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升
摘要:我國職業高校近年來發展迅速,職業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高校學生的培養模式對學生及高校本身都產生重大的影響,對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師徒傳授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辦法,它解決了大多數會計專業畢業生因缺乏工作經驗難以找到對口崗位的問題,倡導會計學徒制培養模式是職業高校培養專業技能學生的一個重要的方式。
關鍵詞:職業高校;會計;學徒制;專業技能
我國改革開放已經有40多年了,隨著我國社會民眾逐漸步入小康社會,國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大大提高。我國經濟日益發展促使高等教育從以前的精英教育階段邁入目前的大眾教育階段,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拔尖的社會精英人才,也更需要數量眾多普通有技能的藍領工人。應如何培養高素質、懂技能的專業人員一直職業高校思考的問題。自從2018年起,由省政府有關部門公布第一批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名單以來,眾多的職業高校嘗試用新的方式培養專業的學生。從歷史來看,會計人員在在古代稱之為“賬房先生”就是手把手傳授財務技能,因此,從國家公布首批學徒制專業來看,會計專業入選其中是恰當的。在新的培養模式下,職業高校著手探索合適的機制推進學徒制試點的成功。
1 ?我國現代學徒制實施的重要意義
當今社會信息瞬息萬變,人才競爭也趨激烈,如何在社會中定位,找到自身的坐標成了許多高校師生關注的問題,倘若只依靠學校教育已經無法培養出高質量的技能型人才,只有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培養社會所需技能人才,這種模式才能促進高校畢業生提高綜合職業能力滿足社會的發展,以校企合作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學徒制成為職業教育的一種重要的制度安排與人才培養方式。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校企一體化育人的新模式。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與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職業高校更加重視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膽探索實踐,著力構建現代學徒制培養體系,全面提升我國職業高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能力和水平。
2 ?我國現階段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困境
大多數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實習階段在大學生在修完全部課程然進入社會職場。會計專業學生在具備一定的綜合、系統的知識后,通過實習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以鍛煉自己在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方面的能力。然而,對于剛走出大學校園的會計專業畢業生來說,由于經驗不足,對社會沒有充分的了解,在企事業單位實習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職業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高級專門人才,國家教育部門雖然每年都會對高校的教學狀況進行評估,但是,教育部門的評估內容則是對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比較重視,而且,這一點也可以從教育部門制定的教學評估內容和標準看到,對學生的科研能力也只是要求具備初步的水平即可。而對學生是否具備實際工作能力、能否能適應社會需要,則缺乏必要的、具體的、系統的和科學的考評要求和標準。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是否能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驗證。眾所周知,會計專業有其特殊性,若從現代學徒制的指導政策來分析,校企合作是推行現代學徒制的關鍵因素,若缺乏企業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會計現代學徒制培養也只是空話。從專業特點來看,會計專業與汽車工藝、機電一體化、及建筑工程等專業明顯有著不同的地方,企業所需會計人員不多,企業不可能大批量指導學生,而且會計工作難以象生產及銷售等工作為企業帶來即時的經濟效益,即使通過輪崗的方法到企業去實習,企業也很難承受,因此,對會計專業來說,企業的合作態度是現代學徒制是否成功的關鍵。
3 ?我國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建設方向
3.1 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促進互利共贏
職業高校通過定期評估校企合作中有關會計現代學徒制企業的實施情況,加強校企合作的溝通和合作,職業高校根據學生實習情況及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一步完善校外實踐基地的實踐教學條件,促進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建設,對校外實踐基地教學運行費用按協議承擔部分費用,減輕用工企業的負擔,促進人才的交流。在實踐過程中,部分企業因用工出現缺口時,職業高校可以通過調整學生的實習模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的困難,優化實習工作流程,支持企業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
3.2 構建會計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
職業高校在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時根據會計崗位群的能力要求為基礎,以會計工作流程為依據,確定職業能力要求和知識模塊,構建新的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學徒授課為形式的課程體系。突出崗位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并注重對學生崗位職業道德和可持續能力的培養指導教師與事務所根據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制定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完善的、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確定會計教學大綱,完善會計實驗教材,規定教學目標、明確考試要求、統一考核標準。
在會地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中,企業導師利用工作時間指導學生學習會計核算的各種技能,學生的工作成果不應只局限于提交有關實習資料,而應該是在會計資料及樣本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整理。學生不是簡單地從實習單位“拿來”的樣本資料,而應在實習資料的整理過程中,既要把會計業務的完整性、真實性、全面性體現出來,也要把業務題型的代表性、邏輯性和典型性體現出來。通過實習過程的監督控制及有效系統性設計,學徒實習計劃的學生的會計技能及其創新能力真正得到保證。學徒崗位必須涵蓋企業的所有財務相關的業務部門。學徒崗位應實現輪換制度,并且按照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上升性階梯化的學徒崗位。根據學徒制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同時增強學徒的吸引力,學徒崗位定位不僅包括傳統實習中以操作或問訊和引導服務等為主的財務輔助工作崗位,還應包括各種會計工作流程所涉及的工作崗位,填制會計憑證及登記賬簿初級會計崗位及成本核算、申報納稅、資金管理、財務報表分析、應收應付核算等重要的會計崗位。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是職業教育模式的創新,為高職院校培養會計專業技能的學生提供新的培養模式,通過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體系,優化會計職業課程的結構,滿足新時期職業發展的需要,為社會提供與企業無逢對接的高質量會計專業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高敏. (2020). 高職院校會計類專業現代學徒制建設思考.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5),210-210
[2]李蕊. (2020).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研究.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7),38-38
[3]陳花蘭. (2018). 高職類院校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8), 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