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設情境有利于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若要順利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要將情境創設這一“利器”利用起來。對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具體開展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身心尚在發展階段,所以對身邊的所有事物均十分好奇,由此就讓其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難以集中,也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把其學習興趣激發出來。鑒于此,數學教師就應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之喜歡上數學學習,并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一、創設生活情境
大家都知道,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對抽象性的數學知識進行教授時,便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抽象的數學知識,以讓學生能夠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理解數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學習難度也降低[1]。
以“位置”一節為例,筆者就借助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把本節知識理解、掌握到。在剛開始上課時,先通過多媒體課件把一張火車票和一張電影票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其仔細觀察,并提問:“大家認真觀察電影票和火車票上的數字,說說你們如何判斷自己所在位置?”如此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可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調動起來對數學予以感知,在短時間內將答案找到。之后,我讓幾名學生從座位上站起來對自己所在位置進行描述,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把實際問題解決,從而幫助其將數學知識真正掌握到。
二、創設故事情境
大部分小學生都非常喜歡故事中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豐富有趣的情節。對此,教師就可通過改編故事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當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就會強烈的想要去探究其中所涉及到的數學知識,進而促進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讓學生的學習效率進一步提高[2]。
比如,在對《扇形統計圖》一課進行教學時,我們可為學生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動物王國的大臣向國王報告說:新年就快到了,今年我們王國國泰民安,大家的生活都越過越好了,我們王室應該統計每個家族為王國進貢的數量,從而知曉為王國做出最大貢獻的家族是哪個?!眹跬饬怂慕ㄗh,開始著手統計每個動物家族,并由猴子家族具體負責此項統計任務。聰明的猴子在收到任務的第一時間就展開了分工合作,安排不同的人對不同家族的進貢數量進行調查,之后予以匯總。通過匯總結果可知,進貢數量最多的是老虎家族(8),緊隨其后的是獅子家族(7),接著是小羊家族(6)和兔子家族(5),居于末尾的是鴨子家族(2)。猴子向國王匯報了統計結果,但國王并不滿意,且一臉不高興的說道:“你讓我看這個東西,我怎么能夠一眼就看出各個家族的貢獻度?”這就讓猴子犯了難,不知該如何匯報。故事講完提問學生:你們可以幫助它將這一難題解決嗎?由此便非常自然地將有關扇形統計圖的學習引了出來。
三、創設游戲情境
天性好動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且他們對學習對其未來人生的重要意義也并不知曉,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若對其好動單純的予以否定,一味地采取約束式的教育無疑是同客觀規律相悖的[3]。所以,教師就可把這一客觀現實利用起來,創設相應的游戲情境,以順利開展教學。
以“余數”為例,其是小學數學教育中比較困難的一項內容,學生經常不易理解。對此,教師就可設計這樣一個游戲—“分水果”,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動畫的形式把一堆水果展現出來,并向班級所有學生分配,但水果數量必要有剩余,如35個蘋果分配給30位學生,剩余5個,32個香蕉分給30位學生卻剩余了2個。之后提問學生“為什么蘋果剩下的數量會多于香蕉?”這樣一來,學生便會立即圍繞此問題進行討論,余數的概念也慢慢向其理解與思維中滲透,基于此,再通過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來進行余數知識的講解也就非常輕松了。
四、創設操作情境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他們在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時往往都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事物來感知,且其也具備很強的動手能力,在動手操作方面興趣非常高[4]。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就需引導學生利用動手操作來對數學知識展開主動探究,將數學的奧秘感受到,如此可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對數學知識有更深的認識,使之學習體驗增強。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從簡單具體的形象思維慢慢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思維[4]。
比如,在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此節內容進行學習時,筆者便引導學生借助具體的動手操作來進一步認識問題,將學習體驗增強。課堂上,我要求學生親自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展開探究。首先,我讓學生通過格子紙與剪刀制作平行四邊形,并對其面積進行計算。接著讓學生制作長、寬均相同于平行四邊形的長方形,也把其面積計算出來,之后對兩種圖形展開比較,談談自己有何發現。最后,讓學生思考采取何種方法可證明長、寬相等的長方形,其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相同。經過交流合作,學生采用剪、移、拼轉的方式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了長方形,對上述觀念進行驗證。如此一來,借助創設操作情境,就讓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把數學知識深刻認識到,學習體驗進一步增強,同時其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將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對課堂教學情境展開合理有效的設計,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把其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使之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楊聰群.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研究[J].祖國,2016,08(11):91-92.
[2]楊勇堅.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2(07):33-46.
[3]黨青蘭.淺談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J].未來英才,2017,000(024):73.
[4]張振佑.境在情中,情在心中r——淺析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創設策略[J].赤子,2018,000(002):245.
[5]徐開心.淺談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J].讀書文摘,2016,000(032):277.
作者簡介:梁芳(1976.12-)女,籍貫:重慶潼南,學歷:本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