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強
摘要:小學數學這一科目有這較強的邏輯和思維性,因此在其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多的老師采用游戲教學法來替代傳統教學法使用教學。游戲教學法對于學生和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效果正式本文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運用
前言:
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它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因此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一致認為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能力應該是從小就開始培養,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特性都不一樣,老師們就更應該因材施教找到適合其發展的教學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課堂注意力比較分散,在課堂上能吸引他們促使他們有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對于他們才是最適合的。
一、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從這一角度來看,借助游戲,能讓小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尤其是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選擇合適的游戲手段,能避免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情況,在游戲的指引下,完成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大數的認識·大數的比較中,這一節課中老師寫一個1-100的數,讓學生來輪著猜一猜,5次機會為限,5次機會過后,誰猜中有獎,獎品是一個水筆和六一兒童節學生交過來的繪畫,這樣逐漸的縮小數字的范圍,很容易就會猜出來。有的學生運氣好,直接一次就猜對答案,而有的學生五次也沒有猜中答案,學生的運氣和邏輯思考都極為重要,也是獲勝的關鍵。在這樣做過實例以后,學生很喜歡玩這個游戲,并且總結規律,除了運氣成分之外,選擇最快的方式來猜測數字,通過這樣的游戲和有獎競猜的方式不僅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還通過游戲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可以在這一游戲中,掌握放縮思想在具體應用,也能掌握數字的大小比較。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與小學生互動
近些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引起了教學方式的深刻變化,在八十年代老師上課就是靠書本上的文字和手里的粉筆來給學生們傳達知識,而學生最多通過課本中的插畫來發散自己的想像力,教學物資的匱乏也使我們的教育事業得不到發展。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我們的課堂也變得越來越現代化,學生可以通過五彩繽紛而又生動的大熒屏來學習到書本里沒有的知識,更多的孩子們通過互聯網來拓寬自己的知識渠道開闊自己的眼界。例如在學習基本幾何圖形認知時,為了方便學生的認知,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講解幾何圖形的繪畫、組合操作,這樣會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和圖形的變化。在此基礎上,教師設置游戲,找出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學生分析是哪一種幾何圖形,分成不同的小組,搶答積分,最終給獲勝的小組獎勵。學生通過游戲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對于圖形的變化有直觀的感悟,不同圖形重合之后,重合部分又會成為一個新的幾何圖形,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游戲階段,學生在游戲中加強和教師的互動,也可以在課后之余小學生觀看動畫片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因此現代媒體技術推動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成為了前進道路上最好的助攻。
三、使用游戲教學方式來培養小學生的數感
數感是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感覺,類似英語學習中的一種語感,通過在課堂上做游戲的方式能夠更好更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他們的思維,比如在將重量(克,千克)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知識,老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教學用具,讓學生自己動手稱量,既培養了他們自主動手能力,又激發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方式既能激發學習興趣又能讓他們更好理解知識和記憶知識。還比如在“1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節教學內容中,學生最喜歡和老師一起參加“乘車游戲”,在游戲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制作不同的卡片,包括10以內的數字、運算符號,還有“司機”、“乘務員”、“巡檢”頭飾,“司機”是開車的人,不同類型的頭飾開的車并不一樣,有的是“1-3”的車,有的“4-6”的車,設置不同的區間,學生自由組合,符合區間的可以單人“乘車”,也可以2-3人加上運算符號,計算結果符合區間要求“乘車”,每個車除了司機之外,還有一個乘務員,負責“驗票”,檢驗是否有人乘錯車,最后“巡檢”進行檢查。在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下孩子們能夠更好的學習到知識,老師們也能夠更容易達到課堂教學效果。
四、通過游戲方式鞏固和運用知識
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緊密,小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積累生活經驗的過程,例如認識時間、人民幣、克與千克、方向等,都是為了讓小學生在生活中加以應用,將學習到的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才能進一步鞏固對知識的理解,也能讓理論知識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例如在學習角的認知時,其中包括鈍角、銳角、直角,讓小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知識,例如可以在完成之后,做游戲,找到不同的角,拿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包括人民幣的直角、五角星的銳角、扇子完全打開的鈍角,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知識。同時,將本節課程的內容和之前學習過的內容相結合,玩“猴子、猴子,幾點了?”的游戲,有一名學生當“猴子”,在中心,其他學生提問“猴子、猴子,幾點了?”,當“猴子”的學生會說一個時間,“三點了!”,學生快速回答是“直角”,“三點二十了!”,學生回答“銳角”,這樣既能讓學生把之前學習過的認知鐘表指針指示相結合,畫出鐘表上的時間指示,然后回答時針和分針之間形成的角度,將知識結合在一起,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認識不同的角,也進一步鞏固之前學習過的知識。通過游戲,讓小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
五、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直在提倡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這一切的教學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們能夠更好等全面的發展。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學來說有很重要的價值,教師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加以合理運用,會受獲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但是也正因為他們天真好奇的心,使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所以寓教于樂才能使這群孩子更好的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參考文獻:
[1]李建英.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1):153-154.
[2]陳式云.淺談新背景下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2):67.
[3]鄭小結.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發展策略[J].數碼設計,2017,6(1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