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立敏 袁春霞 趙琴
摘要:伴隨著教育理念的創新發展,繪本教學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并起到了促進學生與教學發展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對繪本教學的現狀展開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方案,希望對教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現狀;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141-01
Abstract: with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picture book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icture book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plan,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icture book teaching; The status quo; Effectiveness; strategy
繪本其概念指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其特點在于能夠以圖文并茂的優勢展現兒童的生活。而繪本教學則需要教師依托繪本材料,在聲情并茂的故事講述中完成教學任務。繪本教學的優勢在于首先繪本圖文并茂的形式本身就極其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且符合小學生直觀思維的特點,能夠從小就幫助學生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其次,繪本中的文字較少,語言十分精練且通俗易懂,這與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單詞量少、閱讀能力不足的情況十分契合,能夠有效地緩解學生閱讀壓力。最后,繪本是通過圖畫中的線索、文章中的線索串聯每一個場景,因此合理利用繪本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以此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但受制于多方因素影響,目前繪本教學還存在一定的誤區,教學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1? 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現狀
目前小學語文繪本教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體現在:
第一,繪本選取存在問題。教師在選取繪本教材時一方面存在隨意性的現象,選擇繪本時沒有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內容,導致繪本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學也缺乏針對性與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師在選取繪本教材時只局限在親情、友情、學習等幾個層面,對一些敏感的層面避之不提,這也容易造成學生在某方面的思維能力上存在缺失。
第二,缺乏必要的引導。部分教師在教學環節僅僅是做到了繪本閱讀,而缺乏一定的引導。在閱讀前并沒有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進入情境較為緩慢,這影響了繪本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閱讀時又缺乏培養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案,在閱讀后又缺乏一定的延展活動,導致學生的聽說讀寫基礎技能以及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培養。
2? 實現小學語文繪本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繪本作品的有效選取。為提高繪本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合理選取繪本閱讀作品,以此為繪本教學建立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根據各個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認知能力等方面選擇適宜的繪本作品。如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夠長時間集中,因此教師可選取《多多什么都愛吃》《葉子小屋》等篇幅短、易于理解、貼近學生生活的作品。其次教師要堅持多樣化的原則,在優秀的作品中選取多樣化的主題的作品開展閱讀,以此拓展學生的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最后人本理念框架下教師要構建和諧的閱讀環境,當學生對繪本作品說出自己不同的理解時,只要能夠自圓其說教師可予以有效的鼓勵,如高年級《愛心樹》閱讀任務中,學生將樹比作父親、母親都符合繪本的內容。通過和諧的閱讀環境,小學生天馬行空的思維會變成創新思維以及良好的想象力,這有效地保障了繪本教學的質量與效率[1]。
2.2趣味教學,強化培養語文素養。為提高繪本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在合理選取繪本教材的基礎上開展趣味教學,深度挖掘繪本教材的內容,強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教師要在繪本閱讀前優化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緩緩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之中。目前常用的導入方法有設問導入法、情境導入法等,教師或可將如多媒體視頻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融入教學內容。以學習《多多什么都愛吃》為例,教師可在課前拋出教學問題“多多是人名還是動物的名字,請你大膽猜一猜”,學生多會說這是人名,教師說“可我認為這是小動物的名字”,學生會發起疑問,這時教師說“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篇繪本作品,看看誰說的對”。通過這樣的導入環節,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啟發,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的調動,為后續閱讀環節建立良好的基礎。在閱讀環節教師要深入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組織學生根據文章的圖畫、文字等線索自主閱讀繪本,并運用多元化的教育思想指導學生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教師可利用故事情節,在轉折的時候戛然而止,由學生自行猜測后續會發生什么故事,如讀到“想想看多多長大后,也沒什么不好”,這時教師要組織學生想象,多多長大后會發生什么,待學生充分回答后,繼續閱讀文章。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教師也可利用故事的線索,利用思維導圖等工具串聯每一個場景,幫助學生梳理繪本內容,使學生在閱讀中條理更加清晰,以此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深化對文章蘊含的情感元素的體會與把握[2]。
2.3開展實踐活動,深度拓展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深度拓展繪本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要依托繪本教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提供實踐的平臺,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實踐能力,使繪本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為此教師一方面可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等游戲類活動,持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下深化學生對繪本圖畫、文字、情感元素等內容的理解。以《葉子小屋》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戴上頭飾,扮演小女孩遇到的各種動物,在實踐中深度拓展學生對昆蟲習性等內容的了解,增加生活經驗。另一方面教師可組織學生針對繪本的內容展開如續寫、改寫等實踐性活動。以《葉子小屋》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想象“請猜一猜小女孩還會遇到哪些動物,發生哪些對話,請寫下來并與大家分享!”。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聽說讀寫實踐能力會得到有效的鍛煉與提高,繪本教學的有效性也因此得到深度拓展[3]。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提高繪本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堅持人本理念,合理選取繪本教材;趣味教學,強化對學生思維、聽說讀寫技能、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實踐活動,深度拓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此實現繪本教學持續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秋菊.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語文繪本教學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9(19):35-36.
[2]鄭加焱.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的開展[J].教學與管理,2019(20):29-30.
[3]陳桂玉.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的策略應用[J].教育觀察,2018,7(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