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軍
摘? 要:黨小組是黨支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聯系黨員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黨小組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黨支部建設的質量和水平。當前,農村黨小組建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應從創新黨小組設置、選優配強黨小組組長、嚴格黨小組組織生活等方面加強黨小組建設,夯實基層組織基礎。
關鍵詞:新時代;農村黨小組;黨的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建設要有新氣象。黨小組建設是黨的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工作的“神經末梢”。而農村黨小組置身在廣大農民群眾中,是黨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紐帶,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決議需要農村黨小組在廣大農村去執行。黨小組建設搞的如何,直接影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影響著黨的方針政策落實的成效。抓好黨的建設,必須加強農村黨小組建設。從目前農村黨小組建設的情況看,還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引起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1.當前農村黨小組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1.1有的黨小組設置不合理
當前農村基層黨小組設置多數是以地域來劃分,村民組黨員人數較多時自成一組,黨員人數較少時,相鄰的村民組內的黨員分為一個黨小組。這種設置有一定合理性,傳統上便于管理、便于組織、便于活動。但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大量的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行業組織紛紛涌現,這種傳統上的黨小組設置反而不利于開展黨組織的活動和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也不利于組內黨員業務的交流,它的弊端日益突出。另外,有的黨小組設置較為隨意,黨組織負責人隨意指定黨小組成員,黨小組連個花名冊也沒有,以致有的小組長不知道本組有多少黨員,有的黨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那個黨小組的成員。
1.2有的黨小組組織生活不規范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指出,黨小組會一般每月召開1次,組織黨員參加政治學習、談心談話、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等。[1]據筆者調查,當前相當一部分黨小組沒有很好地堅持每月一次組織生活的規定。有的農閑時候活動幾次,忙的時候就不過組織生活;有的黨小組活動參與人員較少,開展組織活動也是走過場,履行一下形式;有的以支部黨員大會代替黨小組會,以支部活動代替黨小組活動,支部和小組同時記錄;甚至有的黨小組常年不組織活動。多數農村黨小組組織生活內容不豐富,每月一次的組織生活大多是由黨小組組長傳達支委會會議精神。有的黨小組不能常態化組織黨員參加政治學習;有的沒有開展過談心談話,沒有進行過批評和自我批評;有的黨小組沒有按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有的即便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也是走過場,拍一些圖片,做個記錄,沒有實質內容。由于黨小組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內容不豐富,對黨員群眾缺乏吸引力。
1.3部分黨小組組長素質不高
在農村,年輕而又有文化的黨員大都外出務工或從事其它職業,留在本地的是一些年齡比較大、文化素質比較低的黨員。因此,黨小組長的擔子只能落在他們肩上。這些黨小組長工作能力不強、缺乏創新,多數沒有系統掌握黨的最新理論,尤其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得不深不透,對上級黨組織有關精神、工作要求、標準規范落實不到位。有的站位不高、擔當意識不強,把擔任黨小組長看作是一種負擔,工作敷衍塞責,缺乏主動性。
2.加強農村黨小組建設的措施
農村黨小組建設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以致少部分黨組織在農村缺少凝聚力。因此要加強農村黨小組建設,不斷夯實基層組織基礎,以高質量黨建工作引領鄉村振興事業。
2.1、合理設置黨小組。
結合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按照有利于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組織黨員開展組織活動、有利于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的原則,根據農村黨員所從事行業的特點和分布情況來靈活劃分黨小組,科學設置黨小組。當黨員的居住地發生變動或者工作崗位發生變動時,結合本人意愿,及時調整黨小組成員。支委會成員應分別同普通黨員編在一個黨小組,以便更好地發揮作用和自覺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
2.2選優配強黨小組長
根據《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相關規定,黨小組組長由黨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黨小組黨員推薦產生。首先要嚴格把握黨小組長的標準。按照政治堅定、作風正派、責任感強、密切聯系群眾等要求,優選黨小組長。[2]針對黨小組長隊伍建設“青黃不接”的問題,要拓寬選人視野和用人渠道,加大從轉業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種糧大戶等群體中的選拔力度,把黨小組長選優配強。其次,要嚴格黨小組長任命的程序,要堅持黨員和群眾推薦、支部考察、支委會任命等程序,由所在黨小組黨員民主選舉產生。再次,要注重黨小組長培養。堅持定期開展黨小組長的短期培訓,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習黨的最新理論,傳授工作職責、基本知識和方法,放手讓黨小組長開展工作,定期交任務、壓擔子,讓黨小組長邊學習、邊工作、邊鍛煉,促使其在實踐中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2.3嚴格組織生活
要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相關規定嚴格落實農村黨小組組織生活,確保農村黨小組活動正常開展。首先嚴格落實黨小組會議制度。黨小組會議一般每月至少要召開1次,組織黨員參加政治學習、談心談話、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其次要嚴格落實密切聯系群眾制度。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更是對每一名黨員的基本要求。要每季度組織黨員開展一次黨員服務活動,包括政策宣傳、扶貧走訪等。再次要嚴格落實黨員活動日制度。按照村黨組織確定的“黨員活動日”主題,每月組織一次集中活動,形成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中國共產黨重要黨內法規學習匯編[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9:38.
[2]? 秦利華. 加強基層黨支部黨小組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9(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