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社會,知識經濟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就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人才間的競爭。作為企業進行人才管理的基本手段,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效性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現代競爭力。新時期,我國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各行業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企業也直面更加復雜的人力資源形勢,因此,如何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企業必須突破的重點問題。本文結合新時期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探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524.3??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2-0125-02
人力資源管理是應用科學的方法,合理配置企業內部的人員及其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從而充分發揮最優的人力效用,為企業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已經愈發成為衡量企業發展能力的重要標準。作為企業發展中的永恒話題之一,新時期,企業需要牢牢把握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前途命運的重要影響作用,通過全方位的優化措施,打造出新時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格局。
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
1.人力資源的成本明顯提高
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形勢更加激烈,企業也需要在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上投入更多的成本,從而保持潛在的競爭優勢。當然,這也凸顯了管理實效性提升的必要性,經過有效的培訓,能否使得員工在思維層次、管理能力、職業素養上有所提升,是判斷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實效的基本依據。
2.人力資源管理戰略性更加突出
新時期,傳統的勞動人事管理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現實發展需求,與傳統模式下單一的紀律性“管理”相比,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具有更加強大的戰略性,旨在充分激發員工的活力。同時,人力資源管理也必須同企業戰略實現深度融合,這也是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的初衷與最終歸宿。
3.員工流動性增強
知識經濟時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員工所能接觸到的信息渠道更加多樣,傳統的職業觀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在更多的選擇機會面前,員工的流動性也明顯增強。對于企業來說,通過優質的人力資源管理,滲透企業文化的基本價值,是增強企業員工黏性、提升企業凝聚力的基礎性條件。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存問題
綜合來說,當前多數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首先,仍然固守傳統的管理理念,即在勞資關系的框架內,僅僅將人力資源視為一種“商品”,忽略了企業人才的內在需求及個性特點,從而導致員工缺乏對企業的信任,在工作中難以獲得基本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導致企業人才流失嚴重。
其次,培訓工作流于形式。企業開展人力資源培訓的基本目的在于實現人力資源的增值,這也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突出特征。就新員工而言,針對性的培訓是幫助其認識企業、融入工作的開始,當前多數企業也對職前培訓給予了較高的重視,但是卻忽略了人力資源培訓長效機制的構建,忽略了老員工的培訓需求,使得其在專業技能、職業素質等方面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尤其是在市場形勢急劇變化的新時期,這一問題也很容易轉化為企業發展的關鍵阻礙。
再次,人才選拔機制有待完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企業的人才選拔機制也經歷了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但是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這一機制仍然亟待完善。新時期,企業員工的流動性明顯增強,企業要想避免陷入“無人可用”的情況,就需要落實一定的人才儲備,改變以往“現上轎現扎耳朵眼”的人才選拔方式。
最后,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任重道遠。管理信息化是21世紀以來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管理部門,其信息化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新時期,企業面臨著更加復雜的人力資源信息,要想有效整合其中的可利用資源,將其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就需要在實踐中逐漸擴充管理信息系統的職能,真正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的現代化發展。
三、新時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策略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人才優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必須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堅持人性第一的基本原則,在遵守企業基本章程的基礎上,探尋人性化管理氛圍的創建。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在企業日常具體的經營管理工作中,堅定遵守以人的行為管理過程為核心,將增強員工素質、妥善處置勞資關系、契合人的內在需求、調動人的主動性作為發展目標,也只有通過始終堅持這樣的基本態度,才能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避免企業成為一個人員高度流動的“中轉站”。
2.建立健全長效的培訓機制
培訓工作是確保企業員工保持優秀的工作能力、把握時代脈搏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社會信息更新速度極快,這都凸顯了建立健全長效培訓機制的重要性。
(1)要有適應性強的教育培訓規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承擔著復雜生產經營任務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要想避免人力資源培訓流于形式,就需要以前瞻性的視野,制定出適應性較強的教育培訓規劃,確保企業的培訓工作能擁有清晰明確的引導。具體來說,企業應當結合行業的發展熱點及企業整體的規劃目標,確保人力資源培訓規劃與企業的戰略方向相互契合,充分激發人力資源培訓規劃的價值。
(2)教育培訓計劃要持續長久。人力資源教育培訓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停留在短期層面,因此,教育培訓計劃必須要持續長久,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就員工培訓而言,培訓計劃既要重視員工個人專業技能、職業修養、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要重視企業整體競爭力的協調發展。在制定具體培訓計劃的過程中,要結合歷史經驗及企業的發展規劃,對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合理預測,從而使得培訓計劃具有更高的前瞻性與適用性。
(3)構建配套的培訓制度。企業人力資源培訓要想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充實人才隊伍的優勢,就必須依托于一套穩定的培訓制度。在培訓制度中,要體現全面性與具體性的有機統一,要明確人力資源培訓的戰略地位,從而有效打破企業內部不重視人力資源培訓、走“形式主義”道路的怪圈;同時,要將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對象等進行細化規定,確保培訓計劃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構筑起扎實的制度屏障。
3.優化人才選拔機制
人才選拔機制決定著企業的人才儲備能力。新時期,要想克服企業人員流動性高的問題,構建起一支穩定且能力突出的人力資源隊伍,一方面,要完善企業文化的滲透,切實完善人才選拔機制,增強企業的吸引力與凝聚力;另一方面,也要堅守企業選人、用人的基本標準,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具體來說,在人才選拔機制的優化實踐中,要重點把握如下環節:
(1)提高企業文化的共融性。員工對企業是否忠心,是否愿意將個人的成長同企業的發展聯系起來,往往受到企業文化的深刻影響。因此,新時期,要重點提升企業文化的共融性,在員工關系的工資、獎金、附加待遇等內容上做到清晰規定、統一管理,打消員工對于物質條件的質疑與顧慮。同時,要重視精神激勵的引導,以良好的氛圍激發員工潛在的“正能量”。在實踐中也可以發現,一個具有良好氛圍的企業,往往代表著上進、充滿潛力的企業精神,自然可以有效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此外,要為員工提供“看得見”的發展空間,從而使得其保持長效的奮斗欲望,無論員工表現好壞,其均能得到一定的反饋,這種反饋是對員工個體地位的尊重,也是將員工納入企業文化及發展框架中的直接映照,是提高企業文化共融性的必要手段。
(2)員工職業生涯的共同打造。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員工職業生涯的打造常常被企業管理者忽略,處于一個相對邊緣化的尷尬位置。不少人力資源管理者僅僅將職業生涯視為員工個人的事情,而事實上,企業正是由勞資雙方共同構成的,特別是在現代發展環境中,“揮之即去,召之即來”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顯然已經被社會發展淘汰,如果人力資源管理者仍然固守這種觀念,必然會為企業埋下極大的發展隱患。從現實條件來看,終身雇傭的制度在我國多數企業的可行性不強,但通過合理的職業生涯打造,向員工展示企業同成長、共同發展的基本態度,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員工流失率高的現實問題。在職業生涯共同打造的過程中,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規劃及戰略目標,為員工提供全局性的職業生涯引導,又要充分考慮員工的專業特點、興趣指向,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培養支撐,實現員工職業生涯與企業的同頻共振。
4.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大特點就在于信息的密集化與爆炸化發展,這也對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新時期,如果能掌握更加全面、更具針對性的信息,就意味著企業掌握了更多的潛在財富。因此,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應當向信息化的方向不斷邁進。
首先,要構建起現代化的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體系,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提供框架化與制度化的引導,充分激發信息化技術的活力。這其中,重點在于根據企業總體戰略部署與人力資源管理規劃,理清企業當前及未來發展過程中的管理流程及現有業務,提升信息化管理的系統性與全面性。其次,針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諸多環節,要通過針對性分析,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對各個環節的優先級進行科學排除,為其匹配標準化的有效銜接。在此基礎上,要積極引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搭建專屬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網絡數據管控中心,將人力資源管理中涉及到的海量信息進行統籌處理及歸檔,依照龐大的信息資源,制定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維護與運行的基本流程。最后,要在實踐中完成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有效銜接與整合,與傳統依靠人力工作的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管理的特點就在于最大程度上發揮了信息資源的優勢,從而使得人力資源管理的客觀性與可靠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在傳統工作模式中,管理者個人的主觀印象及偏好均可能造成人力資源管理的偏差,也很容易埋沒企業的人才優勢,因此在整合過程中要最大程度突破主觀化與隨意化的傾向,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信息化模塊,深入開發系統的智能功能,并將其納入企業發展的整體框架中,基于信息共享的機制,最大程度激發人力資源整體管理的效能。
四、結語
在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企業要想把握新時期的發展熱點,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就需要立足于時代發展的基本趨勢,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的主要問題,通過全面的優化措施,推動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升級,為企業占據更多的市場競爭優勢提供強大的內部支撐。
參考文獻:
[1]羅明忠,羅琦.就業穩定性視角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思考[J].當代經濟管理,2016,38(03):74~78.
[2]高慶成.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及優化路徑[J].中國勞動,2016,(06):76~79.
[3]戴雨欣.新形勢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方法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2):114~115.
[4]蘇艷.基于博弈論視角下的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1):137~139.
[5]范智宏.科學定編定員管理 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去雜歸核”提供有效保障[J].現代企業,2015,(07):11~12.
作者簡介:
楊璨熙,供職于安吉縣交通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