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仕誠
摘要: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旅游業有巨大的沖擊,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精神追求也在不斷變化。人們對旅游的向往不在停留于人造景觀,而是更加青睞于具有特色風格的自然景觀,即生態景觀。這使得近年來生態景觀發展迅速,但同時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很多問題,這就需要旅游規劃部門予以重視,致力于生態景觀旅游問題的解決和改善,從而構建和諧文明的現代化旅游體系,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關鍵詞:生態旅游管理;現狀;發展策略
引言: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變化的精神需求,旅游產品和旅游形式也逐年增多,歷史文化和人造景觀等旅游景觀已逐年沒落,門可羅雀,而新興的生態景觀卻人滿為患,生態旅游是由當地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組成,生態旅游倡導游客通過特色的自然景觀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使陶冶游客自身情操的情況下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一、生態旅游概念
生態旅游被定義為具有當地特色景觀和人文的旅游形式。微觀視角看待生態旅游,其隸屬于小范圍內的旅游,倡導游客通過親身感受景區的歷史文化、人文特色和自然景區來了解傳統文化,從而使游客身心愉悅的同時保證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宏觀視角看待生態系統,其不同于普通的旅游形式,更注重于文化的傳播和生態文明的強化。
當然,生態旅游所創造的經濟價值也是有目共囑的,游客對生態旅游的喜愛程度和消費比例極大的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生態旅游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對旅游的定義不再局限于消費、游玩,更傾向于文化的傳播的同時包容各行業、各領域的文化。同時,生態旅游倡導綠色經濟,對景區的開發不僅限于商業化的發展,更傾向于保護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的同時陶冶市民情操,推動城市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二、生態旅游的現狀和問題
生態旅游最早出現于歐洲城市,國內生態旅游仍處于待完善階段,國家旅游局也更加重視傳統的旅游產業和旅游模式,對推動生態旅游的發展有所保留和忽視,因此對其并未制定相關的指導文件和規范,這就導致國內多數生態旅游資源被閑置或浪費,不僅導致生態環境被大肆的破壞,還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
(一)生態環境污染與破壞
旅游行業的大力發展使得多數地區的生態系統被嚴重破壞,旅游資源的過度開發使得原有的生態系統和人文景觀消失殆盡,旅游的開放性使得各地植被被大肆移植,雖然植被可以為景區增添色彩但一味追求游客滿意的景觀實則對生態系統影響巨大。再者,部分游客不注意個人素質,胡亂處理游覽中產生的生活垃圾,從而完成景區原始環境污染和破壞。
(二)形式主義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確實很大程度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多數地區盲目效仿,不切實際的打造旅游景觀,看似發展當地特色生態旅游,實則夸大其詞虛有其表,只是簡單的形式化和口號化。景區開發商更注重商業價值和經濟發展,盲目投資,過于重視經濟利益導致旅游業發展為副業,近年來旅游產業中此種本末倒置的現象逐年增多。
(三)專業人才較少
與傳統旅游形式不同,生態旅游對導游和旅游人才的要求更高于傳統旅游人才要求。當前,多數導游對生態旅游的概念知之甚少,對游客科普景區知識時也是胡編亂造,缺乏職業操守,帶團前也不會去查閱景區生態旅游的相關內容和知識,這就導致游客對真正的生態旅游也是一知半解。因此,生態旅游行業需要更為專業和知識面廣泛的技術性人才。
三、生態旅游的發展策略
國家旅游局必須重視生態旅游當前存在的問題和現狀,才能促進國家旅游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一)對生態旅游有正確的認知
國家旅游局首先應該對生態旅游有正確的認知。當然不僅限于知曉何為生態旅游,而應該結合當地特色景觀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旅游方案滿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同時,旅游局應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體統的平衡,注意環境開發與經濟效益的平衡發展,合理解決矛盾點,當然任何矛盾都應以保護環境為首要,經濟效益為次要,合理控制生態景區的商業開發。
(二)游客環保意識的提升
無論是傳統的旅游形式或是新興的生態旅游,都需要提高游客的環保意識。各景區亂扔垃圾、建筑物刻字的不良現象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游客環保意識低下且缺乏素養。景區和旅游部應制定相關的措施解決這一現狀。
首先,景區應從自身做起,注意環保設施的完善才能引導游客的環保意識。在一定距離內注意廢物收集器的陳設、環保標識的設立、景區大致介紹標識的設立;
其次,注意視頻監控的覆蓋范圍,盡可能在所有角落安裝監控探頭,防止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并對生態旅游區的環保情況及時檢測,盡可能全面快速的掌握景區環境問題。
最后,加大景區環境保護的宣傳強度,景區的宣傳牌和指路牌可以包裝為環境保護小提示。
(三)完善旅游生態體系
生態旅游景區的相關部門和相關企業應結合市場需求、環保需求、游客需求打造獨樹一幟的生態旅游產品,為了生態旅游的順利發展,制定規范合理的標準制度,制度不是盲目隨意的,應結合景區自身的特色資源、游客的精神需求、生態系統的平衡、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等多方面。同時,一定要具備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識,不斷的尋求創新和突破點,牢抓旅游產業的市場風向,對其做出合理的預估和判斷,在保證旅游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滿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傳播。
(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各類高校的旅游專業應注重生態旅游方向的人才培養,可由旅游部門與教育部門聯合教育,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相關課程安排,也可有旅游部門制定定向陪人才培養。同時,對于傳統的旅游類人才,可以定期組織培訓工作,雙管齊下,完善人才隊伍建設。
四、結束語
總之,生態旅游將會是旅游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對國內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旅游行業的相關企業和部門應重視并加大生態旅游的發展,并重視生態旅游完善階段的各種問題,致力于解決此類問題,確保生態旅游在滿足游客精神需求的同時促進旅游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柳. 生態旅游管理的現狀和發展策略分析[J]. 現代商業, 2015, 000(027):46-46,47.
[2] 張娟娟. 生態旅游管理的現狀和發展策略分析[J]. 科學與財富, 2015(35期):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