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數學在小學生學習的眾多學科里是比較嚴肅而復雜的,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這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受到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一部分是由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安排決定的。因此,本文結合當前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小學中高年級如何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策略,以期改善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中高年級;課堂教學形式
一、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應試教育一直是影響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重要原因,很多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并不重視課堂教學活動的安排和教學形式的創新,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而且教師在備課時大多是根據歷年的考試題型和一些參考資料安排教學內容,針對多次出現的考點進行詳細講解反復練習,一些冷門的考點教師一帶而過或者閉口不提。這就導致了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課堂只是重復練習一些熱門考點,學生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嚴重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教師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使得學生在做題中逐漸麻木,缺少自己的思考,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形式的選擇策略
(一)有效整合各個教學環節,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導入新課、課程講解、例題演練、知識總結、作業布置等各個教學環節聯系起來,使其成為一個整體,在不斷升華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要選擇幽默有趣、針對性強的方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時,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將各部分內容講解清楚,而且還能使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糾正錯誤,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解“億以上數的寫法”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先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萬以上數的寫法”這部分內容,然后給學生布置三四道練習題,學生在回憶萬以上數的寫法的同時也就引出了新課的內容。教師除了要對新課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述,也要在講述完知識點后讓學生及時做題鞏固。學生通過做題發現自己的疑惑和不足,教師針對性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教師對整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強調,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學過的知識點,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合理設計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合理設計教學情境,利用數字游戲、分層次提問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和深入理解數學知識。但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一定要考慮這個教學情境是否有教學價值,是否能讓學生在其中掌握與所學內容相關的知識等多方面的問題,不能為了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而隨意設計無效的教學情境。
例如,教師在教授“最小公倍數”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設計故事情境:兩個漁夫從4月1日開始打魚,漁夫A出海3天休息一天,漁夫B出海5天休息一天,他們的好友C想在他倆休息的時候同時拜訪。教師講述完故事后利用多媒體展示出四月份的日歷,要求學生幫助好友C找到拜訪漁夫A、B的合適時間。通過有趣的故事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找到答案后和學生交流方法,并趁機進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和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的教學。利用這種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會迫不及待學習新的內容。
(三)靈活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了極強的好奇心,但是心智尚且稚嫩,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還有很大的欠缺。當教師在講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現在學生的發展需要。而隨著近幾年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靈活運用,這一缺點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通過微課演示、flash制作等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形象,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例如,教師在講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學生通過具體觀察和實際計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或者學生在學習“圓柱的體積”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圓柱轉變成長方體過程的微課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深入了解圓柱和長方體之間的關系。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強調,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公式的理解程度,加強學生對公式的應用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相對較多,而且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在一直增加。教師在選擇數學課堂教學形式時要有效整合各個教學環節,使數學教學前后聯系,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同時教師還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抽象化的數學知識,使學生腦中形成數學知識的完整結構。課堂教學形式的有效應用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馬飛;王麗娟.小學數學中高年級如何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3.
[2]張頔頔.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重視培養學生創新思維[J].小學教學研究,2018,No.636,24-25.
[3]小學數學中高年級如何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 [J].讀與寫(教師),2018,000(002):P.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