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對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日益發展的需求。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學學科中的重要內容,物理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學常識,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與物理能力,促進學生科學意識和素養的形成。但是物理學科知識抽象復雜,很多重難點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存在困難,如何幫助學生突破這些物理重難點知識,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能力的關鍵,本文將淺談如何引導初中生突破物理重難點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重難點知識講解;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34;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076-0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requirement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odel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traditional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discipline. The study of physics can help students master certain natural science knowledge,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thinking and physical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consciousness and accomplishment. However, physics subject knowledge is abstract and complex, and many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knowledge students hav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How to help students break through these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knowledge of physics is the key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ability. This paper will talk about how to gui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break through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physic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Key and difficult knowledge explanation; The teaching method
物理作為一門對學生邏輯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來說,在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利用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進行物理教學,知識點之間的講解應該從淺到深、循序漸進,如果一味的推動教學節奏,不顧及學生的學習體驗,很容易造成教學反饋閉塞,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的情況出現,學生在學習當中出現知識點脫節,會造成后續知識結構的“癱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逐漸的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開展中,教師應注重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打造豐富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對物理問題的思考,將重難點的知識從抽象變得具象,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1? 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創新物理教學工作
想要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知識,要求教師應首先轉變思路,以現代化的教育理念重新審視當前的物理教學工作,發現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瓶頸,深入學生當中,深層挖掘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需求和興趣,以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頭腦,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上尋求一條突破和創新的道路,以引導的方式注重對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啟發和開拓,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物理教學的多元化發展,從而實現物理教學水平與效果的不斷提升。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轉變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重新定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以引導、合作、自主的方式開展教學,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啟發和物理素養及能力的培養,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1]。
以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一課為例,由于固體的熔化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僅憑字面含義或是想象是無法良好的認知這一概念,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通過多樣化的方法觀察和記錄固體在熔化時的溫度變化,學生通過多角度探究,可以發現使用“圖示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繪制固體在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圖,可以清晰直觀的展示固體在不同溫度下的變化情況,而通過描點連線,學生可以繪制出完整的圖像,掌握固體在熔化前、熔化中、和溶化后三個節點的溫度變化,依照圖像幫助學生正確解答物理問題。通過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究,不但解決了問題,還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提升了自主思考與學習能力。
2? 以趣味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模式是指教師通過創建某一特定案例或情境作為教學載體,通過生動形象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某學科學習的場景中來,通過場景內容的展示和學生的參與,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如問題情境、多媒體情境、實踐情境等,為學生創造具有參與感和體驗感的學習感受,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自主的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活躍物理課堂氛圍,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學實踐有效性的提升,幫助學生解決復雜知識點。
如在初中物理《浮力》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方式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浮力現象進行展示,并設計課堂教學,教師應首先明確本課程的學習目標——了解浮力產生的因素及影響浮力大小的原因,在課程上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一些生活中的浮力的小視頻進行展示,如海上漂浮的輪船、冰山,河水中的小鴨子、白天鵝,公園里的游船等,通過視頻的播放提出問題:游船為何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而不會下沉?海洋中巨大的冰川是如何在沒有任何力量承托的情況下漂浮在海上的?通過這些問題引出課程主題——浮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關于浮力的現象,還可以在課上利用生活小實驗,將一些物品利用浮力實驗使其漂浮于水面,加強學生對浮力知識的理解,提升教學效果。
3? 以貼近生活的方式開展趣味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物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傳統的物理實驗,是圍繞課本教材內容開展的,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場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教學,倡導教師將物理實驗的場景帶入生活當中,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鼓勵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進行積極的實驗探索,提高動手能力,加強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的深入結合,從而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用處,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讓難點知識變得直觀可見,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2]。
例如,在初中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易拉罐進行物理實驗,使用刀子、釘子等尖銳的物品在易拉罐的底部中心位置鉆一個孔,將兩個鉆孔的易拉罐用線繩進行連接,這樣學生就可以得到一個“土電話”,學生通過“土電話”發出聲音,另一端的學生就可以清楚的接收到,通過這一實驗學生可以明確,聲音是可以通過固體進行傳播的,以這樣生活化的實驗教學,提升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踐。
結束語:綜上所述,想要幫助學生解決物理學習中的重難點知識,需要結合多種思路與方法,將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融入初中物理的教學工作中,以創新和開闊的眼界看待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以扎實的理論基礎為依托,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手段,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指導,注重教學的個性化與差異性,從而在實踐中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水平,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金花.如何引導初中生突破物理重難點的教學方法[J].商情,2019,(50):233.
[2]顧克.巧用方法,突破初中物理教學難點[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