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嵐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新穎的教學模式,從而實現有效教學。這不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英語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教學科目,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與進步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忽視其重要性,而應該在鍛煉學生個人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綜合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三;英語教學
高中英語的教學對于高中生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和以后的繼續教育能夠產生重大影響。任何的學科發展都不能離開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做到以人為本,高中英語教學也是如此。近些年人們愈來愈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教育,核心素養與教學的融合給高中的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鑒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教學手段出發,詳細闡述了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三英語教學策略。
一、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多義詞的掌握
根據筆者悉心觀察發現,近年來高中英語各類各級試卷中,對于多義詞匯的考查漸漸增多,這對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多義詞匯的掌握歷來是學生的一大難題,往往是記住了這一方面的含義,就忘了另一方面的含義。而且某些特殊的單詞同時具有形容詞、動詞、名詞等多重身份,常常使學生“傻傻分不清楚”。不過,思維導圖能夠將一個英語單詞的多重含義和詞性清晰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解決這一歷史性的難題。
例如,“charge”這個單詞,就有充電、收取(費用)、指控等多重含義學生在記憶時,往往只能記其一二,很難將三個含義都了熟于心;再如,“book”這個單詞,大家熟知的是它的名詞的詞義,即書籍,但是對于它的動詞的詞義卻經常被人忘卻。還有的詞,有些詞義很偏,所以不易被人記住。像“can”這個單詞,大家都知道它是能、可以的意思,但對于另一個意思做成罐頭卻少有人知。有的詞詞義和含義更為豐富,像“comfort”這個單詞,作為名詞,它的意思有安慰、公司、陪伴的意思,作為動詞有(使)舒服、安慰的意思,這樣一來,實際上就有了五重含義。所以,單靠學生的記憶很難將這些都掌握好,這時如果能夠利用思維導圖,在其幫助下勢必能邁過難以逾越的這座大山。
二、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合作是新課程改革中所強調和倡導的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也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重要途徑。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積極地組織與開展合作活動,將全班學生科學地分成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并賦予每個學生各自的職責和權利,保證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或者布置任務,以促進小組合作的自然生成,讓學生主動地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互動、合作與交流,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樂于參與并從參與中收獲知識。
例如,在教學時,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中,筆者為學生開展了合作學習活動。活動開始前,筆者將學生分成了多個小組,每個小組6人,小組人員確定好后,筆者再為各個小組部分任務,通過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這整個過程中,學生都積極參與,共同討論問題。這樣一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筆者通過組織開展合作活動,切實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參與。
三、明確高考方向,掌握閱讀解題要領
新課標改革以來,題海戰術漸漸活躍在我們的視線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也可以參照這個方法,就是大量的閱讀。任何教學方式的應用都需要經驗的不斷推進和改正,教師要總結經驗,學生同樣需要。如,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做時間的限定,五篇閱讀文章為一組,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來完成,以此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近些年,高考的試卷始終保持著穩中有變,變中求新,立足語篇”的基本思路。設計有理解題、判斷題、觀點態度題和分析主旨大意題等幾個方面。因此,學生要根據高考的出題方向,抓住解題要領:(1)抓主題;(2)看題干,帶著問題閱讀文章;(3)邏輯推理,做好深層次的理解;(4)猜詞悟義,掃除閱讀的攔路虎。閱讀方法也要注意:(1)看首段,找關鍵詞;(2)圍繞關鍵詞看上下一句;(3)重復品味首尾段,把握好主題方向。
總而言之,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陣地,課堂活動觀的轉變對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最終促進學生英語知識的提升和能力的全面發展。同時,英語教師也要將語言能力、口語意識、寫作能力和英語課堂進行完美的融合,形成高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體系。唯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落實核心素養,促進高中英語學科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曹春榮.加強高中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探究[J].成才之路,2017(34):30.
[1]云雅峰.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4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