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
摘 要: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長期以來受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采用的管理方式較為粗放,這使得固定資產在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固定資產購置不當、使用不合理、保管不規范等造成資產的嚴重浪費,增加單位的運營成本,加之基層單位的工作環境不斷改善,固定資產規模逐漸增加,也增加了固定資產的管理難度,因此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應重視轉變固定資產管理理念,樹立精細化管理思想,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強化監督評價,以保證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本文就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進行探析,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基層行政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管理? 思考
一、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規范單位行為。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從源頭和過程加強控制和監督,可以幫助單位對社會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大大提升資產的使用價值,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同時規范化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可以發揮約束作用,規范單位各崗位人員的行為,防范腐敗。
第二,有利于節約政府資源。固定資產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共事務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健全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對資產物權進行明確責任細化,可以有效防止資源浪費,提高資產的投入產出率,還能有效盤活存量資產,發揮最大功能。
二、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固定資產管理認知不足,“重購輕管”思想嚴重,部分單位認為固定資產購置完成就意味著結束,忽視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如此導致固定資產的日常使用不規范,保管不合理、維護不及時、處置不當。第二,賬務管理不規范,固定資產在基礎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運營中使用較為頻繁,因而要及時對固定資產卡片信息進行更新,然在具體的工作中,資產轉交、更換較為隨意,溝通不及時,如此常常出現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現象;部分單位在組織資產清查過程中,沒有對清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披露,提出解決措施,導致問題遺留。
三、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加強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增強資產管理意識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人是主體,因而應重視發揮管理人員的作用。首先,提升專業素養,單位可以定期培訓學習活動,為資產管理人員提供系統性的學習機會,以不斷補充和更新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提升固定資產管理能力;對于資產使用部門,應加強觀念引導,培養其正確、規范使用固定資產的能力和觀念。其次,單位應重視文化引領,在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倡導“愛護資產、物盡其用”理念,從思想上改變全員對于固定資產的認知,樹立正確的資產管理觀和使用觀,增強職業責任感。最后,完善考評激勵制,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應針對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處置等環節設計合理的績效考評標準,評估資產的利用率,對于資產利用不當的科室責令整改,并在后期相應減少固定資產預算投入,對資產保管規范、使用得當的科室實施獎勵,通過將績效考評結果與薪資、福利、晉升等掛鉤,調動全員資產管理積極性。
(二)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科學的制定可以為固定資產的管理提供制度依據和保障。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應以國家財政法規為基準,結合單位發展需要和實際管理需要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辦法》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對資產的采購審批流程進行規范、明確授權審批界限,禁止越權審批,采購必須由單位集中統一采購,禁止多頭采購、重復采購;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應實行責任人保管制,對于不常用的高價值資產,應指派專人負責管理,定期做好維護、檢查;對于常用資產應由使用部門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負責資產使用期間的保管工作。基層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應對權責利進行明確,明確職能,細化責任,避免管理中職能混淆、推諉扯皮;對于因利用不當、保管不當等造成的資產損失嚴格按照制度要求嚴肅處理。可以實行固定資產三級責任制管理,即資產財務管理由財務負責,實物管理由行政負責,具體使用由使用人或使用科室負責。
(三)優化預算體系,發揮預算約束作用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購置應以科學的預算編制為準,然部分管理者存在“重程序、輕內容”的現象,在編制預算過程中不注重結合單位實際情況,編制較為隨意,由此使得采購指標編制不合理,采購計劃的安排脫離實際,常出現突發性需求,直接導致預留預算不足,增加財政壓力。基于此,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應制定科學的預算支出定額,建立預算分配參照表,以優化對單位的資產配置,在編制固定資產預算時以“效益最優、投入最少”為原則,科學編制采購預算,以確保財政采購資金的足額最佳利用。
(四)扎實開展固定資產清查工作
為規范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單位應重視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的有機結合,采取固定資產動態管理法,以提升資產利用率。
第一,單位應重視建立固定資產清查領導小組,以單位領導為組長,財務、行政、辦公室等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定期組織固定資產清查工作,在開展資產清查工作前,需先召開會議討論制定資產清查實施方案,清查工作由辦公室牽頭,各科室制定專人負責配合清查,要求科室人員必須統一思想,提升認知,密切配合開展資產清查工作,保證順利開展。
第二,可以將每年的12月31日作為全面資產清查的基準日,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所有資產進行排除登記,并按照固定資產的名稱進行分類編碼,建立固定資產卡片,詳細注明各類資產的價值、使用部門、使用人、使用時間、保管部門等信息;同時要注意核查財務憑證、購買領用憑證,確保賬賬一致、賬實一致、賬表一致。
第三,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可以以本年度資產清查為契機,明晰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斷完善《固定資產管理處置辦法》,將固定資產購置、使用、保管、移交、處置等環節均納入體系中,為固定資產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和標準。對于資產清查過程中出現的盤盈、盤虧等問題,應及時分析原因,并制定全面的整改措施,以防止資產流失。
四、結束語
在行政事業單位運營管理中,固定資產購置、保管、使用、維護、折舊等環節的資金投入在總資金投入占有較大比例,重視固定資產的科學化管理,可以實現對資產采購、使用、保管等環節的全方位管控,提升固定資產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益,助推行政事業單位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