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

摘要:目的 ?探究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法在腦血管病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為我院腦血管科室的82例實習護理學生,其中將41人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另41人作為實驗組,采用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后對比兩組學生的出科考試成績情況及采用問卷調查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結果 ?實驗組的考試成績為(90.54±1.2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考試成績(82.53±1.58)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問倦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中有95.12%認同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法,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對傳統教學認同情況,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法在腦血管病科護理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能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從表面的學習到深刻的思考、從書面知識到實踐、從實踐到創新得轉變,值得臨床教學推廣使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標準化病人;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175-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的不斷革新,臨床醫學的模式也在不斷完善;新世紀的醫學人才需要具備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不僅需要有卓越的學習能力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及創新能力[1]。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社會各行各業也深受其影響,教育信息化發展也在對傳統教學模式提出相關的改革要求,其中翻轉課堂就是典型的改革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標準化病人又被稱為模擬病人,是一種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后能準確表現病人的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者是病人[3]。為進一步探究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法在腦血管病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對我院腦血管科室的82例實習護理學生在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腦血管科室的82例實習護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1人。實驗組中男生8例,女生33例;對照組中男生6例,女生3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該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根據心腦血管護理的教學大綱,制定出實習教學計劃;學生進入科室后接受入科宣教、床邊教學、教學查房、特殊案例探討、知識講座等,每周進行一次問題解答及探討,實習完后對實習生進行科室護理內容掌握情況考試測驗,最后采用問卷調查模式對教學模式的接受情況進行調查。
實驗組:采取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導師根據該章節教學知識大綱制定實習教學方案,導師在課前可制作導學案,其中包括基礎知識、標準化病人示范臨床表現、查體體征表現、典型病例護理分析等,在課前將內容發布給學生,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提出相關問題,學生可利用多種途徑及工具對教學內容進行探討,尋找問題答案。(2)實習過程中,對基礎知識進行簡單回顧后,學生對收集的問題及答案進行講解,如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導師再進行講解;根據實習教學情況,導師扮演標準化病人,讓學生進行自主護理、查體等,然后再對收集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整理。(3)學習完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進行針對性學習輔導,然后進行回顧總結。(4)實習完后對實習生進行科室護理內容掌握情況考試測驗,最后采用問卷調查模式對教學模式的接受情況進行調查。
1.3觀察指標
觀察2組學生的筆試成績(基礎理論知識、案例分析),采用問卷調查模式對教學模式的接受情況進行調查。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2組學生的筆試成績情況比較
2.2 ?對兩組學生進行教學模式接受程度問卷調查,實驗組中有39名學生認可并接受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模式,接受率95.12%,對照組中有12學生認可并接受傳統教學模式,接受率29.27%,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對傳統教學認同情況,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χ?=35.06 ?p=0.00 ?P<0.05)。
3討論
翻轉課堂主要將實習課堂外的時間進行重新調整,將授課的決定權從導師轉移到學生,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查閱文獻、小組討論等對知識進行學習,導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在實習課堂上采用標準化病人示范教學,讓學生將課本知識能聯系到實踐工作中,從而養成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考試成績為(90.54±1.2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考試成績(82.53±1.58)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問倦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中有95.12%認同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法,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對傳統教學認同情況,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法在腦血管病科護理教學的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翻轉課堂結合標準化病人教學法在腦血管病科護理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能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從表面的學習到深刻的思考、從書面知識到實踐、從實踐到創新得轉變,值得臨床教學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潘純鈺. 基于學習通網絡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在內科護理病例討論教學中的應用[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20):3143-3146.
[2]劉海波,陳小慧,羅文平,etal. 翻轉課堂聯合學生標準化病人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9, 25(1):109-112.
[3]劉謙. 基于“翻轉課堂”建設新生兒科護理教學品牌的體會[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84).
[4]李玉蘭, 劉英.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