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朝霞
摘 要:識字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漢字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載體和工具,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不僅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同時,也是學生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效率成為每個教師必須積極思考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我將從“趣味導入、優化方法、識字活動”三個角度入手,對此展開具體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為了表達思想,傳遞信息而創造出來的集音、形、義于一體的語言符號。它產生于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之中,又運用于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之中,從這個角度來看,識字教學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學生“學和用”的問題上。而縱觀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學生對漢字的價值和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再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教師的責任重大,每個方塊字中都蘊含著人類思想的結晶,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深厚的文學素養,并堅持以新課改為指導,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另外,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不僅要學會認字,更要懂得用字,以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其綜合素質。
一、趣味導入,激發興趣
趣味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識字興趣是學生產生識字愿望、獲得識字能力的動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識字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生通過自身努力來完成的。而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最好的時機莫過于一節課的開端,即課堂導入環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趣味性的導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從而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天地人”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識字效率,我會精心設計教案,首先,我會以兒歌的方式進行導入,如,鈴聲響,坐坐好,腰挺直,腳放平,手放好,頭擺正。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進一步開展課堂教學奠定基礎。接著,我會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并找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反饋到課堂上,進而, 我會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統一指導,如,通過范讀,指導朗讀“天地人”,提示注意每個詞之間的停頓。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的體驗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是啊,“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間。我們“人”與“天、地”大自然共生共長,和諧發展。最后,我還會讓學生在課下進行組詞訓練,以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優化方法,增強理解
教學方法的最優化是課堂教學的有力保障。對于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正兒八經的說教并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轉變教學方法就變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規律,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法來達到學生的心理預期,從而有效提高其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口耳目”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會以游戲教學法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以課前小游戲“五官在哪里”進行導入,通過提問學生,看誰的動作最快,以此來揭示課題。之后,我會以多媒體來展示一幅圖畫,引導學生了解圖畫與漢字的關系,并讓學生了解到象形字與漢字的關系。進而,我會組織學生進行“我的朋友在哪里”游戲,分給每個學生不同的卡片,有象形字和漢字兩種,讓其根據象形字和漢字的關系進行一一對應,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最后,我會讓學生自主探究每個字的漢字,并在課堂上積極發言。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三、識字活動,學以致用
識字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字,開展豐富的識字活動,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生活實踐中,從而加深對漢字的認知和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開展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識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自身的漢字積累,并進一步認識到漢字在生活中的意義,從而能夠靈活運用漢字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日月水火”這一課內容時,我除了為學生講述基礎的教材內容外,還會組織學生以生活為基礎,開展豐富的識字活動,比如,創設合理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字的漢含義,進行造句練習,并與其他學生進行對話交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如此一來,既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也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漢字的認知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而且有助于落實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識字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以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江麗珠.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探[J].黑河教育,2019(06):52-53.
[2]段文海.利用游戲優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探索[J].新課程研究,2019(1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