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芳

【摘 要】目的:觀察在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中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的具體價值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4例作為護理實施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12例,對照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術后并發癥,以及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滿意率。結果:試驗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中,應用針對性手術室護理干預,可明顯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干預;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257-01
泌尿外科常見的腎結石,以會陰部、腹部、腰部不同程度疼痛,伴有嘔吐、惡心、血尿等為臨床表現,青壯年為主要發病人群。根據結石的部位、大小分為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相對較小的結石多采取保守治療,而手術治療多為臨床主要選擇治療方法。伴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其安全性較高,患者術后痛苦小,愈合快,并發癥發生率低,逐漸被臨床接受。但在術中,患者情緒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因此對患者采取合理的護理方案,直接影響預后效果與成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確診并進行手術治療的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4例作為護理實施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12例。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且簽署同意書。對照組中,男48例,女64例;年齡29-56歲,平均年齡(44.2±3.4)歲。實驗組中,男52例,女60例;年齡27-63歲,平均年齡(43.3±4.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對生命體征的監測、麻醉護理、健康教育、術后復查等。實驗組采用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手術前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通過口頭或者多媒體等形式,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特點、手術的注意事項等;患者的心理素質也是護理人員需要關注的重點,由于患者在確診后,需立刻采取手術治療,對于這一變化來不及采取任何反應。因此,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從旁對其進行心理調整,取既往成功的案例進行實例分析,增加患者對手術成功的信心。另外,護理人員需要為實施手術的患者安排腸道準備、檢查肺功能情況、手術切口周圍有無病灶等,盡可能為患者排除可能導致手術并發癥的因素。②手術中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積極配合手術醫生進行搶救工作。另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所使用的藥物進行名稱、用量等細節進行確認。手術中,特別需要關注患者的體位。在患者患側行輸尿管逆行導管置入時,取截石位,在腘窩部位用圈形軟墊做保護,防止患者周圍神經受到損傷;碎石時,將患者體位改為俯臥位,將軟墊置于患者小腿下,并將患者的下腹部與雙肩墊高。兩種體位轉換時,護理人員需要保證動作輕柔,注意對各類導管的保護。③手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嚴格校對和檢查手術物品,避免遺漏在患者的體腔內;將患者移送至所處的病房時,嚴格按照交接流程進行患者的交接,確保護理責任能夠落實在每一位交接者手中。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關注患者麻醉蘇醒情況。對于需要導尿的患者,要留置導尿管,并做好每日導尿管的清理,觀察和記錄導管是否堵塞等情況。對于留置腎造瘺管的患者,需要妥善固定造瘺管、避免牽拉。每日更換敷料,并保證瘺口清潔干燥。預留足夠的長度方便患者休息、翻身。護理人員需要定時擠壓、更換引流管與引流袋,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同時,護理人員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現感染、滲血、疼痛等不良反應,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患者,需要更頻繁的觀察,給予患者肢體適當的按摩、翻身、清潔,避免患者出現壓瘡等情況。在手術后6h,當患者的胃腸減壓適當時,給予流質食物進行能量的補充,隨著患者的手術康復,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狀態。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并發癥(出血、感染、膀胱痙攣)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評分、滿意度評分比較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常規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研究組患者中有9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8.03%,包括3例出血、4例切口感染、2例膀胱痙攣;常規組患者中有31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7.7%,包括10例出血、9例切口感染、12例膀胱痙攣。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
目前臨床上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這種微創手術不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疼痛程度,還能有效防止術后感染,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然而在經行微創手術前,為提高手術效果,良好的手術室護理干預也是很有必要的。對泌尿系統結石患者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默契配合手術過程,同時能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顯著提高治療及護理的效果,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中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的價值觀察[J].陳燕君.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12)
手術室護理干預在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中應用的臨床效果觀察[J].溫小閩.中外醫學研究.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