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摘?要:在目前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成為了主要目標。小學科學課程能夠讓學生了解科學知識,從中感受科學文化,是培養科學素養的核心課程。但是科學課程中素養的培養需要關注到學生的想法和認識,更好考慮科學素養下接受情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做動手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認識和體會,能夠將理論認識轉為實踐能力,從而在知識的學習中也就會有真實地感受,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也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建立。
關鍵詞:小學科學;動手能力;培養策略
前言: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在以往的小學科學教學中,都是以扁平化的知識講解為主,學生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對于知識接受不高,并且缺乏素養的養成。這是小學生認知特點,不利于理論知識和科學精神的建立。科學學科在內容上以生活中的常見內容為主,主旨是讓學生能夠認識科學知識,并且在知識學習中建立科學精神,有思想認識上的健康成長。因此,就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增加學生的體會和認識,將其帶到科學實驗和論證當中,培養動手能力。
一、小學科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意義
小學科學培養動手能力,能夠讓理論知識學習帶有實踐性,這符合小學生好動的特點,而在實踐中又能帶動思維認識和創新,也就可以提高科學課程的教學有效性。小學生對于科學知識學習的興趣都是源于好奇心,這種興趣是短暫的,而且無法將理論知識學習引申到個人思想認識上[1]。通過動手能力的培養讓興趣有了實踐上的延伸,所以在思維上會有深度的思考,在動手過程中感受知識內容,進行中主動的創新應用,課程教學質量也就能夠得到提高,實現科學素養的培養。動手能力的培養還能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提升個人想法和認識,愿意去做探究實踐,也能針對生活中的問題做科學思考。這對于小學生的身心成長有較大的影響,可以促進健康行為和理性認知的發展,勇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二、小學科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策略
科學課程中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學生的認知為基礎,并保證動手參與的主動性,從而保證能力培養效果,也營造快樂的科學課程氛圍,提高學習主動性。在策略上需要生活教學和實驗教學的落實。
(一)開展生活教學,提供動手空間
科學課程中的動手能力培養需要有實踐的行為,因此需要開展生活教學,將生活資源引入到教學當中,增加科學知識與生活認識的聯系,也讓科學課程中有動手實踐的機會,從而提升科學知識的理解認識,也讓動手實踐成為一種學習的方式。科學課程的生活教學開展主要以生活引用和生活延伸兩個方面,生活引用是將生活資源引入到教學中,而生活延伸是讓科學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2]。例如,《光》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小鏡子和放大鏡,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做反射實驗,并用放大鏡感受光的熱量,以小鏡子動手演示光的直線傳播。在將生活引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分析學生的興趣喜好,并且尊重學生的創新性探究,讓教學能夠開放性的進行,營造動手探究和演示知識的環境,以此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興趣推動課程中的動手操作。
將課程延伸到生活中,可以讓學生做動手實踐,增強理解認識,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正確的生活認識和科學意識。例如,在《植物的生長變化》教學中,可以知道學生建立種植計劃,制定一個長期的植物種植目標,并做定期的記錄,讓動手實踐可以走進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科學,豐富課余時間和活動,能夠提高科學課程的素養培養。但是小學生的自主意識不強,在開展生活教學中,需要作出指導和監督,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的實踐行為作出成果展示,讓科學動手實踐有成就感,從而保證動手的主動性,能力也就有所養成。
(二)優化實驗教學,指導動手實踐
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不高,所以科學課程中的實驗教學是主要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近距離地感受科學知識,并體會到其中的原理,有助于理論知識向知識結構和能力上的轉化,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主要方法。在科學實驗中的動手能力培養需要簡化實驗內容設計、增加自主實驗內容、開展合作實驗創新三種方式。簡化實驗內容設計是讓復雜的科學實驗簡單化,保證學生有動手實踐的機會[3]。比如《磁鐵》這一課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磁鐵,然后在課堂中讓學生感受磁鐵的磁性、兩極,并且指導做建議的指南針,讓實驗過程稱為知識理解的行為,保證實驗中的動手操作。增加自主實驗內容則是針對實驗教學內容,多讓學生做動手實驗和觀察,自主性的實驗探究,完成對知識的理解認識。比如在《溶解》教學中,就讓學生去做不同物質的水中溶解實驗,進行記錄和總結,最后再做集合性的分析。這樣的實驗教學中,學生有參與的機會,也就能夠從中獲得動手能力的提升。開展合作實驗創新是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創新性的合作實驗制作為基礎,讓科學知識理解得以應用,也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動手能力,讓科學知識學習帶有趣味性。比如在《電》的這一課讓學生制作一個電路控制小燈泡。
結論:總而言之,小學科學課程中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科學學習的趣味性,能夠讓其深入到科學知識理解和應用中。這能提高科學知識的感受和認識,也能促進實踐能力的成長,從中建立科學素養。而在動手能力的培養策略上,需要結合生活,重視實驗教學,以實踐為基礎,讓動手能力的養成以科學知識的利用和思考為方向,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使小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有思維結構和思想認識上的健康成長,培養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健華.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20(15):86-87.
[2]馬玉花.小學科學實驗趣味性教學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28):94-95.
[3]包丹.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