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2月1日,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進一步要求各地金融機構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金融對疫情防控的支持工作。當前,我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如何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加快企業復工復產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調查研究顯示,我國中小企業已超過3000萬家,占我國全部企業數量99%以上,它們貢獻我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就業崗位,是中國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現金流較差,抗風險能力較低,獲得金融機構資金支持比較困難。遇到疫情,許多中小企業有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經營困難,甚至破產倒閉,金融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關鍵詞: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3157(2020)09-0151-02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表現
2020年1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研究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會議要求,盡快研究出臺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相關舉措,并提出要圍繞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要繼續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等要求,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融資渠道單一
從企業融資來源來分類,企業融資可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是指從企業的內部融通資金,資金來源主要是留存收益及資本公積等,企業內源融資具有成本低、自主性強等優點,是中小企業最為依賴的融資方式。但供給側改革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增大,營運成本不斷上升,凈利潤不斷減少,留存收益明顯下降,給企業內部融資帶來困難,為了維持企業日常經營,中小企業必須尋求外部融資途徑。外源融資則是指企業從外部渠道獲得融資支持,如銀行貸款、公司債券、股票發行等。發行債券和股票等方式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門檻較高、難度較大。調查研究顯示,僅有不到13%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籌措到資金,而超過80%的中小企業選擇銀行借款作為企業外部融資的來源,是我國中小企業最主要的外部融資方式。近幾年,資本市場也在積極探索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如提高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和集合債發行規模、設立創業板、探索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等,但是中小企業想要最終獲得資金支持還是較為困難,從較為單一的融資渠道向多元化發展仍然存在許多挑戰。
2.融資成本高
相比于大型企業或者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普遍執行人民銀行基準利率上浮30%~40%并要求提供抵押擔保。據統計,我國社會平均融資成本為7.6%,而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達15%以上,是大型企業融資成本的2~3倍。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除了高昂的貸款價格,商業銀行還會提出附加條件,以非直接的貸款價格方式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如強制要求企業“存款回報”,企業不得將部分貸款存入銀行,導致企業實際可用融資數額減少。除了“存款回報”現象外,銀行還會收取承諾費、顧問費、咨詢費、手續費等額外貸款服務費用,調查顯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平均費率為2.6%,最高可達5.5%。從商業銀行角度分析,中小企業規模小,信息不透明,缺乏優質的抵押資產,相比大型企業或國有企業,中小企業存在較高的違約風險,商業銀行不得不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進行貸前審查和貸后管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是必然的。
3.信貸審批嚴格
與國有企業或大型企業相比,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采取更為嚴格的信貸政策。由于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經營穩定性差、信用等級不高,出于對安全性考慮,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實施嚴格的信貸調查,要求中小企業提供真實、完整并符合商業銀行格式要求的財務報表以及可抵押的優質資產。中小企業由于業務人員素質較低以及成本方面的考慮,往往財務體系不健全,無法提供符合要求的財務報表。同時,中小企業多處于技術落后的傳統行業,硬件設施相對落后,缺乏優質抵押資產,導致金融機構對其償債能力存有顧慮。因此,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進行信貸審核時,難度大、耗時長、授信成本高,對中小企業存在信貸歧視是必然的。中小企業融資具有金額小、頻率高、用款急的特征,而金融機構放款流程長、程序復雜、需要一層一級調查審批,有時審批時間甚至長達一兩個月,企業用款與銀行放款產生時間差,等到企業獲得了銀行融資,商業機會也已經失去了。
4.獲得融資的期限短
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金融監管部門陸續發布了“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等支持政策,提升中小企業再貸款的額度,減少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費用,降低中小企業從金融機構的融資難度。雖然部分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支持,但貸款期限通常較短,多數小于半年期,與企業發展的長期融資需求不相匹配。在貸款到期后,很多企業無法再次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即使是可以再次獲得融資支持,銀行要求企業必須還清前期貸款,中小企業不得不從資金緊張的項目中抽調資金或者向民間短期借貸資金來償還前期貸款,這大大降低了企業經營效率,增加了企業用資成本。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獲得金融機構長期可循環的信貸支持,對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至關重要。
二、金融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舉措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各市的金融部門動腦筋、想辦法,急為企業所急,想為企業所想,多舉措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1.定向精準幫扶防疫企業
醫療物資、醫療設備等物資短缺為防疫工作帶來了重大挑戰,加快防疫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機構定向精準幫扶。對于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對5類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施名單中的企業和醫藥、醫療器械等對當地防疫有貢獻的企業,江蘇省轄內銀行機構對接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發展困難及資金需求,全力提供信貸支持。如淮安市銀行機構為名單企業提供再貸款支持共計4500萬;無錫市金融機構為防護服生產企業提供1000萬元信貸支持,用于防疫物資的加急生產。江陰市金融機構主動對接10多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增加授信額度,加快企業復工復產。揚州市金融機構對疫情保障重點扶持企業給予了優惠利率,目前貸款利率最低已3.15%。
2.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根據《通知》的要求,南通市將地方財政按照再貸款利率貼息20%同步調整為按貸款實際利率貼息20%,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預計可降至1%左右,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泰州市對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對5類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施名單中的企業,按照人民銀行再貸款利率的50%由財政給予補貼;同時,泰州市要求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利率優惠力度,要求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能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比上年至少要下降0.5個百分點。揚州市某銀行對中小企業給予更大的優惠政策,預計全年貸款收益率下降30BP左右,息差減少4500萬元。金融機構除了降低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利率,還減免中小企業人民幣結算、國際結算、企業理財等多項業務的服務收費,切實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3.加快信貸審核機制
各金融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啟動特殊時期綠色通道,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第一時間滿足重點企業融資需求。鹽城市金融機構實行先貸后補信貸資料,針對應急通道的貸款,如果確實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取得資料、簽字、蓋章等,可以等疫情結束后完善補充。部分金融機構建立疫情防控專項審批綠色通道,成立專項審批小組,原則上3個工作日內完成上會審批,小微企業2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某銀行鹽城分行對于人民銀行和地方政府名單內的重點疫情物資供應小微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從上報到企業線上提款不超過3日,盡快滿足中小企業信貸需求。
4.加大中小企業信貸支持
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企業無法簽訂訂單,銷售不暢,開工率低,貨款回籠率低,企業現金流緊張,出現無法按時還款欠息的現象。根據人民銀行調查數據顯示,企業出現貸款欠息、逾期等情況增加。一月下旬至二月中旬,接近50%的銀行表示已出現客戶貸款欠息或逾期現象。
江蘇省各金融機構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調整了信貸政策,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某銀行無錫分支機構將4月30日內到期且有可能發生逾期的中小民營企業貸款采用延長授信期限的方式給予信貸支持。受疫情影響導致不能按時歸還融資的企業進行貸款展期,目前涉及展期的企業共有4 家,金額為2000萬元。
5.創新中長期云服務金融產品
中小企業獲得金融機構穩定可循環的信貸支持,對中小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接觸的感染風險,金融機構積極創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企業提供線上云端服務,確保及時滿足有貸款需求的企業。針對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疫情期間推出中長期金融產品。比如某金融機構推出“復工貸”,針對復工復產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金融機構授信有效期最長可長達3年,額度最高1000萬元,中小企業可通過綜合服務平臺綠色通道或金融機構官網線上申請,如果資料齊全,3天可放款成功。
三、結語
疫情當前,中小企業、商業金融機構及金融監管部門必須同舟共濟,共渡難關。金融監管部門要不斷出臺優惠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資金扶持力度。金融機構要切要實落實金融扶持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對于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精準幫扶,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加快信貸審核,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創新金融產品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中長期的金融扶持,盡快恢復社會金融秩序,推動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作者簡介:張玲玉,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鹽城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