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飛
摘要:翻轉課堂在藝術設計課程中的應用有效的補充其它教學模式的不足。目前的翻轉課堂還存在許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教師應當不斷吸取與翻轉課堂相關的經驗,完善其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出翻轉課堂在藝術設計課程中的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藝術設計教學;翻轉課堂;應用
1.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1專業定位不準確
當前,市場需要大量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因此,許多學校為了提高其知名度,紛紛開設藝術設計專業,而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社會化發展形勢,在未經過全面考察和分析的基礎上,部分高校就在短時間內就完成專業教學目標、課程設置、學時安排等,不加修改地照搬照抄國內其他高校專業設定標準,這樣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很難補齊市場人才缺口。
1.2師資力量不足,跟不上教育發展步伐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來說,師資力量整體水平較低,是其發展的絆腳石。部分該專業的教師由于缺少實踐操作的經驗,與設計單位合作較少,導致學科教學空洞,學生很難將理論連接到實際設計工作當中去。此外,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加速了藝術設計應用軟件不斷更新換代,部分教師卻還在繼續沿用落后的軟件系統。種種原因導致師資教學水平的提升跟不上設計軟件創新的步伐,也就滿足不了社會所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1.3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手段老套
不可否認,教師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聽課的效果?!胺酃P+黑板”和“多媒體+PPT”的教學模式已然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直接削弱了他們課堂學習的參與性?,F階段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學觀念落后是高校教育改革需要直面的問題之一,教師單項地向學生傳遞藝術設計的理論知識,雙向互動的缺位,致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的狀態,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厭惡感,并逐漸放棄了專業化學習,嚴重制約了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1.4較少應用翻轉課堂
現階段,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其他專業應用較廣泛,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然而藝術設計專業卻較少用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對這一領域研究較少造成的。藝術設計的主體課程包括藝術理論、電腦設計、繪畫等,大多數教師只是通過多媒體播放PPT課件進行課堂教學的,這種純粹的“講解式”教學模式主要仰仗授課教師知識儲備和教學技能,倘若他們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消磨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還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利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
2.“互聯網+”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
2.1教學對象多元化
傳統課堂由教室一對多的實現知識分享,傳統的課堂受教學人數、學生性格、授課時間和環境等因素影響,無法讓所有學生與教師進行充分交流。例如在“PPT的版面設計”這一知識點,因為該內容較為常見,教師會下意識的加快這一知識點的練習環節以適應大部分人的認知節奏;仍有三分一的學生,實際上并不理解這一知識的核心理念,卻無法回顧課堂內容,也無法獲知其他的同學是怎么理解這一知識點的。同時,非課內人員無法獲知課堂的具體教學內容,同行、業內人士也無法獲知整個課程的結構內容。也就是說,除非任課教師花時間和課外人士進行深度交流,否則無法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也無法獲得外界的反饋和知識的更新。網絡資源視頻課程強調搭建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強調多渠道多模式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它不但可以校內共享教學資源、校際間共享教學資源,還可以全球共享教學資源。所以,自主學習課、翻轉課堂除了面向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也面向全校的學生乃至于全社會的人員開放。而社會學習者比一般的在校生更注重學習效率和結果,將課堂視頻和課堂教學資料拆分成不同的教學點,以便于社會學習者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提高學習效率。而這種時間簡短的教學點,對于已經參與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有效的補充。
2.2從剛性教學轉化成彈性教學,課程攝取具有靈活性
傳統課堂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是傳統課堂的基本要求。而藝術設計類課程在教學中,往往強調學生要具有創新思維能力,能對知識點熟練運用和創新;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難以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通過PPT演示知識點,接著進行練習,教師再對其進行一對一指導;大部分學生能掌握該知識點,但在進行了多個知識點的教學后再回到該知識點的使用,則有一半的學生表示無法掌握。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版式設計的知識點需要經過多次操作實現融會貫通,而傳統課堂的限時授課無法提供不限次數的練習;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基礎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學生需要多次練習進行強化,有的學生則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知識點的內化,如果全部都進行同樣數量的講授和練習,能力強的學生會失去學習興趣,能弱的學生則會放棄學習。而視頻課的平臺打破了學習時空的界限,在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有學習意愿的學生擁有聯網電腦,就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學習,可以進行分段式、漸進式學習。這種學習是移動的,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學習的地方和次數。對于藝術設計專業而言,這種靈活的學習方式無疑是有好處的。
2.3教師具有引導、啟發、監控的主導地位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自主學習課、混合式課程在激發其設計探索與創造性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自主學習課、混合式課堂保持教師的指導、啟發、控制的教學主體地位,又改變了單向化的教學模式。在后現代教育中,混合式課堂開放式教育具有獨特的傳播性、靈活性以及互動性,為教學模式提供基礎,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混合式課堂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并不是簡單的課程重組,也不是大量的知識堆砌,而是要構建一定的結構關系和呈現方式去營造一個動態生成的在線學習與交流環境,應該是半開放的、互動的、情景化的,能表現出其專業的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李曉堂.基于大數據學習分析的智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 (20):30-35.
[2]羅楓.基于網絡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研究——以高職藝術設計手繪類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 (2):83-84.
[3]萬輝,白玉梅.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活動中的反思[J].廣東化工,2019 (18).
[4]滕辰晨.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智能校園建設探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 (1):185.
課題項目:“互聯網+”背景下藝術設計教學中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研究
項目編號:XJG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