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大坤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是之后初高中乃至大學教育的基礎之本,在小學階段接受拼音學習、漢字學習、基礎理解能力、語言能力培養是人才培養的基石。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正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極佳年齡,教師可以把握好此階段學生年齡和心理的特征,采用輕松,寓教于樂的方式來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創設輕松的、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習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之中采取活潑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之中成長、學習,陶冶學生的情操、感受語文之美,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激起對求知的欲望,主動去探索知識,利用學生的興趣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老師可以科學的、合理的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輕松的氛圍之中獲得最佳的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課堂;教學開展;策略;方式方法
一、通過趣味化的方式指導學生識字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要承擔的主要語文學習任務,教師可契合這一階段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設置豐富多彩、充滿趣味化的識字方式,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情境之中,學會漢字、打開知識和智慧之門,那么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取哪些趣味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識字呢,在這里我們建議可采用讀兒歌、猜謎語、編順口溜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加強記憶,首先是讀兒歌的方式,教師可從所教漢字的實際特點出發,編制一些適合學生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朗朗上口的歌謠,讓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對字形產生直觀、準確的印象;其次是猜謎語的方式,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大都對猜謎語這一游戲充滿熱情和濃厚的興趣,為此教師可適當編制一些有趣的字謎來幫助學生進行識字,比如在學習“六”這個字的時候,教師可精心設置如下謎面,“一點一橫,兩眼一瞪”。相信同學們必會積極開動腦筋,踴躍加以猜測,在這一過程中,既幫助同學們掌握了漢字,又使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最后是編順口溜的方式,采用這種方式,需要教師綜合把握和考慮漢字的音形意等特點,在此基礎之上,編制一些順口溜,比如針對“心”字,教師可歸納出這樣的識字順口溜,“月牙彎彎像張弓,上邊掛著三顆星”,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很自然就記住了字的結構和主要筆畫,同時也為枯燥的識字學習增添了許多樂趣,使學生更加樂學、善學、想學。
二、積極創設生活化的趣味課堂
把語文課堂和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為語文課堂添加更多生活化的元素,這是營造趣味化課堂的有效舉措之一,為此教師在實際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學生實際生活和學習經驗作為著手點,重視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積極營造充滿生活化趣味的課堂,比如在學習課文《請你來看大海》時,教師可設置這樣充滿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方式,“同學們見到過真實的大海嗎,你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樣的”,請同學們做出積極討論,相信同學們必定興趣高漲、暢所欲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為整堂課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調,又或者教師可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帶領同學們走出封閉的課堂、走向大自然,在春意盎然、花紅柳綠的大自然之中陶冶情操、尋找春的訊息,再或者教師可利用周末時間,帶領同學們去名人故居、博物館、植物園等去參觀,這些都是開拓學生眼界、增加學生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舉措之一。
三、利用多媒體設備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音畫結合的新境界、人機互動的新天地,聲音、圖像、文字并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內涵,轉換成圖文并茂的可欣賞畫面展示出來,是語言與畫面、視覺和聽覺、感知和理解融為一體,創設出一個嶄新的語文教學審美的空間和環境。在這樣的課堂情境中,能激起學生的極大的欣賞興趣,喚醒學生對課文的深層理解。如學習《九寨溝》時,我按課文順序播放九寨溝錄像的精彩剪輯,學生欣賞了幕幕優雅美麗的自然景致之后,在看、聽、想中仔細體味“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的優美境界,從而激起一股熱愛之情、自豪之情、贊美之情,學生在趣味盎然情緒興奮的狀態下,何愁不能把握文章呢?
其實,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良好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運用,離不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的營造。有資料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思維最活躍,對周圍的事物才會產生興趣。因此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滿足學生愛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和基礎,是推進學生學好語文課的重要保證。
總之,語文教學趣味化,就是強調教師在傳授語文知識和訓練語文能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與“時代的活水”。希望趣味教學能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能真正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能真正激發學生熱愛語文、享受語文的激情。
參考文獻:
[1]王智明,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魅力[J].成長之路,2013年17期.
[2]楊紹清,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考試周刊,2010年4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