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春曉 桑恒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問題導學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現階段高中物理知識教學的主要方法。也是培養與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得到有效提高。為了切實提高問題,導學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文章試圖對于問題導學,教學方式的開展策略進行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問題導學;高中物理;教學開展
高中階段物理知識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如果學生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灌輸式教學,很難活學活用所學習的物理知識,同時學生也非常容易遺忘所學習的定理。為了幫助學生學好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進而提出了問題導學的教學方式,問題導學的教學核心在于問題,其目的主要是借助學生對于不同類型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幫助學生掌握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更好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把把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解決具體的問題。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由于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相對而言比較難以理解,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問題學習情境。首先通過具體直觀的視頻圖像展示,讓學生能夠了解物理知識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其中所蘊含的物理知識相關問題。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與學生的思維水平,引導學生通過課本上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解決相關的物理問題。最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問題的方法去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保證教學過程有始有終。例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電磁感應現象”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電能在生產生活中的相關運用視頻資料。然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發電機是怎樣發電的?進而激發學生結合課本上的相關物理知識,探究所提出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導入方式,能夠誘導學生積極的在課堂上進行思考。結合自己的猜想和搜集到的相關資料解決課堂上所提出的物理問題。
二、設計學習提綱,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高中階段物理課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方法。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學習某一章節知識的時候,為學生設計學習提綱,讓學生能夠根據教師所設計的提綱,自己查找到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本課中的相關實驗嘗試進行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摩擦力”的時候,可以和學生設計學習提綱:產生滑動摩擦力的條件以及滑動摩擦力的效果是怎樣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大小受什么影響?什么是相對運動?通過教師對學生設計逐漸深入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提綱,自主探究相關的物理知識,培養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避免由于問題過難而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引導實驗設計,提出問題學習情境
高中階段學生所學習的物理概念大多都是通過物理實驗而得來的。如果教師單純的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相關的定理概念,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因為學習和理解觀察物理實驗是學好物理知識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師可以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為學生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觀察,進而思考得出結論。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探究學習物理知識,能夠獲得親身體驗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例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恰當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組內一個同學進行演示,學生握住空的飲料瓶,然后其他同學不斷的在瓶中加水。通過這一實驗現象,小組討論總結出靜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的區別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知識,同時學生通過自己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夠把學習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師答疑解惑,鼓勵學生討論交流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師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把教材中所遇到的問題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通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答疑解惑,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索學習能力。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后讓學生發言解決問題,其余同學進行補充,直到將問題回答完整為止,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分析加速度與速度有無直接關系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提問:當物體有加速度的時候,它的速度會不斷的增大嗎?然后幫學生解決之后,對學生接著提問:物體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就會越大嗎?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答疑解惑,自主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的導學為出發點,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點作為探究的主要路線,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探索,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得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多層次多方面的交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不同的思路解決相關的物理知識,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夠得到開放,進而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習的物理知識,真正的成為課堂學習物理知識的主體,只有這樣也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更加抽象的物理知識,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何金華.問題導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滲透實施[J].新課程·下旬,2019,(11):192.
[2]韋攀.高中物理"問題導學"教學設計與實施[J].考試周刊,2018,(35):159.
[3]李文彬.問題導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旬,2017,(12):310.
[4]徐明樹.問題導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南北橋,202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