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律
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基于此,我國推行出探究式教學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意識,并從改革教學制度的角度出發,將我國教育質量提高。高中化學的學習,不只有理論知識,還有實驗操作。所以,光靠記憶課本知識,是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的,還需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共同培育、共同探究,才能將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因此,研究如何培養高中生在化學學科中的科學探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在探究式教學方法推行以來,已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高校中,它使傳統教學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對于我國教育事業來說是一大進步,但對于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我們都知道高中化學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知識與實驗。且在新課標背景下,要求高中化學課堂要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作為首要任務,并使這種能力貫穿在課堂學習的始終,而不僅體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
一、情境——探究質疑的氛圍
質疑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在對自己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才會產生質疑,而這恰好為提升自己鋪設了一個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的作用,將趣味和矛盾整合起來,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并帶領他們融入其中,體會意境帶給他們的感受。
例如,在學習《探究氯水的性質》這一節內容時。先讓學生進行猜想,猜測它的酸堿性。然后根據他們的猜想制造情境,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驗證,當發現實驗現象與猜測矛盾時,便能讓學生對自己的理解產生質疑,進而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通過這一過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與思考能力。
二、獨思——探究問題的發現
探究能力的培養,與學生自身能力不可分割,探究的過程也是獨立思考的過程。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校的老師都忽略了這一過程,或者說根本不在意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而習慣性的按照傳統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這會使學生失去主觀能動性,進而對老師產生依賴。因此,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在布置完問題后,就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嘗試和解決這一問題,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認知性。
例如,在學習《探究鹽水解的影響因素》這一節內容時,先讓學生了解鹽水解的實質是什么,然后由此開展深入探究。如,探究在不同溫度的情況下,鹽水解速度的快慢。在水、鹽比例不同的情況下,鹽水解速度的快慢等。在將探究的問題和方向確定后,老師們要停止講解,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發現和領悟。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能培養他們的專注力、思考力和探究力。
三、交流——探究新知的生成
俗話說,交流是心靈的窗口,在教學方面也是一樣。通過交流能夠使老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發現他們的問題和需求,并能及時給予幫助和解決,在思維上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引導他們敢于嘗試、敢于溝通。
例如,在學習《探究鈉的性質》這一節內容時,可以以一場實驗的形式開展教學。
實驗案例,鈉與水的反應現象。實驗開始前準備一些實驗材料,鈉、水、玻璃器皿等。需要注意的是,材料鈉的選取不宜過量,黃豆大小即可。然后將鈉緩慢的放入水中,讓同學們觀察這一過程中發生的全部現象。在實驗結束后,讓學生發表自己對這一實驗過程的看法,以及自己自己對實驗現象的理解。并組織學生開展現象討論會議,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看法,查缺補漏,補充自己掌握不足的地方,提高自身學習與探究能力。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直觀的看到和理解知識內容,加深他們的理解。
四、反思——探究能力的提升
“反思”就是學生對自身進行綜合評價和查缺補漏的過程,通過反思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采取相關措施,不斷提升自己。同時,教師也要發揮自身價值,輔助和引導學生學習,幫助他們建立知識框架,提升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物質的量》這一節內容時,涉及很多重要公式的運用,如果一上來就讓學生背誦公式,會讓學生感到反感,但是,如果以做例題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公式,從而記憶公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幫助他們深刻地掌握公式。
入如這道練習題:“標準狀況下,672ml氣體的質量為1.92g,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是多少?”
對于這道題,在解答時會用到n=m/M這一公式。可以先讓學生在不看書的情況下思考這道題的解答方法,在學生討論一番之后,再由老師進行指導,讓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加深對這一知識的理解,進而讓他們掌握到學習方法。
通過反思的過程,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對它們進行歸納、整理,并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它不僅改變了傳統教學課堂面貌,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得學生的潛能被激發,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愛好學習者。同時,它打開了學生視野,使得他們不再局限于課堂思維中,進而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這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來說,具有促進作用。然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通過不斷積累,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遠蓉、劉曉雪. 探究學習:化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法[J]. 中小學教材教學(中學版),2015.
[2]劉知新. 化學課堂教學再探[J]. 化學教育,2016(10).
[3]胡久華、王磊等. 探索式的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策略的初步研究[J]. 化學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