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升
摘 要:中職學校的汽車專業學生應需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以及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并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在汽車運用與維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以上方面的能力。本文注重運用多媒體教學、翻轉課堂及實踐教學三種方式,結合教學實例進行分析,開展汽車運用與維修的教學,旨在提升汽車專業教學質量。
關鍵詞:立足實踐;汽車教學;運用與維修;教學策略
在汽車專業科目的教學過程中,本人發現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經研究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差,他們不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為此,汽車專業的教師應注重從理論和實操兩方面進行著力,可開展下列教學策略,并在此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汽車綜合維修能力,提升汽車專業教學質量。
一、巧用多媒體法,降低原理學習的坡度
教師運用多媒體,生動形象地展示汽車各個原件的工作過程,并在此過程中,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汽車原理知識,達到降低學生學習坡度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與學生進行互動,針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啟發性的引導,讓學生可以更為精準地掌握發動機知識,提升學生的汽車知識掌握能力。
例如,在講授“發動機工作原理”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為直觀和清晰地掌握此部分內容,本人運用多媒體,展示發動機的四個工作行程,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觀察發動機在四個工作行程中,各個原件的工作狀態,真正讓學生更為全面地掌握發動機知識,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點授課。首先,講授發動機的整個構成結構。運用多媒體,講授發動機的各個構成結構,并適時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掌握能力。其次,展示動態圖。在大部分學生掌握發動機的構成名稱以及功用后,再次運用多媒體,展示發動機的四個行程,并讓學生運用語言的方式,介紹發動機的各個行程,達到增強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目的。最后,展示成果。在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給本人印象最深的是班上的陳某同學的回答 “發動機工作的本質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利用的是燃油混合氣體爆炸的原理。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一共分為四個行程。第一行程為吸氣行程。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活塞由上止點運行到下止點。第二行程為壓縮行程。進氣門和排氣門同時關閉,活塞由下止點運行到上止點。氣缸內的壓力達到最大。第三行程為做功行程。進排氣門保持關閉,火花塞點燃燃油混合氣體,活塞由上止點運行到下止點。第四行程為排氣行程。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活塞由下止點運行到上止點。以上四行程完成一個發動機的工作循環。”學生的流暢回答得益于教師運用了多媒體授課,讓學生更為清晰和準確地觀察發動機的整個工作過程,并掌握各個部件的工作狀態,真正降低學生的發動機學習坡度,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二、運用翻轉課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力
汽車專業的教師可以運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汽車知識,并在課上進行展示,培養學生的汽車學習自信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為了提升學生課下學習質量,教師創設相應的汽車學習問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具有方向性。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運用現代通訊技術,時時和學生保持聯系,針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啟發性的引導,真正讓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更好地掌握此部分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冷卻系統的功用”這部分內容時,本人提前布置了學習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創設如下的翻轉課堂學習問題:張女士駕駛一輛18年款的新蒙迪歐,像往常一樣上班。在汽車上坡的過程中,張女士踩油門,但是明顯感到動力下降,并將車及時安全??吭诼愤叀K^察汽車儀表發現:水溫表的指針指示到紅色警告區域,顯示冷卻液油溫過高。針對這種情況,張女士直接給汽車4S店打電話。與此同時,本人提出如下幾個問題:發動機冷卻系統在汽車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汽車冷卻系統是如何影響發動機動力輸出的?簡要敘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構成(作用)以及工作過程。與此同時,本人引導性地提示學生:可以結合課本,或是上網查詢相關的內容,并制作成PPT,進行展示。更為重要的是,需要結合本班的學習狀況,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時時的聯系,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提升這部分學生汽車學習積極性。在再次上課后,本人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探究成果。同樣是班上的陳某同學主動站起身說:“冷卻系統的主要作用是保證發動機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保證各個發動機器件的適宜工作溫度。汽車冷卻系統主要由水泵——提供循環所需的壓力;散熱器——將冷卻水的熱量散發到外界;節溫器——以發動機負荷以及水溫的高低為依據,改變水循環的路徑;風扇——提高散熱器所需的通風量,增強散熱作用。學習重點困惑為對冷卻系統的大小循環?!苯處煾鶕W生出現的問題,結合整體學生的學習狀況,運用合作方式,讓學生探究大小循環,真正讓學生在享受自主學習快樂的同時,激發他們的汽車學習動機,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開展教學實踐,增強學生汽車思維力
本文中的汽車思維是指學生能夠從汽車構件的工作原理入手,分別判斷各個部件的故障現象,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耐心、細心的能力。本段立足從教學實踐的角度進行探究,旨在幫助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汽車思維能力的增強。
例如,在講授“點火系統的結構和維修”這部分內容時,本人運用汽車思維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根據故障現象,聯系汽車知識,運用汽車知識,解釋故障現象,真正提升學生的汽車思維能力。具體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展示故障現象。本人在啟動發動機后。發動機有明顯的抖動。第二點,劃分小組。為了降低學生的實踐坡度,提升學生汽車思維的廣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在劃分小組的過程中,本人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真正讓不同思維方式的學生構成同一小組,也保證各個小組之間的實力均衡。第三點,適時引導。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聯想點火系統的工作過程,以及點火系統的構成,并進行逐個排除!一定要認真仔細!”第四點,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探究結束后,本人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探究成果。班上的于某同學積極地舉手說:“通過我們小組的分析,得到如下結論。我們運用歐姆表測量點火系統的電路正常,而在拆卸火花塞的過程中,發現一缸和三缸的火花塞存在間隙過大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們更換一缸和三缸的火花塞,發現故障排除?!苯處熯\用實踐教學法,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以小組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真正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更為全面地分析汽車問題,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真正培養學生的汽車思維。
總而言之,在開展汽車運用與維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在此過程中,遵循汽車教學規律,注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學生的耐性和觀察能力,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心理素質。與此同時,教師也應了解汽車行業的發展動態,并適時地引入具有先進性的汽車技術,真正讓學生了解汽車的發展趨勢,真正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提升整體的汽車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江信廣.職業院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時代汽車.2017(11).
[2]蘇保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的有效性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2).
[3]張守足.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探析[J].科技風.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