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新娜 劉昌

【摘 要】目的:探討老年性高血壓病的特點及應用健康教育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性高血壓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組在護理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預。對老年性高血壓特點進行分析,觀察記錄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等指標,使用自我管理評分及健康知識了解評分對干預效果進行評定。結果:(1)老年性高血壓特點:患者血壓波動較大、收縮壓升高、疾病程度預期動脈硬化程度密切相關、臨床癥狀較少但并發癥較多、預后差等;(2)干預組收縮壓及舒張壓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要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評分結果顯示,干預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及健康知識了解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要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性高血壓病應用健康教育干預效果顯著,能夠準確穩定其血壓狀態,并通過分析其特點給予有效干預,使其自理能力及認知評分得到提高,值得應用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病;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58-01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疾病,以老年人為主要發病群體。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加劇,大致高血壓發病率直線上升。目前臨床針對高血壓均以控制為主,并無準確治療方案能夠治愈疾病,但由于疾病及患者等因素,導致臨床血壓干預效果并不理想,嚴重影響患者健康[1]。因此,臨床有必要圍繞其開展研究,明確其特點后制定干預措施,提高血壓控制效果。本院就90例老年性高血壓病患者開展研究,現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性高血壓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5例。干預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61-79歲,平均(69.6±1.2)歲;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61-80歲,平均(69.5±1.4)歲。2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經χ2/t檢驗得出P>0.05,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組在護理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預,具體內容如下:多數患者對高血壓疾病認知程度較低,缺乏基礎的預防措施,故而護理人員應對其開展健康宣教工作,將疾病發展、形成、預防措施及治療等相關信息對患者進行講解,提供其對自身的認知。同時指導患者開展血壓自測工作,使其能夠實施準確的了解到自身血壓狀態及控制效果;飲食是臨床控制血壓水平的重要基礎上,合理有效調配飲食攝取能夠使血壓控制效果得到提升。針對高血壓患者,其日常飲食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等食物為主,避免食用大豆等催氣食物,從而提高其干預效果。用藥方面應結合治療方案指導患者,并告知其按時服藥的準確性,確保其血壓狀態,穩定后可停止服藥,確保干預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老年性高血壓特點進行分析,觀察記錄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等指標,使用自我管理評分及健康知識了解評分對干預效果進行評定。
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采用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編制的自我管理量表進行評分,總分30分,分值越高則證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強[2]。
健康知識了解評分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表作為評判標準,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掌握程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數據呈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取獨立配對t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老年性高血壓病的特點
老年性高血壓特點:患者血壓波動較大、收縮壓升高、疾病程度預期動脈硬化程度密切相關、臨床癥狀較少但并發癥較多、預后差等。
2.2 收縮壓及舒張壓等指標對比
干預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為(120.35±10.22)mmHg、(81.22±9.16)mmHg,對照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為(136.16±10.16)mmHg、(91.46±9.54)mmHg,干預組與對照組相比要低,有統計學意義(t=7.359、5.194,P=0.000、0.000)。
2.3 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及健康知識了解評分對比
評分結果顯示,干預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及健康知識了解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要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高血壓是指機體血壓長期處于較高水平,對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其自身機能不同程度減退,其血管韌性降低,如血壓較高極易增加對血管的負擔,使其出現斷裂或破損,從而引起出血等危急并發癥[3]。目前臨床針對高血壓均采用常規降壓處理,通過降低其血壓指標來達到控制其病情的目的。但由于部分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較低,面對疾病極易出現抵觸或抗拒等行為,導致治療效果降低。因此,臨床有必要對其老年性高血壓特點進行分析,并輔以有效護理干預,改善其血壓狀態的同時,對其干預效果提供保障。健康教育是臨床針對患者認知程度實施的干預措施,使患者能夠在護理人員協助下建立正確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同時見疾病及治療相關信息對其進行講解,提高其對自身及疾病的認知程度,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開展[4]。本研究結果,干預組健康知識了解評分及自理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且干預后患者舒張壓及收縮壓等指標得到有效降低,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性高血壓病護理中具有效果,且通過對其特點進行分析能夠準確了解患者自身情況,提高臨床干預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曉明.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研究進展[J]. 醫學信息, 2016, 29(17):29-30.
[2] 張相珍. 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15(40):7847-7847.
[3] 王凌宇. 社區老年人高血壓干預策略[J].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25):3584-3585.
[4] 陸力. 淺談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病護理中的作用[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2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