接觸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學生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個畫面,如展示運動場小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并想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約是1000米。借此引導學生逐步學生米和千米的換算,幫助學生借助生活化情境創設認知千米的同時,保障課堂順利進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初步認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3? 開展微課教學、幫助學生課后知識鞏固
小學生在面對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知識時,通過課堂學習基本很難實現學生有效理解和掌握。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微課教學資源的制作,則可以將抽象且復雜的數學知識點進行一定程度的簡化,通過微課形象化的展現具有難度的數學知識,加之課堂教學一些環節的融入,進而發送給學生,能夠為學生課后知識復習鞏固提供良好幫助[3]。課后學生通過對教師分享的微課視頻,基于對微課中教學內容的反復觀看,能夠幫助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對微課視頻的利用,實現課后知識復習鞏固的有效性,不斷強化學生知識認知理解以及記憶的同時,逐步提升學生學習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知識內容時,多邊形面積對于小學生而言是較為復雜的,在學生有效學習和理解方面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在課中雖然能夠對其進行初步了解,但在課后不僅不能保持深刻的記憶,同時也會發現很難進行清晰的理解[4]。對此,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制作的形式,將平行四邊形面積各個知識點內容融合在微課中,同時還應該將課堂上的教學過程中也融入其中,發給學生用于課后學習,確保學生在課后時間里有效運用微課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深化學生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結束語:為確保當前課堂教學能夠更好的順應社會不斷革新發展、符合新課標教學需要,在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充分滿足新課標需求的情況下,加之數學知識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等因素,為了達到有效降低學生數學知識學習難度的目的,為學生快速且有效學習數學知識提供有利條件,教師就應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本著以生為本理念,對信息技術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不斷探索實踐,確保更好的推動教學革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永明.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學周刊,2020(05):138.
[2]朱昕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提高數學課堂效益——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8(35):38-40.
[3]劉曉丹.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影響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136-137.
[4]錢厚勤.試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