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炫
摘 要:提到柔性管理,就不得不提畢淑敏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不劍拔弩張,依舊堅守尊嚴的藝術。柔性管理是一種細膩、寬容的人性關懷,如流水一般有度量,而與之相對應的剛性管理卻恰恰相反,剛性管理確實猛烈、畏懼的外部約束,如烈火一般無情。一個是人性化管理,一個是制度化管理,各有千秋,都是恰到好處的管理方式。人性就是人的本質屬性,人性是維系情感、帶動情感的樞紐,也是教育管理應當著重挖掘和釋放的關鍵點。本文從小學班級管理入手分析,針對如何在小學班級中構建柔性管理模式提出幾點淺薄的意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柔性管理
一、班主任柔性管理體現(xiàn)
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柔性管理主要體現(xiàn)在決策柔性和獎勵機制柔性兩個方面。
決策柔性首先體現(xiàn)在目標制定的柔性化上。傳統(tǒng)決策理論認為:決策目標必須遵循最優(yōu)化原則,但事實上由于決策前提的不確定性,很難確立最優(yōu)準則進行決策。如,處理兩個學生之間的矛盾,班主任并不能提前確立矛盾產(chǎn)生的條件,也無法提前預估矛盾所造成的一些負面影響,完全是后知后覺,只能通過詢問、訓導的方式來后一步進行滿意化處理。教育管理上的決策最優(yōu)化向滿意化轉變,實質就是剛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轉變,可以以“剛性管理”為準則,但是,處理方式一定要選取“柔性管理”來達到滿意程度,剛柔并濟,方是處理問題最佳方式。此外,決策柔性還體現(xiàn)在決策程序上。“一言堂決策”本質上屬于剛性管理,“群言堂式的決策”則是由學生獨立發(fā)言、獨立檢討,獨立發(fā)表建議,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交流和分析,擇優(yōu)選取,形成最優(yōu)解決方案 。柔性管理的另一個重要體現(xiàn)是獎勵機制柔性,除了給予一些物質上的獎勵之外,還應注重精神層面上的嘉獎,如針對班級中學習成績有明顯進步的學生,一直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獎勵其一些書本、學習工具以及資料;還可以在班會上,點名表揚和嘉獎,這也是柔性管理模式中一種常見的管理方式。
二、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
柔性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讓學生在管理中感受到人性的關懷和自主意識的關照是關鍵。具體可以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底線政策的應用
忍耐是有底線的,教育忍耐也自然應當“明碼標價”。剛性管理所指定的一些硬性制度,明文規(guī)定了處罰策略和方式,偏向于管理臨界點,不存有余地;柔性管理中的忍耐底線是留有余地的。
案例1:
小明(化名)是班級“搗蛋鬼”,活潑調皮,喜歡做小動作,開小差。幾乎每堂課都會因為課上說話被老師點名批評。任課老師多次反映這一問題,其班主任針對這一問題,制定了這樣一個底線政策來實施管理:
1.1為該學生制定了問題記錄診斷本;
1.2底線政策如下:
1.2.1第一周:允許課堂無意義說話四次,超過四次包辦班級衛(wèi)生一天;
1.2.2第二周:允許課堂無意義說話三次,超過三次包辦班級衛(wèi)生兩天;
1.2.3第三周:允許課堂無意義說話二次,超過三次包辦班級衛(wèi)生三天;
1.2.4第四周:允許課堂無意義說話一次,超過三次包辦班級衛(wèi)生四天;
1.2.5第五周:不允許課堂無意義,若說話包辦班級衛(wèi)生五天;
1.2.6第六周:查看成果,再擬定方案;
……
六周之后,該生上課無意義說話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
其實,這邊是底線政策的一種留有余地的管理限制,有坡度,有緩度,層層遞推,也不斷給其進行心理暗示和心理干預,在起到一定警醒作用的同時,也有效幫助其改正了上課說話這一不良習慣。
2.自我教育政策的實施
傳統(tǒng)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多采用干預政策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但是,部分學生卻屢教不改,屢錯屢犯。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帶有過多的主觀色彩,而且處理方式多以剛性管理制度為主。若處理問題主觀色彩過重,很容易導致矛盾的轉化以及師生矛盾的產(chǎn)生,從而側面增強學生的逆反心理。
筆者在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個案例:
小東(化名)是班級的后進生,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還經(jīng)常作弄同班同學,多次批評仍無濟于事,遇到這樣的學生又該怎么辦呢?
他的班主任是這樣處理的:
一天,該班主任在查看學生花名冊的時候,發(fā)現(xiàn)距離他十歲生日還有十天。在他十歲生日當天,班主任把他叫到辦公室,在辦公室抽屜里的一張生日賀卡和幾個語文生字本給他,并且對他說:“今天是你的生日,這是老師給你準備的一份禮物”。他當時眼中的機靈勁瞬間消失了,口齒也不像以前那樣能言善辯,艱難地從嘴中擠出幾個字“謝……謝……老師”。此后,該學生如“脫胎換骨”一般,上課認真聽講,待人和善,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這便是自我教育中一個成功的案例。筆者只想告訴各大班主任,人性其實是想通的,可以產(chǎn)生共鳴的。小學生情感豐富,更容易被情感激勵和鼓舞,多給他們一些自我教育的空間,實現(xiàn)自我治愈和自我管理,往往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三、開展周記交流
柔性管理最突出的特點是人性化管理,也是就情感教育。小學生內心復雜多變,雖心智不太成熟,但是其情感豐富,當內心的想法堆積成山之后,卻發(fā)現(xiàn)宣泄情感的方式過于單一,不懂得如何有效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看法。而寫周記就是一種有效管理學生情緒,了解學生心理問題的關鍵方式,方便了班主任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問題,這也為更好地開展柔性管理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周記內容所遵循的原則——開放性原則
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在寫周記的時候,可以大膽直言,可以針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對班主任、老師以及學生提出一些意見,還可以說一說自己跟同學、家長之間的矛盾,最近有什么煩心事等等;
班主任在批閱學生周記的時候,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寬容的基礎上,理性看待學生提出的意見,所表露的一些心理問題,多給予一些鼓勵和公正的批語。
2.周記交流方式所遵循的原則——動態(tài)性原則
周記交流可采用小組交流、班會交流的方式來進行開展。每周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周記內容進行不點名宣讀,廣開言論,集合大眾的智謀,解決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推動和諧民主班集體的構建。
四、學生代表大會的開展
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是柔性管理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左膀右臂”,由班主任制定管理方案,班干部將方案落實下去,由全體學生來執(zhí)行,構建三點一線式的民主化管理方式,既能減輕班主任的管理負擔,也能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舉兩得。
1.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推選出班級的班干部;
2.學生中的一些敏感問題、焦點問題都可以拿到學代會上進行討論和交流;
3.學代會結束之后,針對會上未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班主任干預的方式,進行二次交流和討論,達到管理效果最優(yōu)化;
總之,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應當立足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努力將柔性管理模式貫徹到底。柔性教育如水,是一種細膩、寬容的管理方式,將人性化管理落實到實處,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認可,以潤物細無聲之勢幫助學生解決相應的問題,強化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最終構建好學、和諧、民主班集體。
參考文獻:
[1]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 謝艷芳. ?中國校外教育. 2018(35)
[2]探析柔性思維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 劉吳娟. ?學周刊. 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