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紅
關鍵詞:事業單位? ?政府會計制度? ?問題? ?策略
為了進一步規范政府會計執行的質量和水平,國家財政部于2017年出臺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于2019年正式頒布實施。在其實施的過程中,新舊會計制度之間的“銜接”問題變得尤為突出,事業單位在執行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過程中如何有效處理銜接問題成為了每個業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政府會計制度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對于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意義非凡,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能夠更好地約束單位運行成本,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遵守的是權責發生制理念,這種會計制度可以讓會計信息更加清晰明了,每個環節的成本把控也變得更加容易,這對于解決事業單位資產配置不清、運行成本過大的問題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能夠有效規范其相應的財務行為。當前,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也應該進行適當且合規的公開公示,而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可以讓事業單位定期通過財務報告的方式將自己的財務信息適度披露出來供大眾監督。如此一來,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和財務管理就會變得更加順暢,事業單位的管理和運行也將變得更加規范和高效。
當前,事業單位已經開始全面執行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并在工作中對標對點地加以踐行和落實。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在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新舊會計制度變動大,在執行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財務人員壓力很大。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重擔主要落在了單位財務人員的身上,新舊會計制度在內容上有著諸多的調整,財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不詳細學習和領會的話,那么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在2019年1月1日之前,事業單位執行的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之后,事業單位要執行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不僅開始執行權責發生制的財務會計制度,還要繼續執行收付實現制的預算會計制度,即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實行“平行記賬”,這些都是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必須掌握和做實的工作,也是銜接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點。此外,除了上述會計內容上的變動之外,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在資產類、負債類、收入類、支出類等方面都有著很多新的要求和規定。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下適應了多年,一下子要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走出一條工作的新路無疑變得難度頗大。
第二,大部分事業單位的內控監督管理存在諸多漏洞,導致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在執行過程中遇到阻礙。新政府會計制度與以往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相比,在內控管理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當前很多事業單位仍然不重視內控制度體系的建設,不管是在制度建設上還是在組織落實上與內控要求都有很大差距。一方面,部分事業單位的內控建設存在著“紙上談兵”的問題。上級部門來檢查的時候,拿出來應付的制度規定一大堆,但真正落到實處、進行具體實施的內控制度和管理辦法則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部分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管理集權較為嚴重,內控制度的建設和實施也因此變得形同虛設。
(一)組織培訓單位財務會計人員,保證“新舊銜接”順利實施
對任何一個事業單位來說,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主力軍”都是財務會計人員。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新政策的落地和執行力度,加強單位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被擺在了首位。
首先,每個事業單位應該結合自身財務會計人員的實際情況對新制度進行詳細解釋。在解釋的過程中,應該將新舊兩種會計制度進行具體的比對,將其中不同的內容一一挑選出來,對于簡單變化就只需要進行對比即可,以便于以后財務人員在具體工作中進行區分,而對于復雜變化則應該重點進行解析和應用舉例。只有采用這種全面的工作方式,才能讓新舊兩種會計制度在銜接的時候“無縫對接”,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也才能順勢減輕許多,減少彎路。對一些有條件的事業單位,可以專門將新舊兩種會計制度區別匯編成冊,供財務管理人員在以后的工作中學習和使用。如此一來,原先由于“改版”帶來的疑惑也在細致入微的培訓工作中逐漸變得清晰明朗,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和障礙也能順利得到有效解決。
其次,各個事業單位分管財務工作的領導也應該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在執行某項政策或者是制度實施效果的過程中,上行下效的作用十分明顯,所以領導層應該在此過程中深入學習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起到以身作則的示范標桿作用。同時,單位還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專門撥下專項資金用于開展員工培訓使用;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通過外聘專家到單位內部進行授課,以提升財務會計人員對新制度的理解與認知。
最后,各個事業單位應該制定明確的培訓目標,并建立“可查可考”的培訓評價機制。對任何一項培訓學習內容來說,與之相對應的考核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整個培訓和學習就是“虎頭蛇尾”,不完整也不全面。因此,在培訓完成之后,單位應該組織參與培訓的人員參加考核。對于考核過關的人員可以予以一定物質和精神上的激勵,而對于考核沒有過關的人員則要再一次進行本輪培訓的細化學習和考核。
(二)建立健全單位的會計管理系統,加強監督管理力度
在提升事業單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力度和效果的過程中,還應該在管理體系和管理理念上狠下功夫。
首先,新舊會計制度在銜接和執行的過程中有著一個較長的過渡適應期,每一個事業單位都要好好利用這個時期對原先的各項會計信息系統進行調整和更新換代,為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硬件基礎。只有將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保證單位財務會計人員一旦進入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入口”就能很快上手,并得心應手地開展后續的各種財務會計工作,為單位提供準確無誤的財務數據和信息。
其次,事業單位在銜接新舊兩種會計制度的工作中還應該強化落實各項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措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保證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每一個事業單位應該建立一整套與之相對應的信息化監督管理體系。在該套體系中,事業單位對標檢查,對自身在監督管理工作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就努力提升,而對于做的比較好的方面則應該繼續保持。針對一些小型的事業單位,要依靠自身力量構建監督管理體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小型事業單位可以將自身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報告給上級,經上級通盤考量后為下級單位提供相應的資金技術支持,或者將其直接納入到自己的監督管理平臺中進行統一管理。
最后,事業單位在提升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力度的過程中,還應該將互聯網與云技術運用其中。利用互聯網和云技術進行信息平臺的建設和監督體系的構建,早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不二之選。上級單位可以為基層事業單位構建信息化平臺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如資金、技術等。有了信息化監督平臺之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不管是在內控上還是在外部監督上都變得“無縫銜接”。同時,在云技術的支持下,原先有限的監督管理范圍被無限擴大,就能發現原來發現不了的問題。將這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一一整理匯總起來,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進行整改工作,對在監督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對不能嚴格落實的財務人員給予提醒,嚴重的甚至可以給予懲處。這就是監督管理體制構建的強有力的震懾作用,也是創新工作方法的具體運用。
事業單位在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做的基礎工作比較多,每一個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人員都應該深刻認識和理解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內涵和外延,將日常工作做實做細,保證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能夠順利實施,并助力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小娟.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03):45-46.
[2]何嘉芬.探討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相關銜接規定解析[J].中外企業家,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